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辅助密封的封隔器,包括管柱、活塞柱、球座、滑套、锁紧器、锁环、座封剪钉、解封剪钉、密封件、卡瓦、套管和底壳所述滑套底部外表面设置有辅助密封装置,所述辅助密封装置包括承接壳,所述承接壳包括外壳、承接槽、顶针和内螺纹;所述顶针上设置有通道,在顶针插过密封膜后,所述通道将密封膜分隔出的上下两侧腔体连通;所述承接槽的槽壁上开设有泄压孔。通过在顶针上设置有通道,在顶针插过密封膜后,通道将密封膜分隔出的上下两侧腔体连通;再加上承接槽的槽壁上开设有泄压孔泄去承接槽的气压,使得膨胀的丙烯酸酯材料通过通道被挤压至承接槽内,实现辅助密封装置的缩回,如此才能取出分割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辅助密封的封隔器
本技术属于封隔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辅助密封的封隔器。
技术介绍
封隔器是指具有弹性密封元件,并借此封隔各种尺寸管柱与井眼之间以及管柱之间环形空间,并隔绝产层,以控制产(注)液,保护套管的井下工具,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为了解决层间矛盾,需要进行分层注水,封隔器使封层注水过程的必要工具,封隔器没有设置辅助密封装置,在漏油时不能进行密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实用型油井用封隔器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无法在漏油时进行辅助密封,导致封隔器失去作用。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结构包括管柱、活塞柱、球座、滑套、锁紧器、锁环、座封剪钉、解封剪钉、密封件、卡瓦、套管、底壳和辅助密封装置,管柱底部设置有活塞柱,活塞柱内部底端设置有球座,为解决无法在漏油时进行辅助密封,导致封隔器失去作用的问题,通过在滑套底部外表面设置了辅助密封装置,当漏油时,油从壳体外表面设置的圆形小孔导入壳体内,由丙烯酸酯材料进行吸收膨胀,撑开弹性套与油井内壁贴紧进行密封,当需要取出时,通过移动滑套带动外壳向上移动,使顶针扎破密封膜,让膨胀的丙烯酸酯材料导入承接槽内,使弹性套复原,方便取出,达到辅助密封的效果;首先,在传统顶针扎破密封膜时,密封膜一般是硅胶等弹性材质,顶针扎破后堵在密封膜的破口处,在密封膜的弹性作用下其破口处仍然被堵住无法排出膨胀的丙烯酸酯材料;其次,由于承接槽空间狭小,其中的气压变化小,不足以在此空间内压缩空气将膨胀的丙烯酸酯材料排到这里,如此可见,目前的技术方案在实施时存在很多的缺陷。无法达到其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辅助密封的封隔器,解决了无法在漏油时进行辅助密封,导致封隔器失去作用问题,从而达到良好的辅助密封效果。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辅助密封的封隔器,包括管柱、活塞柱、球座、滑套、锁紧器、锁环、座封剪钉、解封剪钉、密封件、卡瓦、套管和底壳,所述管柱底部设置有活塞柱,所述活塞柱内部底端设置有球座,所述管柱底部通过活塞柱与滑套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滑套内部设置有锁紧器,所述锁紧器顶部与锁环活动连接,所述滑套右端顶部和中部分别设置有座封剪钉和解封剪钉,所述滑套底部与密封件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件底部与卡瓦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卡瓦底部与套管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套管设置于底壳内部;所述滑套底部外表面设置有辅助密封装置,所述辅助密封装置包括固定环、弹簧、滑件、壳体、弹性套、连接头、丙烯酸酯材料、密封膜和承接壳组成,所述承接壳包括外壳、承接槽、顶针和内螺纹;所述顶针上设置有通道,在顶针插过密封膜后,所述通道将密封膜分隔出的上下两侧腔体连通;所述承接槽的槽壁上开设有泄压孔。通过在滑套底部外表面设置了辅助密封装置,当漏油时,油从壳体外表面设置的圆形小孔导入壳体内,由丙烯酸酯材料进行吸收膨胀,撑开弹性套与油井内壁贴紧进行密封,达到辅助密封的效果;当需要取出时,通过移动滑套带动外壳向上移动,使顶针扎破密封膜,让膨胀的丙烯酸酯材料导入承接槽内,使弹性套复原,方便取出,通过在顶针上设置有通道,在顶针插过密封膜后,通道将密封膜分隔出的上下两侧腔体连通;再加上承接槽的槽壁上开设有泄压孔泄去承接槽的气压,使得膨胀的丙烯酸酯材料通过通道被挤压至承接槽内,另外,如承接槽容纳体积不够,膨胀的丙烯酸酯材料还可通过泄压口排出,实现辅助密封装置的缩回,如此才能取出封隔器。进一步的,通道为设置在顶针内部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上部通孔为直的,通孔的下部为弧形,所述通孔上部通孔的轴线与顶针的轴线平行,且所述顶针的轴线在通孔上部通孔外部。进一步的,通孔设置有三个,且三个通孔沿顶针的轴线中心对称。进一步的,密封膜的上表面距离顶针顶部的距离小于连接头在承接槽内的移动距离。保证顶针可以刺穿密封膜。进一步的,泄压孔设置在承接槽内环的槽壁上。通过泄压孔设置在承接槽内环的槽壁上,方便泄压,通过多余的膨胀的丙烯酸酯材料通过泄压口排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回收封隔器将其丙烯酸酯材料一起回收。进一步的,顶针共设置有多根,多根顶针沿承接壳中轴线中心对称。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滑套底部外表面设置了辅助密封装置,当漏油时,油从壳体外表面设置的圆形小孔导入壳体内,由丙烯酸酯材料进行吸收膨胀,撑开弹性套与油井内壁贴紧进行密封,达到辅助密封的效果;当需要取出时,通过移动滑套带动外壳向上移动,使顶针扎破密封膜,让膨胀的丙烯酸酯材料导入承接槽内,使弹性套复原,方便取出,通过在顶针上设置有通道,在顶针插过密封膜后,通道将密封膜分隔出的上下两侧腔体连通;再加上承接槽的槽壁上开设有泄压孔泄去承接槽的气压,使得膨胀的丙烯酸酯材料通过通道被挤压至承接槽内,另外,如承接槽容纳体积不够,膨胀的丙烯酸酯材料还可通过泄压口排出,实现辅助密封装置的缩回,如此才能取出封隔器;2、本技术通过泄压孔设置在承接槽内环的槽壁上,方便泄压,通过多余的膨胀的丙烯酸酯材料通过泄压口排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回收封隔器将其丙烯酸酯材料一起回收。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辅助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的承接壳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顶针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顶针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管柱、2-活塞柱、3-球座、4-滑套、5-锁紧器、6-锁环、7-座封剪钉、8-解封剪钉、9-密封件、10-卡瓦、11-套管、12-底壳、13-辅助密封装置、131-固定环、132-弹簧、133-滑件、134-壳体、135-弹性套、136-连接头、137-丙烯酸酯材料、138-密封膜、139-承接壳、1391-外壳、1392-承接槽、1393-顶针、1394-内螺纹、1395-泄压孔、1396-通孔、1397-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应当理解,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种单元,这些单元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单元和另一个单元。例如可以将第一单元称作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可以将第二单元称作第一单元,同时不脱离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的范围。应当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辅助密封的封隔器,包括管柱(1)、活塞柱(2)、球座(3)、滑套(4)、锁紧器(5)、锁环(6)、座封剪钉(7)、解封剪钉(8)、密封件(9)、卡瓦(10)、套管(11)和底壳(12),所述管柱(1)底部设置有活塞柱(2),所述活塞柱(2)内部底端设置有球座(3),所述管柱(1)底部通过活塞柱(2)与滑套(4)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滑套(4)内部设置有锁紧器(5),所述锁紧器(5)顶部与锁环(6)活动连接,所述滑套(4)右端顶部和中部分别设置有座封剪钉(7)和解封剪钉(8),所述滑套(4)底部与密封件(9)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件(9)底部与卡瓦(10)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卡瓦(10)底部与套管(11)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套管(11)设置于底壳(12)内部;所述滑套(4)底部外表面设置有辅助密封装置(13),所述辅助密封装置(13)包括固定环(131)、弹簧(132)、滑件(133)、壳体(134)、弹性套(135)、连接头(136)、丙烯酸酯材料(137)、密封膜(138)和承接壳(139)组成,所述承接壳(139)包括外壳(1391)、承接槽(1392)、顶针(1393)和内螺纹(1394);所述外壳(1391)顶部内侧设置有承接槽(1392),所述承接槽(1392)底部设置有顶针(1393),所述承接槽(1392)顶部外边缘设置有内螺纹(1394),所述承接槽(1392)顶部通过内螺纹(1394)与连接头(136)底部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1393)上设置有通道,在顶针(1393)插过密封膜(138)后,所述通道将密封膜(138)分隔出的上下两侧腔体连通;所述承接槽(1392)的槽壁上开设有泄压孔(139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辅助密封的封隔器,包括管柱(1)、活塞柱(2)、球座(3)、滑套(4)、锁紧器(5)、锁环(6)、座封剪钉(7)、解封剪钉(8)、密封件(9)、卡瓦(10)、套管(11)和底壳(12),所述管柱(1)底部设置有活塞柱(2),所述活塞柱(2)内部底端设置有球座(3),所述管柱(1)底部通过活塞柱(2)与滑套(4)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滑套(4)内部设置有锁紧器(5),所述锁紧器(5)顶部与锁环(6)活动连接,所述滑套(4)右端顶部和中部分别设置有座封剪钉(7)和解封剪钉(8),所述滑套(4)底部与密封件(9)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件(9)底部与卡瓦(10)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卡瓦(10)底部与套管(11)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套管(11)设置于底壳(12)内部;所述滑套(4)底部外表面设置有辅助密封装置(13),所述辅助密封装置(13)包括固定环(131)、弹簧(132)、滑件(133)、壳体(134)、弹性套(135)、连接头(136)、丙烯酸酯材料(137)、密封膜(138)和承接壳(139)组成,所述承接壳(139)包括外壳(1391)、承接槽(1392)、顶针(1393)和内螺纹(1394);所述外壳(1391)顶部内侧设置有承接槽(1392),所述承接槽(1392)底部设置有顶针(1393),所述承接槽(1392)顶部外边缘设置有内螺纹(1394),所述承接槽(1392)顶部通过内螺纹(1394)与连接头(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锐嘉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