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货车及其后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货车及其后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要求,为在车辆发生碰触时能提供有效的安全防护,N2、N3类车辆必须配置后防护装置。现市场上使用的后防护装置主要存在整体强度不足及极易变形的问题,不能满足法规要求。后防护装置与底盘车架尾端连接板连接处强度不足,后防护装置中的竖支撑杆、调节杆、后防护栏的结构强度均不足;连接螺栓数量较少及选取螺栓强度不足,以及,焊接处易开裂及后防护栏变形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货车的后防护装置,该后防护装置结构强度高,防护效果好。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货车。根据本技术的货车的后防护装置,包括:竖支撑杆;纵调节杆,所述纵调节杆连接在所述竖支撑杆的下端;后防护栏,所述后防护栏连接在所述纵调节杆的后端,所述后防护栏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三横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和第三竖板,所述第一竖板相对所述第一横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横板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货车的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竖支撑杆;/n纵调节杆,所述纵调节杆连接在所述竖支撑杆的下端;/n后防护栏,所述后防护栏连接在所述纵调节杆的后端,所述后防护栏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三横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和第三竖板,所述第一竖板相对所述第一横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横板的一端弯折且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横板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二竖板相对所述第一横板的另一端弯折且与所述第一竖板相对,所述第三竖板相对所述第二横板的另一端弯折且与所述第一竖板相对,所述第三竖板和所述第二竖板朝向彼此延伸,所述第三竖板弯折设置有搭接部,所述第二竖板的端部焊接在所述搭接部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货车的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竖支撑杆;
纵调节杆,所述纵调节杆连接在所述竖支撑杆的下端;
后防护栏,所述后防护栏连接在所述纵调节杆的后端,所述后防护栏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三横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和第三竖板,所述第一竖板相对所述第一横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横板的一端弯折且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横板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二竖板相对所述第一横板的另一端弯折且与所述第一竖板相对,所述第三竖板相对所述第二横板的另一端弯折且与所述第一竖板相对,所述第三竖板和所述第二竖板朝向彼此延伸,所述第三竖板弯折设置有搭接部,所述第二竖板的端部焊接在所述搭接部处,所述第三横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搭接部处且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竖板上,所述第三横板位于所述第一横板和所述第二横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车的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护栏为材料性能不低于700L的钢材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车的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护栏为辊压一体成型的防护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货车的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护栏的壁厚d满足关系式:2mm≤d≤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车的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横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搭接并焊接在所述第一竖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车的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固定在所述后防护栏上,所述第一加强板还连接在所述纵调节杆的后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货车的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为U形且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杰,陈鹏,韩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