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对接的通风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26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对接的通风管道,包括通风管一,所述通风管一的右侧设置有通风管二,所述通风管二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套接在通风管一的表面,所述通风管二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传动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导向套通过限位机构通风管一进行导向和限位,再由传动机构通过螺套带动拉杆向右移动,最后由拉杆通过固定机构对通风管一和通风管二进行压紧固定,从而具备了便于对接通风管,安装效率较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通风管道的通风管在连接时是通过法兰和多个螺栓进行连接,不具备一定的导向机构,同时螺栓在安装时需要用到两个工具对螺母和螺栓进行夹持安装,安装效率较低的问题。

A kind of ventilation pipe convenient for butt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对接的通风管道
本技术涉及通风管道
,具体为一种便于对接的通风管道。
技术介绍
通风管道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通风与空调工程用金属或复合管道,是为了使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的一种市政基础设施,通风管道按材质分:一般有:钢板风管、镀锌板风管、不锈钢通风管、玻璃钢通风管、塑料通风管、复合材料通风管、彩钢夹心保温板通风管、双面铝箔保温通风管、单面彩钢保温风管、涂胶布通风管和矿用塑料通风管等。通风管道是由多个通风管连接组成的管道,但现有通风管道的通风管在连接时是通过法兰和多个螺栓进行连接,不具备一定的导向机构,同时螺栓在安装时需要用到两个工具对螺母和螺栓进行夹持安装,安装效率较低,不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对接的通风管道,具备了便于对接通风管,安装效率较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通风管道的通风管在连接时是通过法兰和多个螺栓进行连接,不具备一定的导向机构,同时螺栓在安装时需要用到两个工具对螺母和螺栓进行夹持安装,安装效率较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对接的通风管道,包括通风管一,所述通风管一的右侧设置有通风管二,所述通风管二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套接在通风管一的表面,所述通风管二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传动套,所述传动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螺套,所述传动套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开口,所述螺套的正面与背面均通过销轴铰接有位于传动套外侧的拉杆。优选的,所述通风管一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定位槽、定位口、定位杆和加强板,所述定位槽开设在通风管一的顶部和底部与通风管二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定位口开设在导向套的顶部与底部,所述拉杆的左端依次穿过定位口和定位槽并延伸至通风管一的外侧,所述定位杆固定连接在拉杆表面的左侧,所述加强板固定连接在拉杆正面与背面的左端,所述加强板的右侧固定连接在拉杆的表面。优选的,所述通风管一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凹形套,所述凹形套套接在拉杆的表面。优选的,所述通风管一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弹性卡扣、斜向口和密封圈,所述弹性卡扣固定连接在通风管一表面的右侧,所述斜向口开设在导向套内壁的四面,所述弹性卡扣远离通风管一的一端延伸至斜向口的内部,所述密封圈固定连接在通风管一的右侧。优选的,所述传动套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六角螺栓、弹性垫圈和通孔,所述六角螺栓设置在传动套的右侧,所述通孔开设在传动套的右侧,所述弹性垫圈套接在六角螺栓的表面,所述六角螺栓的左端穿过通孔并螺纹连接在螺套的内部。优选的,所述传动套内壁的形状与螺套表面的形状均为方形,所述螺套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套接在拉杆的表面,所述套筒的表面滑动连接在开口的内部。(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对接的通风管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便于对接的通风管道,由导向套通过限位机构对通风管一进行导向和限位,再由传动机构通过螺套带动拉杆向右移动,最后由拉杆通过固定机构对通风管一和通风管二进行压紧固定,从而具备了便于对接通风管,安装效率较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通风管道的通风管在连接时是通过法兰和多个螺栓进行连接,不具备一定的导向机构,同时螺栓在安装时需要用到两个工具对螺母和螺栓进行夹持安装,安装效率较低的问题,便于人们使用。2、该便于对接的通风管道,通过设置加强板,能够增加拉杆与定位杆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定位杆与拉杆的连接处出现损坏的现象,通过设置凹形套,能够对定位杆进行限位,避免了定位杆在使用时出现晃动的现象,提高了定位杆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斜向口,能够对弹性卡扣进行限位,同时便于使用者对弹性卡扣进行推动,避免了无法对通风管一进行拆卸的现象,通过设置弹性垫圈,能够通过弹力对六角螺栓进行推动,避免了六角螺栓在使用时出现松动的现象,提高了六角螺栓在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套筒,能够增加拉杆与螺套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螺套对拉杆的支撑强度,同时一定程度的提高了拉杆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传动套的俯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结构图。图中:1通风管一、2通风管二、3导向套、4传动套、5螺套、6开口、7拉杆、8固定机构、81定位槽、82定位口、83定位杆、84加强板、9凹形套、10限位机构、101弹性卡扣、102斜向口、103密封圈、11传动机构、111六角螺栓、112弹性垫圈、113通孔、12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便于对接的通风管道,包括通风管一1,通风管一1的右侧设置有通风管二2,通风管二2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套3,导向套3套接在通风管一1的表面,通风管一1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机构10,限位机构10包括弹性卡扣101、斜向口102和密封圈103,弹性卡扣101固定连接在通风管一1表面的右侧,斜向口102开设在导向套3内壁的四面,弹性卡扣101远离通风管一1的一端延伸至斜向口102的内部,密封圈103固定连接在通风管一1的右侧,通过设置斜向口102,能够对弹性卡扣101进行限位,同时便于使用者对弹性卡扣101进行推动,避免了无法对通风管一1进行拆卸的现象,通风管二2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传动套4,传动套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螺套5,传动套4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11,传动机构11包括六角螺栓111、弹性垫圈112和通孔113,六角螺栓111设置在传动套4的右侧,通孔113开设在传动套4的右侧,弹性垫圈112套接在六角螺栓111的表面,六角螺栓111的左端穿过通孔113并螺纹连接在螺套5的内部,通过设置弹性垫圈112,能够通过弹力对六角螺栓111进行推动,避免了六角螺栓111在使用时出现松动的现象,提高了六角螺栓111在使用时的稳定性,传动套4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开口6,螺套5的正面与背面均通过销轴铰接有位于传动套4外侧的拉杆7,通风管一1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固定机构8,固定机构8包括定位槽81、定位口82、定位杆83和加强板84,定位槽81开设在通风管一1的顶部和底部与通风管二2的顶部和底部,定位口82开设在导向套3的顶部与底部,拉杆7的左端依次穿过定位口82和定位槽81并延伸至通风管一1的外侧,定位杆83固定连接在拉杆7表面的左侧,加强板84固定连接在拉杆7正面与背面的左端,加强板84的右侧固定连接在拉杆7的表面,通过设置加强板84,能够增加拉杆7与定位杆83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定位杆83与拉杆7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对接的通风管道,包括通风管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一(1)的右侧设置有通风管二(2),所述通风管二(2)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套(3),所述导向套(3)套接在通风管一(1)的表面,所述通风管二(2)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传动套(4),所述传动套(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螺套(5),所述传动套(4)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开口(6),所述螺套(5)的正面与背面均通过销轴铰接有位于传动套(4)外侧的拉杆(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对接的通风管道,包括通风管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一(1)的右侧设置有通风管二(2),所述通风管二(2)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套(3),所述导向套(3)套接在通风管一(1)的表面,所述通风管二(2)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传动套(4),所述传动套(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螺套(5),所述传动套(4)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开口(6),所述螺套(5)的正面与背面均通过销轴铰接有位于传动套(4)外侧的拉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接的通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一(1)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固定机构(8),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定位槽(81)、定位口(82)、定位杆(83)和加强板(84),所述定位槽(81)开设在通风管一(1)的顶部和底部与通风管二(2)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定位口(82)开设在导向套(3)的顶部与底部,所述拉杆(7)的左端依次穿过定位口(82)和定位槽(81)并延伸至通风管一(1)的外侧,所述定位杆(83)固定连接在拉杆(7)表面的左侧,所述加强板(84)固定连接在拉杆(7)正面与背面的左端,所述加强板(84)的右侧固定连接在拉杆(7)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接的通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一(1)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凹形套(9),所述凹形套(9)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和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毅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