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迷宫式醇、氨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92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迷宫式醇、氨分离器,包括分离器外筒,所述分离器外筒的上端开设有通孔,且分离器外筒的内壁固定有内分离筒,所述内分离筒上开设有气孔,所述内分离筒的内壁从上到下依次固定有除沫器、第一分离填料层和第二分离填料层,所述第二分离填料层的内部设置有气相出口通道,且第二分离填料层的下端等距离固定有第一集液管,所述第一集液管的下端固定有第一集液器,所述分离器外筒的下内壁固定有气体进入管,所述分离器外筒的下端固定有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除沫器、第一分离填料层、第二分离填料层、第一集液器、气孔和第一集液管,解决了醇、氨分离器接触面小分离效率低和体积大不能节省投资的问题。

A labyrinth separator for alcohol and ammon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迷宫式醇、氨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分离器
,具体为一种迷宫式醇、氨分离器。
技术介绍
分离器是把混合的物质分离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物质的机器。常见的分离器有离心式分离器、静电式分离器。也有专门分离醇和氨气体的醇、氨分离器。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1、传统的醇、氨分离器内气相与分离填料层接触面只有分离器截面大小,导致醇、氨气体分离效率低;2、传统的醇、氨分离器体积较大,不能节省投资,且不能保证最后的质量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迷宫式醇、氨分离器,解决了醇、氨分离器接触面小分离效率低和体积大不能节省投资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迷宫式醇、氨分离器,包括分离器外筒,所述分离器外筒的上端开设有通孔,且分离器外筒的内壁固定有内分离筒,所述内分离筒上开设有气孔,所述内分离筒的内壁从上到下依次固定有除沫器、第一分离填料层和第二分离填料层,且第二分离填料层的下端等距离固定有第一集液管,所述第一集液管的下端固定有第一集液器,所述分离器外筒的下内壁固定有气体进入管。优选的,所述第一分离填料层和第二分离填料层之间通过管道固定连接,且管道的内侧固定有溢流管。优选的,所述第二分离填料层的内部设置有气相出口通道。优选的,所述内分离筒的下端固定有底座,且底座的上端开设有入口,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有第二集液管,且第二集液管的下端固定有第二集液器。优选的,所述分离器外筒的下端固定有支撑杆。(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迷宫式醇、氨分离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分离填料层、第一集液器、气孔和第一集液管,解决了醇、氨分离器接触面小分离效率低的问题,利用内分离筒上开设有气孔,先将含醇、氨气体通入气体进入管进入分离器外筒的内部,然后含醇、氨气体会沿着内分离筒和分离器外筒之间间隙向上流动,并不断地从内分离筒上气孔进入第二分离填料层,经过层层迷宫式的变向分离后,未分离的含醇、氨气体会继续向上移动,而分离的含醇气体会被分离为液体沿着内壁从第一集液管流入第一集液器内,本技术利用了垂直结构,使得接触面改为了侧向,扩大了接触面积,在醇、氨气体分离中极大提升了效率。(2)本技术通过设置除沫器和第一分离填料层,解决了醇、氨分离体积大不能节省投资的问题,利用内分离筒的内壁从上到下依次固定有除沫器、第一分离填料层和第二分离填料层,经过第二分离填料层分离后,未分离的含醇、氨气体会继续向上移动,依次经过第一分离填料层和除沫器,第一分离填料层则是进一步分离含醇、氨气体,分离效率俱佳,而除沫器能分离气体中夹带的液滴,最后含氨气体从通孔离开,同样情况下,本技术体积更小,节省投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内分离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第一集液器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底座的连接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通孔;2、除沫器;3、第一分离填料层;4、溢流管;5、第二分离填料层;6、第一集液器;7、支撑杆;8、管道;9、气相出口通道;10、内分离筒;11、分离器外筒;12、底座;13、气体进入管;14、气孔;15、第一集液管;16、第二集液管;17、第二集液器;18、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迷宫式醇、氨分离器,包括分离器外筒11,分离器外筒11的上端开设有通孔1,且分离器外筒11的内壁固定有内分离筒10,内分离筒10上开设有气孔14,内分离筒10的内壁从上到下依次固定有除沫器2、第一分离填料层3和第二分离填料层5,第一分离填料层3和第二分离填料层5之间通过管道8固定连接,且管道8的内侧固定有溢流管4,第二分离填料层5的内部设置有气相出口通道9,且第二分离填料层5的下端等距离固定有第一集液管15,第一集液管15的下端固定有第一集液器6,内分离筒10的下端固定有底座12,且底座12的上端开设有入口18,底座12的下端固定有第二集液管16,且第二集液管16的下端固定有第二集液器17,分离器外筒11的下内壁固定有气体进入管13,先将含醇、氨气体通入气体进入管13进入分离器外筒11的内部,然后含醇、氨气体会沿着内分离筒10和分离器外筒11之间间隙向上流动,并不断地从内分离筒10上气孔14进入第二分离填料层5,经过层层迷宫式的变向分离后,未分离的含醇、氨气体会继续向上移动,而分离的含醇气体会被分离为液体沿着内壁从第一集液管15流入第一集液器6内,分离器外筒11的下端固定有支撑杆7,经过第二分离填料层5分离后,未分离的含醇、氨气体会继续向上移动,依次经过第一分离填料层3和除沫器2,第一分离填料层3则是进一步分离含醇、氨气体,而除沫器2能分离气体中夹带的液滴,最后含氨气体从通孔1离开。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含醇、氨气体通入气体进入管13进入分离器外筒11的内部,然后含醇、氨气体会沿着内分离筒10和分离器外筒11之间间隙向上流动,并不断地从内分离筒10上气孔14进入第二分离填料层5,经过层层迷宫式的变向分离后,分离的含醇气体会被分离为液体沿着内壁从第一集液管15流入第一集液器6内,而未分离的含醇、氨气体会继续向上移动,依次经过第一分离填料层3和除沫器2,第一分离填料层3则是进一步分离含醇、氨气体,而除沫器2能分离气体中夹带的液滴,最后含氨气体从通孔1离开。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设置除沫器2、第一分离填料层3、第二分离填料层5、第一集液器6、气孔14和第一集液管15,解决了醇、氨分离器接触面小分离效率低和体积大不能节省投资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迷宫式醇、氨分离器,包括分离器外筒(1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外筒(11)的上端开设有通孔(1),且分离器外筒(11)的内壁固定有内分离筒(10),所述内分离筒(10)上开设有气孔(14),所述内分离筒(10)的内壁从上到下依次固定有除沫器(2)、第一分离填料层(3)和第二分离填料层(5),且第二分离填料层(5)的下端等距离固定有第一集液管(15),所述第一集液管(15)的下端固定有第一集液器(6),所述分离器外筒(11)的下内壁固定有气体进入管(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迷宫式醇、氨分离器,包括分离器外筒(1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外筒(11)的上端开设有通孔(1),且分离器外筒(11)的内壁固定有内分离筒(10),所述内分离筒(10)上开设有气孔(14),所述内分离筒(10)的内壁从上到下依次固定有除沫器(2)、第一分离填料层(3)和第二分离填料层(5),且第二分离填料层(5)的下端等距离固定有第一集液管(15),所述第一集液管(15)的下端固定有第一集液器(6),所述分离器外筒(11)的下内壁固定有气体进入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宫式醇、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填料层(3)和第二分离填料层(5)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伟民李仁姚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力久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