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型加工泡沫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2316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型加工泡沫回收系统,包括第一输送管、与第一输送管连接的一级风机、与一级风机连接的第二输送管、与第二输送管连接的第三输送管、与第三输送管连接的主输送管和设置于回收房中且与主输送管连接的二级风机,第三输送管设置多个且所有第三输送管为沿主输送管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各个第三输送管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输送管与一个一级风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型加工泡沫回收系统,可以替代人工完成泡沫废料的收集,方便实现泡沫废料的回收,提高回收工作效率。

A solid foam recover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型加工泡沫回收系统
本技术属于实型铸造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实型加工泡沫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实型铸造过程中,需对EPS泡沫模型进行加工,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废料,对这些废料需要人工进行回收整理,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实型加工泡沫回收系统,目的是方便实现泡沫废料的回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实型加工泡沫回收系统,包括第一输送管、与第一输送管连接的一级风机、与一级风机连接的第二输送管、与第二输送管连接的第三输送管、与第三输送管连接的主输送管和设置于回收房中且与主输送管连接的二级风机,第三输送管设置多个且所有第三输送管为沿主输送管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各个第三输送管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输送管与一个一级风机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和所述第二输送管均为软管,第一输送管与所述一级风机的进风口连接,第二输送管与一级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各个所述一级风机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输送管连接,各个第一输送管分别设置于一个泡沫加工工位处。所述第三输送管为竖直设置,第三输送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输送管连接,第三输送管的上端与所述主输送管连接。所述第三输送管和所述主输送管设置于泡沫加工车间的墙体上,主输送管为水平设置,第三输送管位于主输送管的下方。本技术的实型加工泡沫回收系统,可以替代人工完成泡沫废料的收集,方便实现泡沫废料的回收,提高回收工作效率。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是本技术实型加工泡沫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级风机底座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第一输送管;2、第二输送管;3、第三输送管;4、主输送管;5、一级风机;6、二级风机;7、回收房;8、泡沫加工车间;9、导轨;10、滚轮;11、导向轮;12、滑动座;13、锁止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型加工泡沫回收系统,包括第一输送管1、与第一输送管1连接的一级风机5、与一级风机5连接的第二输送管2、与第二输送管2连接的第三输送管3、与第三输送管3连接的主输送管4和设置于回收房7中且与主输送管4连接的二级风机6,第三输送管3设置多个且所有第三输送管3为沿主输送管4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各个第三输送管3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输送管2与一个一级风机5连接。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第三输送管3和主输送管4设置于泡沫加工车间的墙体上,墙体为竖直设置于泡沫加工车间的地面上,墙体与泡沫加工工位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形成让行人通过的行人通道,一级风机5位于墙体与泡沫加工工位之间,在工作状态下,一级风机5位于行人通道中。在泡沫加工工位处,加工设备对EPS泡沫模型进行加工,加工时会产生泡沫废料,泡沫废料呈颗粒状。如图1所示,一级风机5为提供吸力的风机,其结构如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那样,在此不再赘述。第一输送管1与一级风机5的进风口连接,第二输送管2与一级风机5的出风口连接。第一输送管1和第二输送管2均为软管,方便布置,第一输送管1在泡沫加工车间的地面进行延伸且是从一级风机5处延伸至泡沫加工工位处,第一输送管1的出风口与一级风机5的进风口固定连接,第一输送管1的进风口用于接收位于泡沫加工工位处的泡沫废料,一级风机5运转后,产生气流,气流带动位于泡沫加工工位处的泡沫废料进入第一输送管1中,然后经一级风机5进入第二输送管2中。第二输送管2的进风口与一级风机5的出风口固定连接,第二输送管2的出风口与主输送管4连接,第二输送管2用于将来自一级风机5的泡沫废料引导至主输送管4中。如图1所示,主输送管4为水平设置,第三输送管3位于主输送管4的下方,第三输送管3和主输送管4均为硬管。第三输送管3为竖直设置,第三输送管3的下端与第二输送管2连接,第三输送管3的上端与主输送管4连接。主输送管4和第三输送管3为固定设置在泡沫加工车间的墙体上,第三输送管3的位置靠近泡沫加工车间的墙体,各个一级风机5分别与一个第一输送管1连接(图中未示出),各个第一输送管1分别设置于一个泡沫加工工位处,因此,第一输送管1、第二输送管2、第三输送管3和一级风机5的数量与泡沫加工工位的数量相同,泡沫加工车间中的所有泡沫加工工位为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且第一方向与主输送管4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各个一级风机5的进风口分别与一个第一输送管1固定连接,各个一级风机5的出风口分别与一个第二输送管2固定连接,第三输送管3将来自第二输送管2的泡沫废料全部引导至主输送管4中,再由主输送管4输送至回收房7中。这种布局方式,可以确保各个工位处产生的泡沫废料都能得到及时收集,回收效率高,避免废料的堆积而影响正常工作的进行。如图1所示,回收房7为位于泡沫加工车间外部的建筑物,回收房7内部中空,二级风机6设置于回收房7的内部,二级风机6为提供吸力的风机,其结构如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那样,在此不再赘述。主输送管4穿过回收房7的房顶后伸入回收房7的内部,二级风机6的进风口与主输送管4的下端出风口连接,二级风机6的出风口用于向回收房7中释放来自主输送管4的泡沫废料。因此,通过设置两个风机,可以产生较大的气流,两个风机同时运转,确保收集的泡沫废料能够顺畅流动至回收房7中实现收集。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避免在为工作状态下对行人通道中走动的行人产生障碍,一级风机5设置成可在工作位置与避让位置之间切换,一级风机5固定设置在滑动座12上,滑动座12位于一级风机5的下方且滑动座12为可移动的设置,滑动座12也是设置成可在工作位置与避让位置之间切换,滑动座12的移动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且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垂直,滑动座12在移动时可带动一级风机5同步进行移动,进而实现一级风机5在工作位置与避让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泡沫加工车间的地面上设置有用于对滑动座12起导向作用的导轨9,导轨9为水平设置在泡沫加工车间的地面上且导轨9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导轨9具有让滑动座12嵌入的导向槽,导向槽为矩形槽且导向槽为从导轨9的顶面开始向下朝向导轨9的内部凹入形成的凹槽,一级风机5位于导轨9的上方,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导轨9位于泡沫加工车间的墙体与泡沫加工工位之间,避让位置和工作位置处于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行人通道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避让位置位于泡沫加工车间的墙体与工作位置之间,避让位置靠近泡沫加工车间的墙体,工作位置靠近泡沫加工工位,工作位置位于行人通道中。当一级风机5移动至工作位置时,一级风机5的位置靠近泡沫加工工位,此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型加工泡沫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管、与第一输送管连接的一级风机、与一级风机连接的第二输送管、与第二输送管连接的第三输送管、与第三输送管连接的主输送管和设置于回收房中且与主输送管连接的二级风机,第三输送管设置多个且所有第三输送管为沿主输送管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各个第三输送管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输送管与一个一级风机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型加工泡沫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管、与第一输送管连接的一级风机、与一级风机连接的第二输送管、与第二输送管连接的第三输送管、与第三输送管连接的主输送管和设置于回收房中且与主输送管连接的二级风机,第三输送管设置多个且所有第三输送管为沿主输送管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各个第三输送管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输送管与一个一级风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型加工泡沫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管和所述第二输送管均为软管,第一输送管与所述一级风机的进风口连接,第二输送管与一级风机的出风口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寅张宏伟陈科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泓鹄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