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砂长柱塞抽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9993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砂长柱塞抽油泵。其技术方案为:一种防砂长柱塞抽油泵,包括外管机构,外管机构内连接有泵筒机构,外管机构与泵筒机构之间设置有沉砂腔,泵筒机构内套设有柱塞机构,外管机构的一端连接有进油阀,泵筒机构的侧壁上开设有过流孔,泵筒机构内安装有导砂网,导砂网将泵筒机构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柱塞腔和过流腔,进油阀、过流腔、过流孔、沉砂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提高防砂效果的长柱塞抽油泵,避免了柱塞机构与泵筒机构之间产生过大磨损的问题。

A sand control long plunger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砂长柱塞抽油泵
本技术属于长柱塞抽油泵
,具体涉及一种防砂长柱塞抽油泵。
技术介绍
抽油泵是指由抽油机带动把井内原油举升到地面的井下装置。普通抽油泵主要由泵筒、吸入阀、活塞、排除阀四大部分组成。按照抽油泵在井下的固定方式,可分为管式泵和杆式泵。长柱塞抽油泵的抽油过程中,井内液体通过桥式进油阀总成的侧向进油孔进入泵内,由柱塞排至泵上。由于长柱塞抽油泵的上游动阀罩始终暴露在泵筒之外,因此出油过流断面不受泵筒内径的限制,故出油阻力较常规泵小。柱塞下行阻力也较小,泵效较高,因此也适用于抽稠油。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439422.9的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长柱塞防砂卡抽油泵,长柱塞总成的上端安装有出油阀,长柱塞总成的外部设置有泵筒总成,泵筒总成的外部设置有沉沙外管;长柱塞总成下端安装有泄油器,泄油器内部设置有游动阀,泄油器下端安装有固定阀总成。适用于含砂量小于0.8%的油井中,主要用于出砂量较大的油井中采油作业,采用防砂效果较为理想的泵筒总成和长柱塞总成结构,同时增加了沉砂外管,使抽油泵在抽汲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将原油携带的部分砂粒阻挡在泵筒总成之外,同时由于砂粒重力的作用,使砂粒沉降在泵筒总成与陈述外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内,避免了泵筒总成与长柱塞总成的磨损、砂卡、砂堵等现象,提高了抽油泵的使用寿命。但是,上述抽油泵在抽油的过程中,砂粒要经过长柱塞过后才能沉降到泵筒总成与沉沙外管之间的间隙。砂粒还是会对长柱塞和泵筒总成造成磨损,防砂效果较差。携带砂粒的油液经上游动阀流出后,砂粒不易进入泵筒总成与沉沙外管之间的间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防砂效果的长柱塞抽油泵,避免了柱塞机构与泵筒机构之间产生过大磨损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砂长柱塞抽油泵,包括外管机构,外管机构内连接有泵筒机构,外管机构与泵筒机构之间设置有沉砂腔,泵筒机构内套设有柱塞机构,外管机构的一端连接有进油阀,泵筒机构的侧壁上开设有过流孔,泵筒机构内安装有导砂网,导砂网将泵筒机构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柱塞腔和过流腔,进油阀、过流腔、过流孔、沉砂腔连通。优选地,所述导砂网的形状为弧形,导砂网的一端与过流孔远离进油阀一侧的内壁平齐。优选地,往靠近沉砂腔的方向上,过流孔靠近进油阀一侧的内壁向下倾斜。优选地,所述泵筒机构的上、下两端与外管机构之间均安装有密封圈。优选地,所述进油阀包括进油阀体,进油阀体的一端与外管机构连接,进油阀体的另一端连接有进油阀座,进油阀体内设置有进油阀腔,进油阀腔内还设置有进油阀球,进油阀腔靠近外管机构的一端设置有进油孔。优选地,所述柱塞机构包括柱塞管,柱塞管的上端连接有上游动阀,柱塞管的下端连接有下游动阀,柱塞管、上游动阀、下游动阀均套设于泵筒机构内。优选地,所述上游动阀包括上游动阀体,上游动阀体内设置有上游动阀腔,上游动阀腔内设置有上游动阀球,上游动阀体的一端连接有上游动阀座接头,上游动阀座接头的另一端与柱塞管连接,上游动阀腔远离上游动阀座接头的一端设置有上游动油孔。优选地,所述下游动阀包括下游动阀体,下游动阀体的一端与柱塞管连接,下游动阀体的另一端连接有下游动阀座接头,下游动阀体内设置有下游动阀腔,下游动阀腔内设置有下游动阀球,下游动阀腔远离下游动阀座接头的一端设置有下游动油孔。优选地,所述外管机构包括上接头,上接头的一端连接有过桥外管,过桥外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下接头,泵筒机构位于过桥外管内;所述泵筒机构包括下泵管,下泵管靠近进油阀的一端与外管机构连接,下泵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泵筒,泵筒上的另一端游离,下泵管和泵筒均套设于外管机构内;所述过流孔设置于下泵管上,导砂网安装于下泵管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柱塞机构上行的过程中,进油阀打开,井内的液体从进油阀进入过流腔内。液体中的砂粒被导砂网阻挡,砂粒沿导砂网从过流孔进入沉砂腔内。因此,砂粒始终不会进入柱塞机构与泵筒机构的接触面,避免柱塞机构和泵筒机构之间被砂粒磨损、砂卡、砂堵的情况。砂粒能被导砂网准确地导入沉砂腔内,保证砂粒能被准确收集,提高了砂粒收集效果。2.导砂网的形状为弧形,则砂粒在液体的冲击下能更加顺利地导入过流孔,进一步提高了砂粒的收集效果,避免了砂粒堵塞导砂网的情况。3.往靠近沉砂腔的方向上,过流孔靠近进油阀一侧的内壁向下倾斜,则沉砂腔内的砂粒在沉降的过程中落到过流孔的内壁后能顺利滑落到沉砂腔底部,避免砂粒重新落入泵筒机构内的情况。4.密封圈能将沉砂腔的上下两端进行密封,保证砂粒不从沉砂腔的上、下两端流出,则砂粒不会沉入柱塞机构与泵筒机构接触区域。5.柱塞管上行时,柱塞机构下端的泵腔空间增大,压力降低,进油阀在泵内外压差作用下打开,井内液体通过进油阀进入到泵筒机构内。柱塞管下行时,进油阀在自重作用下关闭。因此,进油阀可顺利将井内的液体抽上来。6.柱塞管连接有上游动阀和下游动阀,则柱塞管上行时,柱塞管上的上游动阀和下游动阀在重力的作用下关闭,柱塞机构内的液体被提升至地面。同时,柱塞机构下端的泵腔空间增大,压力降低,进油阀在泵内外压差作用下打开,井内液体通过进油阀进入到泵筒机构内。柱塞管下行时,进油阀在自重作用下关闭,柱塞机构下端的泵腔空间减小,压力升高,上游动阀和下游动阀被打开,泵筒机构内的液体被抽出。因此,上游动阀和下游动阀的设置,方便了液体从井内抽出。7.柱塞管上行时,柱塞管上的上游动阀在重力的作用下关闭,柱塞机构内的液体被提升至地面。柱塞管下行时,柱塞机构下端的泵腔空间减小,压力升高,上游动阀被打开,泵筒机构内的液体被抽出。因此,上游动阀能方便液体抽出。8.柱塞管上行时,柱塞管上的下游动阀在重力的作用下关闭,柱塞机构内的液体被提升至地面。柱塞管下行时,柱塞机构下端的泵腔空间减小,压力升高,下游动阀被打开,泵筒机构内的液体被抽出。因此,下游动阀能方便液体抽出。9.上接头和下接头方便本技术与外部接头进行连接,保证本技术能用于石油采油。柱塞机构做上下往复运动时,泵筒始终与柱塞机构接触,使得垢离子不容易在泵筒和柱塞机构表面沉积形成垢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不限于此描述,为了更好的便于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附加优点、目的,以及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部分地加以阐述,且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下文后部分地变得明显,或者可以根据本技术的实践而获知。本技术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书面说明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实现到并获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能够用本技术实现的目的和优点不限于以上具体所述,并且根据以下详细说明将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能够实现的上述和其他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砂长柱塞抽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机构(1),外管机构(1)内连接有泵筒机构(2),外管机构(1)与泵筒机构(2)之间设置有沉砂腔(21),泵筒机构(2)内套设有柱塞机构(3),外管机构(1)的一端连接有进油阀(4),泵筒机构(2)的侧壁上开设有过流孔(22),泵筒机构(2)内安装有导砂网(23),导砂网(23)将泵筒机构(2)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柱塞腔(24)和过流腔(25),进油阀(4)、过流腔(25)、过流孔(22)、沉砂腔(21)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砂长柱塞抽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机构(1),外管机构(1)内连接有泵筒机构(2),外管机构(1)与泵筒机构(2)之间设置有沉砂腔(21),泵筒机构(2)内套设有柱塞机构(3),外管机构(1)的一端连接有进油阀(4),泵筒机构(2)的侧壁上开设有过流孔(22),泵筒机构(2)内安装有导砂网(23),导砂网(23)将泵筒机构(2)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柱塞腔(24)和过流腔(25),进油阀(4)、过流腔(25)、过流孔(22)、沉砂腔(2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砂长柱塞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砂网(23)的形状为弧形,导砂网(23)的一端与过流孔(22)远离进油阀(4)一侧的内壁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砂长柱塞抽油泵,其特征在于:往靠近沉砂腔(21)的方向上,过流孔(22)靠近进油阀(4)一侧的内壁向下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砂长柱塞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筒机构(2)的上、下两端与外管机构(1)之间均安装有密封圈(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砂长柱塞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阀(4)包括进油阀体(41),进油阀体(41)的一端与外管机构(1)连接,进油阀体(41)的另一端连接有进油阀座(42),进油阀体(41)内设置有进油阀腔(43),进油阀腔(43)内还设置有进油阀球(44),进油阀腔(43)靠近外管机构(1)的一端设置有进油孔(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砂长柱塞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机构(3)包括柱塞管(31),柱塞管(31)的上端连接有上游动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锐嘉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