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板沉铜液自添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2064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板沉铜液自添加装置,包括塑料柜体,塑料柜体的上部设置有进液机构,塑料柜体内为混合机构;塑料柜体内左右位置开设有注射筒A和注射筒B,注射筒A和注射筒B内间隔设置有多个隔离网,一个筒内的两相邻隔离网之间形成混合腔,注射筒A内的混合腔和注射筒B内的混合腔交错相连;注射筒A和注射筒B的下口汇集在出料口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保证络合物稳定、利于下一步沉铜。

A self adding device for circuit board copper ba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路板沉铜液自添加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沉铜液
,特别是一种电路板沉铜液自添加装置。
技术介绍
电路板所使用的沉铜液,沉铜液中包含有多种成分,这些成分是通过不同的原液混合而成的。一般而言,包括含有硫酸铜的原液A,起到稳定剂作用(例如EDTA和柠檬酸钠)的原液B(即络合剂),以及调节PH值(例如氢氧化钠)的原液C。由于调节PH值的原液C会和硫酸铜原液A产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因此很多都采用将原液C直接通入沉铜机腔体内的;为了避免原液A在进入沉铜机腔体内被原液C反应,通常将原液B和原液A混合后,形成含有二价铜离子的络合物,再一起通入沉铜机腔体内。常见的混合方式,是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将原液A和原液B进行混合的,机械搅拌时,容易将络合物打散,不能很好地起到络合作用,通入沉铜机腔体内时,二价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产生沉淀,不利于沉铜。对此,本方案公开一种电路板沉铜液自添加装置,在保证良好混合的同时,保证含有铜离子的络合物不被打散,保证络合物的稳定,能更好地悬浮,分散,通入沉铜机腔体内后,能很好地分散在各部分,提高沉铜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保证络合物稳定、利于下一步沉铜的电路板沉铜液自添加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路板沉铜液自添加装置,包括塑料柜体,塑料柜体的上部设置有进液机构,塑料柜体内为混合机构;塑料柜体内左右位置开设有注射筒A和注射筒B,注射筒A和注射筒B内间隔设置有多个隔离网,一个筒内的两相邻隔离网之间形成混合腔,注射筒A内的混合腔和注射筒B内的混合腔交错相连;注射筒A和注射筒B的下口汇集在出料口处。所述的注射筒A的混合腔和注射筒B的混合腔通过管道相连,且管道的进口端设置在隔离网的底部;所述的隔离网呈圆锥形,隔离网上部的原液一部分经管道流走而另一部分经隔离网向下流。所述的注射筒A和注射筒B的筒径相同,管道的孔径为注射筒筒径的一半。所述的注射筒A和注射筒B的上部分别与对应的进液管相连,上部还设置有活塞。所述的活塞与多节伸缩筒杆相连,伸缩筒杆的上部开有肩台孔而下部为环形盘,上一节的伸缩筒杆的下部盘圆盘伸入下一节伸缩筒杆内且被肩台挡住;最上一节的伸缩筒杆连接在盖盘上,盖盘通过气管与气缸和抽真空机相连。所述的注射筒A和注射筒B的上口漏出塑料柜体外形成凸起,该凸起外开有螺纹,盖盘拧在凸起上。所述的进液机构包括浓度检测仪、原液A桶和原液B桶,原液A桶和原液B桶通过支架固定在塑料柜体上方,支架上方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锥形固定框,原液A桶和原液B桶倒置放在锥形固定框内;所述的原液A桶经进液管与注射筒A相连且该进液管穿过浓度检测仪;所述的原液B桶经另一进液管与注射筒B相连且该进液管穿过另一浓度检测仪;两浓度检测仪与显示屏相连,显示屏显示检测结果,两浓度检测仪和显示屏均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的塑料柜体上注射筒A和注射筒B位置均设有可透视玻璃条和相应刻度。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是逐步注入进行混合的,相比于传统的搅拌混合,络合物不会被打散,络合物稳定,利于下一步沉铜。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塑料柜体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注射筒A和注射筒B上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塑料柜体,2-注射筒A,3-注射筒B,4-隔离网,5-管道,6-进液管,7-活塞,8-伸缩筒杆,9-盖盘,1001-浓度检测仪,1002-原液A桶,1003-原液B桶,1004-显示屏,11-支架,12-锥形固定框,13-可透视玻璃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图3所示,本方案公开了一种电路板沉铜液自添加装置,包括塑料柜体1,塑料柜体1的上表面处固定有支架11,在支架11上设置进液机构,塑料柜体1内为混合机构。在支架11上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各焊接有一个锥形固定框12,每一个锥形固定框12中对应装有原液A桶1002和原液B桶1003,原液A桶1002和原液B桶1003的下部外形与锥形固定框12相适配。原液A桶1002和原液B桶1003的的出液口呈管状:其中原液A桶1002的出液口与进液管6相连,进液管6穿过浓度检测仪1001后进入混合机构中,浓度检测仪1001上设有开关且与显示屏1004电连接,显示屏1004显示检测结果;原液B桶1003通过另一根进液管6和另一个浓度检测仪1001进行设置,结构与原液A桶1002相似。锥形固定框12设置的好处是,便于桶的放置与取下后进行清洗,因为拆下后清洗得更为干净,避免长时间使用后,杂物影响浓度。进一步地,浓度检测仪1001和显示屏1004均固定在支架上,同锥形固定框12、原液A桶1002、原液B桶1003形成进液机构。本方案中,混合机构包括注射筒A2和注射筒B3,两者呈竖直方向开设在塑料柜体1内的左右位置开,两注射筒的前侧设计成可透视玻璃条13,可透视玻璃条处具有相应刻度,便于直管查看液面高度。两者筒内均间隔设置有多个隔离网4;两者上部分别与对应的进液管6相连。在一个筒内的两相邻隔离网4之间形成混合腔,并且注射筒A2内的混合腔、注射筒B3内的混合腔通过管道5相连依次交替相连,即若注射筒A2中的混合腔从上至下依次命名为左一、左二、左三……,注射筒B3中的混合腔从上至下依次命名为右一、右二、右三……,连接时,左一中的上部的隔离网4的底面通过管道5与右一的下部相连通,而右二的上部的隔离网4的底面通过另一个管道5与左二的下部相连通,左三的上部的隔离网4的底面通过管道5与右三相连通……,如此交错相连。最后注射筒A2和注射筒B3的下口汇集在出料口处。进一步地,隔离网4呈圆锥形,原液在混合腔中流经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是隔离网4上部的原液一部分经管道5流走,另一条是剩余原液经隔离网4向下流。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更好地分液搅拌,所述的注射筒A2和注射筒B3的筒径相同,管道5的孔径为注射筒筒径的一半。注射筒A2和注射筒B3的结构相似,上部位置装有活塞7。由于注射筒中要装入大量的液体,一般的注射结构中注入部分体积较大,本方案对其进行改进,与活塞7连接的注射杆设计成多节伸缩筒杆8,伸缩筒杆8的上部开有肩台孔而下部为环形盘,上一节的伸缩筒杆8的下部盘圆盘伸入下一节伸缩筒杆8内且被肩台挡住;最上一节的伸缩筒杆8连接在盖盘9上,盖盘9通过气管与气缸和抽真空机相连。注射筒A2和注射筒B3的上口漏出塑料柜体1外形成凸起,该凸起外开有螺纹,盖盘9拧在凸起上。注射工作时,抽真空机封闭,气缸注气,让伸缩筒杆8张开,带动活塞7向下移动;注射完毕后,抽真空机抽真空,伸缩筒杆8处于回缩,活塞向上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板沉铜液自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柜体(1),塑料柜体(1)的上部设置有进液机构,塑料柜体(1)内为混合机构;/n塑料柜体(1)内左右位置开设有注射筒A(2)和注射筒B(3),注射筒A(2)和注射筒B(3)内间隔设置有多个隔离网(4),一个筒内的两相邻隔离网(4)之间形成混合腔,注射筒A(2)内的混合腔和注射筒B(3)内的混合腔交错相连;/n注射筒A(2)和注射筒B(3)的下口汇集在出料口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沉铜液自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柜体(1),塑料柜体(1)的上部设置有进液机构,塑料柜体(1)内为混合机构;
塑料柜体(1)内左右位置开设有注射筒A(2)和注射筒B(3),注射筒A(2)和注射筒B(3)内间隔设置有多个隔离网(4),一个筒内的两相邻隔离网(4)之间形成混合腔,注射筒A(2)内的混合腔和注射筒B(3)内的混合腔交错相连;
注射筒A(2)和注射筒B(3)的下口汇集在出料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板沉铜液自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筒A(2)的混合腔和注射筒B(3)的混合腔通过管道(5)相连,且管道(5)的进口端设置在隔离网(4)的底部;
所述的隔离网(4)呈圆锥形,隔离网(4)上部的原液一部分经管道(5)流走而另一部分经隔离网(4)向下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路板沉铜液自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筒A(2)和注射筒B(3)的筒径相同,管道(5)的孔径为注射筒筒径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路板沉铜液自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筒A(2)和注射筒B(3)的上部分别与对应的进液管(6)相连,上部还设置有活塞(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路板沉铜液自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7)与多节伸缩筒杆(8)相连,伸缩筒杆(8)的上部开有肩台孔而下部为环形盘,上一节的伸缩筒杆(8)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海军陈绍智陈雪陈月熊小波王韦罗家兵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锐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