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模压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1359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豆腐模压成型装置,其包括成型模具以及压制模具,所述成型模具中设置有用于豆腐整体成型的盲槽,而所述压制模具包括框体以及模压板,所述框体与所述盲槽的尺寸匹配并能配合模压板对所述压制模具中的盲槽内区域进行整体压装,所述框体下表面上设置有布面层,所述布面层为豆腐接触面层,其上成型有一个调压气囊层;而所述模压板与所述框体为可分离结构,其上部连接压力单元,并通过压力单元作用对调压气囊层表面施加外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气囊动态调整豆腐的模压强度,保证豆腐处于最优的模压状态,同时脱模方便,并能有效避免豆腐制品的污染,保证了模压区域的干净卫生。

Tofu mol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豆腐模压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中的豆制品制作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豆腐模压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豆腐的常规制作工艺非常简单,其通常是先泡发黄豆,然后黄豆加水碾碎制浆、加热、点卤水、搅拌成豆脑(即豆腐坯品,或称豆腐脑),再然后通过专用的模具或模板将豆脑静置并在豆脑上放置压板进行挤压,通过压力作用去除水分,直至豆腐成形。在豆腐模压成型的过程中,其上模模压面的硬度、模压的压力大小以及模压时间是直接影响豆腐品质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模压时间通常是操作工人根据经验获得,而现有的豆腐成型模具通常结构过于简单,仅仅是用木头制造成矩形箱状结构,并在上部通过木质压板以及重物来实现模压,虽然成本较低且操作简便,但是其工艺参数和流程难于控制,对操作师傅的要求较高,上模模压面的硬度、模压的压力大小也难于精确控制,制造出来的成品豆腐品质均一性难于把控,不利于工厂化的连续作业,同时也不能完全保证豆腐制作过程中的干净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豆腐模压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豆腐模压成型装置,包括成型模具以及压制模具,其中,所述成型模具中设置有用于豆腐整体成型的盲槽,而所述压制模具包括框体以及模压板,所述框体与所述盲槽的尺寸匹配并能配合模压板对所述压制模具中的盲槽内区域进行整体压装,所述框体下表面上设置有布面层,所述布面层为豆腐接触面层,其上成型有一个调压气囊层,所述调压气囊层尺寸与所述框体的框内截面尺寸一致,在充气状态下下表面紧密贴合布面层,而在非充气状态下下表面与布面层留有3~5mm的间隙;而所述模压板与所述框体为可分离结构,其上部连接压力单元,并通过压力单元作用对调压气囊层表面施加外力。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布面层优选为1~2层粗布或者2~3层棉布通过层压成型方式或者缝连成型方式制成。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布面层在外缘通过压边条固定在框体结构下表面上或者通过防水粘结剂粘连在框体结构下表面上。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成型模具的盲槽内侧成型有防粘涂层,以方便进行豆腐脱模。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压力单元为气缸、配重块、步进电机中的一种。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框体的内侧四个边角位置成型有挡条或者挡片,以保证框体在压力单元作用下与模压板同步下压。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框体的宽度不大于3cm,且在下表面成型有凹凸纹路以方便脱模。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成型模具的底面以及围边为可分离结构,通过底边与围边的分离可实现成型模具中豆腐的脱模。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模压板以及框体下压来对成型模具中的豆腐坯料进行重力挤压,其挤压过程中通过向调压气囊层中充气并配合压力单元来进行模压面的硬度以及模压压力的大小调节;模压完成后可通过释放调压气囊层来进行快速分离和脱模,整个过程不会产生直接的人体接触,不会造成度豆腐制品的污染,保证了制作环境的干净卫生,因而更适合于满足工厂化的批量化生产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2、伸缩杆;3、框体;4、模压板;5、调压气囊层;6、布面层;7、衬板;8、气缸;9、豆腐;10、成型模具;11、气压调压器;12、气压表;13、三角挡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的一种豆腐模压成型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豆腐模压成型装置包括成型模具10以及压制模具,其中,成型模具10剖面为U型,其U型的盲槽空间为豆腐9的成型空间,而为了方便脱模,该U型的盲槽空间对应的侧壁以及底面上成型有防粘涂层,整个成型模具10成型在底座1上,成型模具10的底面以及围边为可分离结构,通过底边与围边的分离可实现成型模具10中豆腐9的脱模。而压制模具包括框体3以及模压板4,其中,框体3的四条边宽度均为2.6cm,且在下表面成型有凹凸纹路以方便脱模,而在框体3的四条边上均设置有气动的伸缩杆2,四边的伸缩杆2联动以对框体3进行提升。而在框体3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一层布面层6,布面层6为2~3层棉布通过缝连成型方式制成,布面层6在外缘通过压边条固定在框体3的下表面,而在布面层6上部则成型有一个调压气囊层5,该调压气囊层5通过气压调节器11进行充放气操作,并能通过设置于气压调节器11上的气压表12进行实时气压的观察。调压气囊层5上设置有加厚的层压面,该层压面为模压板4施加压力的区域,模压板4上部通过衬板7连接气缸8,并能通过气缸8带动而嵌入框体3内,而在框体2内侧的对应调压气囊层5的四个边角位置成型后四个三角挡片11,模压板4受到气缸8压力后下压调压气囊层5,并通过调压气囊层5带动三角挡片11,进而带动框体3一同施加压力于豆腐9的表面。设备工作时,先设定一个大于标准气压值的气压值来通过气压调压器11对调压气囊层5进行充气,充气完成后,控制气缸8带动模压板4下压,并施力于豆腐9表面,固定气缸8位置,随着豆腐9中水分渗出,调压气囊层5的数值会逐渐减少,此时通过气压调压器11来对调压气囊层5进行动态补偿,以保证豆腐9的模压压力,而在此过程中,布面层6与调压气囊层5进行配合的接触面则能有效保证模压面的硬度,进而在保证成品豆腐量产品质的稳定性的同时保证内部弹性和结构稳定性,便于工厂化批量作业过程中的品质把控。而豆腐9的模压操作完成后,通过调压气囊层5的泄压,会在调压气囊层5的下表面与布面层6的上表面之间留有3~5mm的间隙以方便对豆腐9进行脱模操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豆腐模压成型装置,包括成型模具以及压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中设置有用于豆腐整体成型的盲槽,而所述压制模具包括框体以及模压板,所述框体与所述盲槽的尺寸匹配并能配合模压板对所述压制模具中的盲槽内区域进行整体压装,所述框体下表面上设置有布面层,所述布面层为豆腐接触面层,其上成型有一个调压气囊层,所述调压气囊层尺寸与所述框体的框内截面尺寸一致,在充气状态下下表面紧密贴合布面层,而在非充气状态下下表面与布面层留有3~5mm的间隙;而所述模压板与所述框体为可分离结构,其上部连接压力单元,并通过压力单元作用对调压气囊层表面施加外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豆腐模压成型装置,包括成型模具以及压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中设置有用于豆腐整体成型的盲槽,而所述压制模具包括框体以及模压板,所述框体与所述盲槽的尺寸匹配并能配合模压板对所述压制模具中的盲槽内区域进行整体压装,所述框体下表面上设置有布面层,所述布面层为豆腐接触面层,其上成型有一个调压气囊层,所述调压气囊层尺寸与所述框体的框内截面尺寸一致,在充气状态下下表面紧密贴合布面层,而在非充气状态下下表面与布面层留有3~5mm的间隙;而所述模压板与所述框体为可分离结构,其上部连接压力单元,并通过压力单元作用对调压气囊层表面施加外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腐模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面层为1~2层粗布或者2~3层棉布通过层压成型方式或者缝连成型方式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东锋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湘东情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