一种用于装夹发动机顶杆体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619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装夹发动机顶杆体的夹具,包括固定杆、顶杆装置、限制块和弹性支撑装置;所述顶杆体置于所述限制块内;所述顶杆装置顶住所述顶杆体;所述固定杆摆动连接在固定块上;所述固定杆嵌入并压住所述顶杆体;所述弹性支撑装置支撑所述固定杆上靠近所述顶杆体的位置。解决了现有方案造成的每次装卸都需要拧螺钉十分的费时费力、圆弧面会刮伤顶杆体的外表面、固定顶杆体均为硬连接会压坏顶杆体和造成加工位置的偏差等问题。

A kind of clamp for clamping the top bar body of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夹发动机顶杆体的夹具
本技术涉及设备工装,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装夹发动机顶杆体的夹具。
技术介绍
一般的,我国的汽车制造业起步较晚。经过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不断的技术创新,我国的汽车制造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消费者也开始接受国产汽车,国产汽车的质量慢慢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但是在发动机制造方面一直是我国汽车制造的短板。发动机的制造由于其零部件众多、且加工精度要求高,发动机的制造一直是一大难题。由于发动机的一些零件表面形状的不规则和加工位置较偏,很难对零件进行定位装夹。导致加工精度较低,废品率高。发动机顶杆体就是其中较为难装夹的一类。现有的方案,采用多个圆弧形的压块从上端压住顶杆体。采用两个固定块分别限制住顶杆体的前后两端。这样的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压块和固定块都需要通过螺钉固定,每次装卸都需要拧螺钉,十分的费时费力;(2)采用圆弧形的压块从上端压住顶杆体,圆弧面会刮伤顶杆体的外表面;(3)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固定顶杆体均为硬连接,会压坏顶杆体;(4)采用压块和固定块不能完全的固定住顶杆体,造成加工位置的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装夹发动机顶杆体的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每次装卸都需要拧螺钉十分的费时费力、圆弧面会刮伤顶杆体的外表面、固定顶杆体均为硬连接会压坏顶杆体和造成加工位置的偏差等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装夹发动机顶杆体的夹具;包括固定杆、顶杆装置、限制块和弹性支撑装置;所述顶杆体置于所述限制块内;所述顶杆装置顶住所述顶杆体;所述固定杆摆动连接在固定块上;所述固定杆嵌入并压住所述顶杆体;所述弹性支撑装置支撑所述固定杆上靠近所述顶杆体的位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第一下压装置和第二下压装置;所述第一下压装置下压所述固定杆上靠近所述顶杆体的位置;所述第二下压装置下压所述顶杆体。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下压装置为杠杆气缸;所述第二下压装置为旋转夹紧气缸。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限制块包括放置块和端面块;所述顶杆体置于所述放置块内;所述端面块顶住所述顶杆体的端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顶杆装置包括第一弹簧、安装块和顶压杆;所述第一弹簧推动所述顶压杆沿所述安装块内移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顶杆装置还包括稳压块和固定钉;所述稳压块压紧所述第一弹簧;所述固定钉安装于所述安装块上,所述固定钉限制所述顶压杆移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弹性支撑装置包括第二弹簧、支撑杆和导向套;所述第二弹簧顶住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沿所述导向套移动,所述支撑杆支撑所述固定杆上靠近所述顶杆体的位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块上安装有限制所述固定杆摆动范围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支撑住所述固定杆上远离所述顶杆体的位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杆上嵌入所述顶杆体的一端设置为U字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装夹发动机顶杆体的夹具采用将顶杆体放置在限制块内,固定杆从顶杆体前端压住顶杆体,顶杆装置从顶杆体后端顶住顶杆体。采用弹性支撑装置提供弹性支撑。用于装夹发动机顶杆体的夹具带来了如下效果:(1)采用顶杆装置、限制块、固定杆和第二下压装置等实现顶杆体的六点定位,可以完全将顶杆体固定住;(2)采用第一下压装置下压固定杆,固定杆对顶杆体形成较强的下压力;(3)将顶杆体完全固定住,保证了顶杆体的加工位置不会出现偏差;(4)采用气缸下压顶杆体,顶杆体的装卸很方便;(5)设置了顶杆装置和弹性支撑装置,都是弹性装置不会对顶杆体造成硬连接;(6)采用固定杆和第二下压装置对顶杆体形成下压,不会造成顶杆体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装配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杆的俯视图。图中:1、固定块;2、固定杆;3、顶杆装置;31、稳压块;32、安装块;33、顶压杆;34、第一弹簧;35、固定钉;36、顶压杆安装孔;4、第一下压装置;5、第二下压装置;6、限制块;61、放置块;62、端面块;63、放置块安装槽;7、弹性支撑装置;71、第二弹簧;72、支撑杆;73、导向套;74、保护套;8、限位装置;81、限位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装配俯视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装夹发动机顶杆体的夹具。图中X的方向为本技术装配结构示意图的上端,图中Y的方向为本技术装配结构示意图的后端。用于装夹发动机顶杆体的夹具包括固定杆2、顶杆装置3、限制块6和弹性支撑装置7。顶杆体置于限制块6内。顶杆装置3顶住顶杆体。固定杆2摆动连接在固定块1上。固定杆2嵌入并压住顶杆体。弹性支撑装置7支撑固定杆2上靠近顶杆体的位置。用于装夹发动机顶杆体的夹具安装在机床加工台上。用于装夹发动机顶杆体的夹具固定装夹住顶杆体后,机床对顶杆体进行加工。顶杆装置3包括第一弹簧34、安装块32和顶压杆33。第一弹簧34推动顶压杆33沿安装块32内移动。顶杆装置3还包括稳压块31和固定钉35。稳压块31压紧第一弹簧34,第一弹簧34推动顶压杆33移动。固定钉35安装于安装块32上,固定钉35限制顶压杆33移动。安装块32通过第三螺栓固定安装在机床加工台上。第三螺栓穿过安装块32后旋入机床加工台。通过第三螺栓将安装块32牢靠的固定在机床加工台上。安装块32前表面的上端开设有用于安装顶压杆33的顶压杆安装孔36。优选的,顶压杆安装孔36为通孔。顶压杆33的后端嵌入顶压杆安装孔36内。顶压杆33沿顶压杆安装孔36内前后移动。稳压块31安装在安装块32上。稳压块31安装于安装块32的后端。稳压块31的前表面与安装块32的后表面相贴合。优选的,稳压块31为圆柱形。稳压块31堵住顶压杆安装孔36的后端。稳压块31通过第四螺栓固定安装在安装块32上。第四螺栓穿过稳压块31后旋入安装块32。通过第四螺栓将稳压块31牢靠的安装在安装块32上。第一弹簧34的前端支撑顶压杆33。第一弹簧34的后端支撑稳压块31。稳压块31为固定的,顶压杆33为可移动的。第一弹簧34对顶压杆33形成张力,第一弹簧34推动顶压杆33移动。当顶压杆33移动至一定位置时,需要固定住顶压杆33。固定钉35起到固定顶压杆33的作用。固定钉35安装于安装块32的上端。安装块3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与顶压杆安装孔36相连通。固定钉35旋入第一螺纹孔内,固定钉35的下端碰触到顶压杆33。当固定钉35拧紧时,固定钉35对顶压杆33形成下压的力。固定钉35限制住顶压杆33移动,达到了固定顶压杆33的作用。限制块6包括放置块61和端面块62。顶杆体置于放置块61内。端面块62顶住顶杆体的端面。限制块6固定安装在机床加工台上。限制块6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安装在机床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装夹发动机顶杆体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杆(2)、顶杆装置(3)、限制块(6)和弹性支撑装置(7);所述顶杆体置于所述限制块(6)内;所述顶杆装置(3)顶住所述顶杆体;所述固定杆(2)摆动连接在固定块(1)上;所述固定杆(2)嵌入并压住所述顶杆体;所述弹性支撑装置(7)支撑所述固定杆(2)上靠近所述顶杆体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夹发动机顶杆体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杆(2)、顶杆装置(3)、限制块(6)和弹性支撑装置(7);所述顶杆体置于所述限制块(6)内;所述顶杆装置(3)顶住所述顶杆体;所述固定杆(2)摆动连接在固定块(1)上;所述固定杆(2)嵌入并压住所述顶杆体;所述弹性支撑装置(7)支撑所述固定杆(2)上靠近所述顶杆体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夹发动机顶杆体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下压装置(4)和第二下压装置(5);所述第一下压装置(4)下压所述固定杆(2)上靠近所述顶杆体的位置;所述第二下压装置(5)下压所述顶杆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装夹发动机顶杆体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压装置(4)为杠杆气缸;所述第二下压装置(5)为旋转夹紧气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夹发动机顶杆体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块(6)包括放置块(61)和端面块(62);所述顶杆体置于所述放置块(61)内;所述端面块(62)顶住所述顶杆体的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夹发动机顶杆体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装置(3)包括第一弹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习贵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海勒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