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切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163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芯切边装置,包括机架、上压板、下压板、上切刀、下切刀和定位件,所述上压板通过驱动件和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下压板和所述机架固定,以用于放置电芯;所述上切刀连接有动力件,能够推动所述上切刀靠近所述下切刀,以切割所述电芯的裙边;所述定位件用于检测所述上压板相对于所述机架的移动距离,以辅助所述上压板定位,所述定位件能够控制所述动力件,以利用所述动力件推动所述上切刀运动;所述下切刀和所述下压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便于判断电芯的位置,以减小切边时对电芯主体的损伤。

Electric core trimm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切边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芯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芯切边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在电芯完成封边后需要将多余的裙边切除,以保证后序的折边工序中折起来的裙边不会凸出电芯主体表面。随着电池越来越薄,当定位推板将位于下压板上的电芯推向挡块时,电芯主体容易滑出挡块而进入上下切刀之间,这样切边时就会把电芯主体切开,导致电芯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芯切边装置,其能够便于判断电芯的位置,以减小切边时对电芯主体的损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切边装置,包括机架、上压板、下压板、上切刀、下切刀和定位件,所述上压板通过驱动件和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下压板和所述机架固定,以用于放置电芯;所述上切刀连接有动力件,能够推动所述上切刀靠近所述下切刀,以切割所述电芯的裙边;所述定位件用于检测所述上压板相对于所述机架的移动距离,以辅助所述上压板定位,所述定位件能够控制所述动力件,以利用所述动力件推动所述上切刀运动;所述下切刀和所述下压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为光电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的灵敏度为0.8mm-1.2mm。进一步的,所述上切刀的侧壁连接有压条,以压设所述电芯的裙边。进一步的,所述下压板的侧壁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能够和所述电芯的主体抵接,以限制所述电芯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上压板和所述机架之间设置有归零组件,以辅助检测所述上压板和所述机架的初始位置。进一步的,所述上压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下压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摩擦层,以减小所述电芯的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定位件检测上压板相对于机架的移动距离,以利用定位件判断电芯的位置是否准确;再利用定位件控制动力件,使得上切刀能够在电芯位置准确时向下运动切割电芯裙边;从而能够保证切割前电芯位置的准确性,从而减小对电芯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上压板;11、驱动件;2、上切刀;21、动力件;22、压条;3、下压板;31、挡板;4、下切刀;5、定位件;51、槽形开关;52、遮光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电芯切边装置的一实施例,其能够在电芯完成封边后将多余的裙边切除,从而保证在后续折边的工艺过程中折起的裙边不会凸出电芯主体表面。其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上压板1、下压板3、上切刀2和下切刀4,上压板1通过驱动件11和机架滑动连接,下压板3和机架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驱动件11为气缸或直线电机,从而能够带动上压板1沿竖直方向运动,下压板3用于放置待切边处理的电芯,上压板1能够在驱动件11的带动下压设在电芯的上表面,从而实现电芯的固定。参照图1和图2,上切刀2连接有动力件21,动力件21可以选用气缸或直线电机;动力件21与机架或驱动件11的主体固定,以推动上切刀2沿竖直方向靠近下切刀4。下切刀4和下压板3的侧壁固定连接,上切刀2在动力件21的驱动下与下切刀4接触时,能够切割位于上切刀2和下切刀4之间的电芯的裙边。同时,上切刀2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压条22,在切割的过程中压条22和电芯的裙边接触,从而能够压设裙边,以减小切割过程中电芯裙边的形变。参照图1和图2,下切刀4的侧壁连接有挡板31,即挡板31位于下压板3和下切刀4之间。当电芯的位置放置准确时,电芯主体和下切刀4的侧壁抵接;当电芯在外力的推动下滑出挡板31时,电芯主体的下表面会位于挡板31的上方,使得电芯主体的位置升高。因而当电芯的位置不准确时,上切刀2在切割的过程中会触及电芯主体,从而对电芯造成损坏。参照图1,上压板1和机架之间设置有定位件5,定位件5用于检测上压板1相对于机架的移动距离,以辅助上压板1的定位。定位件5能够通过控制器等控制动力件21,以利用动力件21驱动上切刀2运动。上压板1可以选用光电传感器或者位移传感器,本实施例中上压板1选用的是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包括槽形开关51和遮光片52,本实施例中遮光片52和上压板1固定连接,槽形开关51固定设置在机架或者驱动件11的主体上;槽形开关51和遮光片52之间的距离等于上压板1和电芯之间的距离。在初始状态时遮光片52位于槽形开关51的上方,当驱动件11推动上压板1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时,固定设置在上压板1侧壁的遮光片52同步的运动。若电芯的位置方向准确,上压板1和电芯的上表面接触时,遮光片52同步的运动到槽形开关51的位置处,因而会触发控制器控制动力件21的运动;利用动力件21驱动上切刀2切割电芯的裙边。若电芯的位置不准确,即电芯的下表面位于挡板31的上方时;当上压板1和电芯的上表面接触时,遮光片52并未运动到槽形开关51的位置,因而不会触发动力件21,不会对电芯造成损害。在另一实施例中,定位件5选用的是位移传感器,定位件5和上压板1固定连接。预先设置上挡板31和电芯之间的距离为初始值,然后利用驱动件11带动上挡板31运动,固定设置在上挡板31上的位移传感器的数值不断减小,当位移传感器的数值为0时会触发动力件21。当位移传感器的数值大于0时不会触发动力件21,因而不会对电芯造成损伤。参照图1,上压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因而当上压板1与电芯的表面接触时,压力传感器会触发从而利用控制器暂停驱动件11的运动。参照图1,定位件5的灵敏度为0.8mm-1.2mm,小于一般电芯的厚度,因而避免在切割过程中因定位件5的误差造成的对电芯的损伤。在另一实施例中,上压板1和机架之间还设置有归零组件,利用归零组件便于辅助确定上压板1和机架的初始位置,归零组件可以选用光电传感器或者位移传感器等。本实施例中定位件5选用的是光电传感器,遮光片52和上压板1固定连接,槽形开关51固定设置在机架或者驱动件11的主体上。本实施例中归零组件包括与遮光片52配合的对接件,可以将上述对接件固定设置在机架或者驱动件11的主体上。利用遮光片52和对接件的配合,便于确定上压板1运动时的初始位置。参照图1,下压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摩擦层,本实施例中摩擦层的材料优选橡胶。摩擦层能够增大下压板3和电芯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切边过程中电芯位置的偏移。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切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上压板、下压板、上切刀、下切刀和定位件,所述上压板通过驱动件和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下压板和所述机架固定,以用于放置电芯;所述上切刀连接有动力件,能够推动所述上切刀靠近所述下切刀,以切割所述电芯的裙边;所述定位件用于检测所述上压板相对于所述机架的移动距离,以辅助所述上压板定位,所述定位件能够控制所述动力件,以利用所述动力件推动所述上切刀运动;所述下切刀和所述下压板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切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上压板、下压板、上切刀、下切刀和定位件,所述上压板通过驱动件和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下压板和所述机架固定,以用于放置电芯;所述上切刀连接有动力件,能够推动所述上切刀靠近所述下切刀,以切割所述电芯的裙边;所述定位件用于检测所述上压板相对于所述机架的移动距离,以辅助所述上压板定位,所述定位件能够控制所述动力件,以利用所述动力件推动所述上切刀运动;所述下切刀和所述下压板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切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为光电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切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的灵敏度为0.8mm-1.2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二龙张少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杰锐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