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扩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296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分段扩张模具,包括定径套、真空套、外壳、隔板、外壳连通口、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定径套的圆周方向环绕有若干轴向间隔设置的真空套,每一真空套与定径套之间形成真空室,定径套被真空套罩住的位置开设有至少一个负气压孔,真空套的一端开设有真空连通孔;定径套和真空套外部套有外壳,外壳两端向内延伸与定径套密封连接;外壳与定径套之间设有隔板;外壳与定径套、真空套、隔板围合形成冷却室;外壳靠近真空连通孔一侧设有外壳连通口;外壳设有与冷却室连通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管材在分段扩张时扩张、排气、冷却三道工序的集成,冷却效果好,显著缩短了扩张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A sectional expand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段扩张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段扩张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管材扩张工艺中的分段扩张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使用分段扩张模具对管材进行扩张时,分为扩张、排气、冷却分三道工序进行,具有管材扩张周期长、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冷却充分、扩张周期短及扩张效率高的分段扩张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分段扩张模具:一种分段扩张模具,包括定径套、真空套、外壳、隔板、外壳连通口、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定径套的圆周方向环绕有若干轴向间隔设置的所述真空套,每一真空套与所述定径套之间形成真空室,所述定径套被所述真空套罩住的位置开设有至少一个负气压孔,所述真空套的一端开设有真空连通孔;所述定径套和所述真空套外部套有所述外壳,所述外壳两端向内延伸与所述定径套密封连接;所述外壳与所述定径套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内圈与所述定径套密封连接,所述隔板外圈与所述外壳密封连接,所述隔板与设有所述真空连通孔的所述真空套一端相抵接,所述隔板的端面开设有隔板连通孔并与所述真空连通孔连通,所述隔板背离所述真空套一侧与所述外壳内表面、所述定径套外表面围成真空通道;所述外壳与所述定径套、真空套、隔板围合形成冷却室;所述外壳靠近所述真空连通孔一侧设有外壳连通口,所述外壳连通口与所述真空通道连通;所述外壳设有与所述冷却室连通的所述冷却液进口和所述冷却液出口。优选地,所述负气压孔沿所述定径套的轴向和圆周方向上均匀排列。优选地,所述外壳连通口上安装有真空连接管。优选地,所述冷却液进口上安装有冷却液进口管,所述冷却液出口上安装有冷却液出口管。如上所述,本技术分段扩张模具同时具备由真空室、真空通道和外壳连通口组成的真空系统和由冷却室、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组成的冷却系统,可实现管材在分段扩张时扩张、排气、冷却三道工序的集成,显著缩短了扩张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且所述真空室沿所述定径套圆周方向轴向间隔排列,所述冷却室与所述定径套接触面积大,使得扩张后紧贴所述定径套内表面的管材迅速均匀冷却,冷却效果好,从而进一步提高扩张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分段扩张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分段扩张模具的剖面图。在图1至图2中,相同功能、相同结构的零件采用了相同的标号,为了图纸简洁而略去对称位置上相同零件的标号: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定径套40a隔板连通孔10a负气压孔50外壳连通口20真空套60冷却液进口20a真空连通孔70冷却液出口30外壳80真空室40隔板90冷却室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一种分段扩张模具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及其应用。请参阅图1,本技术一种分段扩张模具,包括定径套10、真空套20、外壳30、隔板40、外壳连通口50、冷却液进口60和冷却液出口70,所述定径套10的圆周方向环绕有若干轴向间隔设置的所述真空套20,每一真空套20与所述定径套10之间形成真空室80,所述定径套10被所述真空套20罩住的位置开设有至少一个负气压孔10a,所述真空套20的一端开设有真空连通孔20a;所述定径套10和所述真空套20外部套有所述外壳30,所述外壳30两端向内延伸与所述定径套10密封连接;所述外壳30与所述定径套10之间设有隔板40,所述隔板40内圈与所述定径套10密封连接,所述隔板40外圈与所述外壳30密封连接,所述隔板40与设有所述真空连通孔20a的所述真空套20一端相抵接,所述隔板40的端面开设有隔板连通孔40a并与所述真空连通孔20a连通,所述隔板40背离所述真空套20一侧与所述外壳30内表面、所述定径套10外表面围成真空通道;所述外壳30与所述定径套10、真空套20、隔板40围合形成冷却室90;所述外壳30靠近所述真空连通孔20a一侧设有外壳连通口50,所述外壳连通口50与所述真空通道连通;所述外壳30设有与所述冷却室90连通的所述冷却液进口60和所述冷却液出口70。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负气压孔10a沿所述定径套10的轴向和圆周方向上均匀排列。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连通口50上安装有真空连接管。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液进口60上安装有冷却液进口管,所述冷却液出口70上安装有冷却液出口管。本技术的一种分段扩张模具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冷却液进口管连接外部冷却液,冷却液出口管连接冷却液回收装置,使冷却液形成流通状态,真空连接管连接外部真空装置;当加热后的管材伸入定径套10内表面开始扩张时,外部真空装置打开,定径套10内表面的空气通过开设于定径套10上的若干负气压孔10a被真空装置吸走,直到管材扩张到贴紧定径套10的内表面,此时由于冷却液在冷却室90流动,定径套10中的热量被冷却液带走,使得扩张后贴紧定径套10内表面的管材迅速均匀冷却;当管材冷却定型后从定径套10中取出后,进行下一根管材的扩张。综上所述,本技术分段扩张模具同时具备由真空室80、真空通道和外壳连通口50组成的真空系统和由冷却室90、冷却液进口60和冷却液出口70组成的冷却系统,且可实现管材在分段扩张时扩张、排气、冷却三道工序的集成,显著缩短了扩张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且所述真空室80沿所述定径套10圆周方向轴向间隔排列,所述冷却室90与所述定径套10接触面积大,使得扩张后紧贴所述定径套10内表面的管材迅速均匀冷却,冷却效果好,从而进一步提高扩张效率。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方式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段扩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径套、真空套、外壳、隔板、外壳连通口、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定径套的圆周方向环绕有若干轴向间隔设置的所述真空套,每一真空套与所述定径套之间形成真空室,所述定径套被所述真空套罩住的位置开设有至少一个负气压孔,所述真空套的一端开设有真空连通孔;所述定径套和所述真空套外部套有所述外壳,所述外壳两端向内延伸与所述定径套密封连接;所述外壳与所述定径套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内圈与所述定径套密封连接,所述隔板外圈与所述外壳密封连接,所述隔板与设有所述真空连通孔的所述真空套一端相抵接,所述隔板的端面开设有隔板连通孔并与所述真空连通孔连通,所述隔板背离所述真空套一侧与所述外壳内表面、所述定径套外表面围成真空通道;所述外壳与所述定径套、真空套、隔板围合形成冷却室;所述外壳靠近所述真空连通孔一侧设有外壳连通口,所述外壳连通口与所述真空通道连通;所述外壳设有与所述冷却室连通的所述冷却液进口和所述冷却液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段扩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径套、真空套、外壳、隔板、外壳连通口、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定径套的圆周方向环绕有若干轴向间隔设置的所述真空套,每一真空套与所述定径套之间形成真空室,所述定径套被所述真空套罩住的位置开设有至少一个负气压孔,所述真空套的一端开设有真空连通孔;所述定径套和所述真空套外部套有所述外壳,所述外壳两端向内延伸与所述定径套密封连接;所述外壳与所述定径套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内圈与所述定径套密封连接,所述隔板外圈与所述外壳密封连接,所述隔板与设有所述真空连通孔的所述真空套一端相抵接,所述隔板的端面开设有隔板连通孔并与所述真空连通孔连通,所述隔板背离所述真空套一侧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雄心熊鑫王占军张维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尔热缩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