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捣打成型模具,包括模套、模芯,模套套设在模芯外部,模套与模芯之间的底部设有定位环,且模套、模芯与定位环之间形成模腔,模套包括第一分模、第二分模,第一分模与第二分模之间通过法兰可拆卸固定连接,模芯上设有竖向贯通的缝口,缝口处设有与其可拆卸配合固定的卡条,模芯内设有脱模装置,脱模装置包括立柱、调节组件,立柱设置在模芯中心处,调节组件分别设置在立柱的上部和下部,调节组件的中心与立柱螺纹连接,调节组件的端部与模芯内壁转动连接,当拆除卡条时,通过调节调节组件相对立柱的竖向位移,以实现缝口大小的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卸料、成品率以及生产效率高。
Ramming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捣打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耐火材料料罐成型
,特别是涉及一种捣打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耐火材料料罐,用于烧制耐火材料时在外部起保护作用的产品,一般采用油压机压制成型。现有压制耐火材料料罐的模具其模套与模芯的形状大小不可调节,其模芯与成型的耐火材料料罐之间没有活动间隙,在卸取模芯时不易取出,必须把模芯加工成锥体型,用油压机把模芯挤压出来,在挤压时,容易导致成型料罐损坏,而且,带有锥度的模芯制造出的料罐其壁厚上下不一致,导致料罐成型质量不稳定,造成加工成品率低,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卸料、成品率以及生产效率高的捣打成型模具。本技术一种捣打成型模具,包括模套、模芯,所述模套套设在模芯外部,所述模套与模芯之间的底部设有定位环,且所述模套、模芯与定位环之间形成模腔,所述模套包括第一分模、第二分模,所述第一分模与第二分模之间通过法兰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模芯上设有竖向贯通的缝口,所述缝口处设有与其可拆卸配合固定的卡条,所述模芯内设有脱模装置,所述脱模装置包括立柱、调节组件,所述立柱设置在模芯中心处,所述调节组件分别设置在立柱的上部和下部,所述调节组件的中心与立柱螺纹连接,所述调节组件的端部与模芯内壁转动连接,当拆除卡条时,通过调节调节组件相对立柱的竖向位移,以实现缝口大小的调节,所述模芯的顶部可拆卸配合固定有顶圈,所述模芯的底部可拆卸配合固定有底圈。优选的是,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件、连杆,所述调节件与立柱螺纹连接,所述连杆等距分布在调节件的圆周方向,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调节件、模芯内壁转动连接。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立柱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块。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分模与第二分模的外部等距设有多个支承架。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定位环的内圈与外圈分别设有限位凸条,所述第一分模与第二分模的内壁以及所述模芯的外壁分别设有与所述限位凸条可拆卸配合固定的凹槽。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模芯的顶部与顶圈配合的内壁为斜面结构。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模套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所述模芯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对成型料罐进行卸取时,首先分别将顶圈、底圈、卡条拆除,并同步调节上部的调节组件相对立柱向下移动以及下部的调节组件相对立柱向上移动,通过调节组件向内拉动模芯,以实现缝口的收缩,从而使模芯与成型料罐的内壁分离,便于模芯的直接取出,然后通过拆除第一分模与第二分模,使两者分离,由此完成成型料罐与成型模具的分离,结构简单、便于拆除与组装,且拆除时不会损坏成型料罐,成型质量高,提高成品率。此外,模芯上下壁厚一致,无需将其加工时锥形结构,进一步保证料罐成型质量。2、定位块的设置能够将模套与模芯之间快速组装定位,既保证组装效率又保证组装质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捣打成型模具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捣打成型模具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捣打成型模具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捣打成型模具中模套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捣打成型模具中模套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捣打成型模具中模芯与脱模装置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捣打成型模具中模芯与脱模装置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捣打成型模具中定位环的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捣打成型模具中定位环的俯视图;其中:1、模芯;101、缝口;2、模套;201、第一分模;202、法兰;203、第二分模;204、支承架;3、模腔;4、定位环;401、限位凸条;5、脱模装置;501、立柱;502、调节件;503、连杆;6、底圈;7、顶圈;8、卡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捣打成型模具,包括模套2、模芯1,模套2套设在模芯1外部,模套2与模芯1之间的底部设有定位环4,且模套2、模芯1与定位环4之间形成模腔3,模套2包括第一分模201、第二分模203,第一分模201与第二分模203之间通过法兰202可拆卸固定连接,模芯1上设有竖向贯通的缝口101,缝口101处设有与其可拆卸配合固定的卡条8,模芯1内设有脱模装置5,脱模装置5包括立柱501、调节组件,立柱501设置在模芯1中心处,调节组件分别设置在立柱501的上部和下部,调节组件的中心与立柱501螺纹连接,调节组件的端部与模芯1内壁转动连接,当拆除卡条8时,通过调节调节组件相对立柱501的竖向位移,以实现缝口101大小的调节,模芯1的顶部可拆卸配合固定有顶圈7,模芯1的底部可拆卸配合固定有底圈6。本实施例将捣打成型模具放置在捣打成型机上,将耐火材料添加至模腔3,并采用捣打机进行捣打成型。对成型料罐进行卸取时,首先分别将顶圈7、底圈6、卡条8拆除,并同步调节上部的调节组件相对立柱501向下移动以及下部的调节组件相对立柱501向上移动,通过调节组件向内拉动模芯1,以实现缝口101的收缩,从而使模芯1与成型料罐的内壁分离,便于模芯1的直接取出。然后通过拆除第一分模201与第二分模203之间法兰202上的销钉,使第一分模201与第二分模203分离,由此完成成型料罐与成型模具的分离。本实施例的捣打成型模具结构简单、便于拆除与组装,且拆除时不会损坏成型料罐,成型质量高,提高成品率。此外,模芯1上下壁厚一致,无需将其加工时锥形结构,进一步保证料罐成型质量。进一步的,第一分模201与第二分模203的外部等距设有多个支承架204,在拆除或组装模套2时,便于握取第一分模201与第二分模203。进一步的,模芯1的顶部与顶圈7配合的内壁为斜面结构,便于顶圈7滑入模芯1顶部,能够快速与模芯1配合安装,同时增大顶圈7与模芯1内壁的接触面积,能够避免在进行捣打成型时,顶圈7与模芯1脱离。进一步的,模套2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模芯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进一步的,如图5、图6所示,调节组件包括调节件502、连杆503,调节件502与立柱501螺纹连接,连杆503等距分布在调节件502的圆周方向,连杆503的两端分别与调节件502、模芯1内壁转动连接。在捣打成型前,调节调节件502在立柱501上的位置,通过连杆503支撑模芯1内部,使顶圈7、底圈6以及卡条8能够分别与模芯1的顶部、底部以及缝口101配合固定,并将耐火材料加至模腔3,进行捣打成型。捣打成型完毕后,将顶圈7、底圈6以及卡条8拆除,调节调节件502在立柱501上的位置,通过连杆503向内拉动模芯1,使模芯1向内收缩,从而与成型料罐的内壁分离。其中,调节件502采用螺母,连杆503分别与调节件502和模芯1内壁之间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进一步的,立柱50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块,用于限制调节件502的竖向位移,防止调节件502旋出立柱501。进一步的,如图7、图8所示,定位环4的内圈与外圈分别设有限位凸条401,第一分模201与第二分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捣打成型模具,包括模套、模芯,所述模套套设在模芯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套与模芯之间的底部设有定位环,且所述模套、模芯与定位环之间形成模腔,所述模套包括第一分模、第二分模,所述第一分模与第二分模之间通过法兰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模芯上设有竖向贯通的缝口,所述缝口处设有与其可拆卸配合固定的卡条,所述模芯内设有脱模装置,所述脱模装置包括立柱、调节组件,所述立柱设置在模芯中心处,所述调节组件分别设置在立柱的上部和下部,所述调节组件的中心与立柱螺纹连接,所述调节组件的端部与模芯内壁转动连接,当拆除卡条时,通过调节调节组件相对立柱的竖向位移,以实现缝口大小的调节,所述模芯的顶部可拆卸配合固定有顶圈,所述模芯的底部可拆卸配合固定有底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捣打成型模具,包括模套、模芯,所述模套套设在模芯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套与模芯之间的底部设有定位环,且所述模套、模芯与定位环之间形成模腔,所述模套包括第一分模、第二分模,所述第一分模与第二分模之间通过法兰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模芯上设有竖向贯通的缝口,所述缝口处设有与其可拆卸配合固定的卡条,所述模芯内设有脱模装置,所述脱模装置包括立柱、调节组件,所述立柱设置在模芯中心处,所述调节组件分别设置在立柱的上部和下部,所述调节组件的中心与立柱螺纹连接,所述调节组件的端部与模芯内壁转动连接,当拆除卡条时,通过调节调节组件相对立柱的竖向位移,以实现缝口大小的调节,所述模芯的顶部可拆卸配合固定有顶圈,所述模芯的底部可拆卸配合固定有底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捣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件、连杆,所述调节件与立柱螺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承勋,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海能塑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