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式叶轮给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158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向锅炉输送煤粉的导流式叶轮给粉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叶轮壳、主轴、叶轮、上固定盘,主轴上方固定连接导流装置,导流装置是由与主轴同心相接的副轴和设于副轴上的导流桨组成。所述的导流桨为以副轴为轴的下推力螺旋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导流桨对粉仓内的煤粉起到搅拌和下推作用。形成强制性下推力使煤粉下流,改善了煤粉下落的均匀性。破坏了阻滞作用,保证了压力作用,实现了稳定的给粉。(*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储式制粉系统煤粉炉火力发电厂向锅炉输送煤粉的叶轮给粉机。参见由曾纬西主编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的《锅炉设备及运行》一书第74页。现有叶轮给粉机由主轴上的上、下叶轮和上、下叶轮的上、下固定盘组成,固定盘上有一个下粉孔,上固定盘下粉孔在右侧,则下固定盘下粉孔即在左侧,防止气流由下冲上至粉仓。现有叶轮给粉机的不足之处在于当转速不变时,给粉不稳定,即给粉量会发生变化。其原因如下第一是粉仓粉位高度变化造成给粉机煤粉压力变化造成下粉量变化;第二是由于给粉机上方是截面急剧收缩的小粉斗,小粉斗截面的收缩造成煤粉下流阻滞作用很强,当煤粉的阻滞系数变化时,阻滞作用也发生变化,造成下粉量变化。以上可以分别称为压力作用和阻滞作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流式叶轮给粉机,利用给粉机的旋转运动实现对煤粉的疏导和控制,更好地保证压力作用,消除阻滞作用,实现稳定给粉。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导流式叶轮给粉机,包括叶轮壳(1)、主轴(4)、叶轮(2)和上固定盘(3),主轴(4)上方固定连接导流装置,导流装置是由与主轴(4)同心相接的副轴(5)和设于副轴(5)上的导流浆(6)组成。所述的导流浆(6)为以副轴(5)为轴的下推力螺旋浆。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增加了导流浆,在一定程度上对煤粉起到搅拌和下推作用,破坏了阻滞作用,保证了压力作用。因此本技术可以实现叶轮的煤粉充填率提高,实现了稳定的给粉。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实施例。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导流式叶轮给粉机,包括叶轮壳1、主轴4、叶轮2、上固定盘3、刮刀10和落粉管9,主轴4上部为一四方轴,副轴5下部为四方孔,与主轴4上部四方轴配接并通过销钉固定,将转动传给副轴5。导流浆6固定在副轴5上,导流浆6由半径为240mm的双浆构成,为下推力螺旋浆,副轴5长度为800~1000mm,可在其不同高度上固定1~3个导流浆6,以充分实现导流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导流式叶轮给粉机,包括叶轮壳(1)、主轴(4)、叶轮(2)和上固定盘(3),其特征在于主轴(4)上方固定连接导流装置,导流装置是由与主轴(4)同心相接的副轴(5)和设于副轴(5)上的导流浆(6)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式叶轮给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浆(6)为以副轴(5)为轴的下推力螺旋浆。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向锅炉输送煤粉的导流式叶轮给粉机,本技术包括叶轮壳、主轴、叶轮、上固定盘,主轴上方固定连接导流装置,导流装置是由与主轴同心相接的副轴和设于副轴上的导流桨组成。所述的导流桨为以副轴为轴的下推力螺旋桨。本技术导流桨对粉仓内的煤粉起到搅拌和下推作用。形成强制性下推力使煤粉下流,改善了煤粉下落的均匀性。破坏了阻滞作用,保证了压力作用,实现了稳定的给粉。文档编号F23K3/00GK2370293SQ99234590公开日2000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王砧 申请人:陕西天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流式叶轮给粉机,包括叶轮壳(1)、主轴(4)、叶轮(2)和上固定盘(3),其特征在于:主轴(4)上方固定连接导流装置,导流装置是由与主轴(4)同心相接的副轴(5)和设于副轴(5)上的导流浆(6)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砧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天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