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夹和风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80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缆夹和风电设备,涉及风电设备领域,该线缆夹包括并排分布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夹持件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配合,使得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围合形成用于夹持线缆的夹持孔。第一夹持件靠近第二夹持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出部,第二夹持件靠近第一夹持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陷部,第一凸出部和第一凹陷部均延伸至夹持孔内,第一凸出部嵌设于第一凹陷部内。该线缆夹能够有效阻碍线缆的火势蔓延。

Cable clamps and wind power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夹和风电设备
本技术涉及风电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缆夹和风电设备。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机组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会面临设备损坏和应电力中断的问题,会产生较大经济损失。目前,现有技术中,线缆夹阻碍线缆火势蔓延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夹,该线缆夹能够有效阻碍线缆的火势蔓延。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还提供了一种风电设备,该风电设备包括上述提到的线缆夹,并且具有该线缆夹的全部功能。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夹,包括并排分布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夹持件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配合,使得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围合形成用于夹持线缆的夹持孔;所述第一夹持件靠近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夹持件靠近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一凹陷部均延伸至所述夹持孔内,所述第一凸出部嵌设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夹持孔并排且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夹持孔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一凹陷部。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出部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夹持件的边缘和第一凹槽的侧壁,所述第一凹陷部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二夹持件的边缘和第二凹槽的侧壁。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一凹陷部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凸出部并排且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凸出部之间形成第二凹陷部,多个所述第一凹陷部并排且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凹陷部之间形成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嵌设于所述第二凹陷部内。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凸出部并排设置的方向和多个所述第一凹陷部并排设置的方向均与所述夹持孔的深度方向平行。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一凹陷部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之间均设置有防火密封胶。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夹持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和两个所述第二夹持件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夹持件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缆夹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夹持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用于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使得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相对固定。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缆夹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同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连接,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侧围部,所述侧围部围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容纳空间。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缆夹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侧围部上设置有腰形孔,所述第一夹持件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二紧固件用于依次穿过所述腰形孔和所述安装孔,以使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支撑座相对固定。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风电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线缆夹。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缆夹,线缆出现火灾后,火星沿着线缆的延伸方向蔓延,第一凸出部嵌设于第一凹陷部内,并且第一凸出部和第一凹陷部均延伸至夹持孔内,第一凸出部和第一凹陷部能够阻碍火星直接通过线缆夹向线缆的其余部分蔓延,从而能够有效的阻碍线缆火势的蔓延。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风电设备,该风电设备包括上述提到的线缆夹,同样具有阻碍线缆火势蔓延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线缆夹;11-第一夹持件;111-第一凹槽;112-第一凸出部;113-第二凹陷部;114-第一连接孔;115-安装孔;12-第二夹持件;121-第二凹槽;122-第一凹陷部;123-第二凸出部;124-第二连接孔;13-夹持孔;14-支撑座;141-侧围部;1411-第一边框;1412-第二边框;142-容纳空间;143-腰形孔;144-第一连接件;145-第二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缆夹1,该线缆夹1包括并排分布的第一夹持件11和第二夹持件12,第一夹持件11设置有第一凹槽111,第二夹持件12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分布的第一夹持件(11)和第二夹持件(12),所述第一夹持件(11)设置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二夹持件(12)设置有第二凹槽(121),所述第一夹持件(11)与所述第二夹持件(12)配合,使得所述第一凹槽(111)和所述第二凹槽(121)围合形成用于夹持线缆的夹持孔(13);/n所述第一夹持件(11)靠近所述第二夹持件(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出部(112),所述第二夹持件(12)靠近所述第一夹持件(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陷部(122),所述第一凸出部(112)和所述第一凹陷部(122)均延伸至所述夹持孔(13)内,所述第一凸出部(112)嵌设于所述第一凹陷部(12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分布的第一夹持件(11)和第二夹持件(12),所述第一夹持件(11)设置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二夹持件(12)设置有第二凹槽(121),所述第一夹持件(11)与所述第二夹持件(12)配合,使得所述第一凹槽(111)和所述第二凹槽(121)围合形成用于夹持线缆的夹持孔(13);
所述第一夹持件(11)靠近所述第二夹持件(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出部(112),所述第二夹持件(12)靠近所述第一夹持件(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陷部(122),所述第一凸出部(112)和所述第一凹陷部(122)均延伸至所述夹持孔(13)内,所述第一凸出部(112)嵌设于所述第一凹陷部(12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孔(1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夹持孔(13)并排且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夹持孔(13)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凸出部(112)和所述第一凹陷部(1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出部(11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夹持件(11)的边缘和第一凹槽(111)的侧壁,所述第一凹陷部(12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二夹持件(12)的边缘和第二凹槽(121)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出部(112)和所述第一凹陷部(122)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凸出部(112)并排且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凸出部(112)之间形成第二凹陷部(113),多个所述第一凹陷部(122)并排且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凹陷部(122)之间形成第二凸出部(123),所述第二凸出部(123)嵌设于所述第二凹陷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秦志胜曾洁如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