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连拱矩形隧道分拱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9925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连拱矩形隧道分拱施工方法,包括将多连拱隧道按照机动车隧道和非机动车隧道分拱等步骤。具有土方开挖量少,土方回填数量少,回填压实度易控制,一次性浇筑混凝土体量变小,减少冷缝,避免隧道漏水的优点。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multi arch rectangular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连拱矩形隧道分拱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连拱矩形隧道分拱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快速路网的不断更新,城市下穿多连拱隧道、地铁多连拱U型槽、城市综合管廊施工等地下建筑正蓬勃发展,建立地下隧道正在成为城市道路建设的主旋律。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城市下穿多连拱隧道开始使用,跨度也越来越大。由于多连拱隧道施工工序多,并且大多是在市区内施工,因此对施工工期要求也越来越紧。传统的多连拱施工都是整体底板施工完毕后,再整体施工侧墙和顶板,完成隧道的封闭,这样的施工方式施工周期较长。与此同时,在两侧带有非机动车遂道的多连拱隧道,传统的施工方法在底板有高程差异的时候,在错台处为填补土方开挖的缝隙往往需要浇筑更多的水泥,造成施工成本的上升。因此,为了缩短施工周期必须解决大跨度多连拱隧道施工问题。并且,传统施工工法单次混凝土浇筑量大,浇筑时间在8~12个小时不等,在城市中由于交通问题,水泥罐车前后间隔时间也较长,往往之前的水泥已经开始初凝后面的水泥罐车才到,这样的浇筑容易出现冷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连拱矩形隧道分拱施工方法。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多连拱矩形隧道分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多连拱隧道按照机动车隧道、非机动车隧道分拱;步骤二:施工支护桩和止水帷幕;步骤三:基坑开挖,先开挖至非机动车隧道的底板高层下20cm;步骤四:保留非机动车隧道分拱原状土,继续机动车隧道部分的基坑至底板高层下20cm,在机动车隧道和非机动车隧道分拱原状土之间预留开挖肥槽,在原状土侧面放坡并施工土钉;步骤五:铺设水泥垫层;步骤六:施工机动车隧道底板钢筋和模板,并完成混凝土浇筑;步骤七:搭设支架施工机动车隧道顶板,同时在机动车隧道侧面施工非机动车隧道的底板、顶板混凝土悬挑,在悬挑中预留止水钢板;步骤八:机动车隧道侧墙与非机动车隧道分拱原状土之间的开挖肥槽回填、夯实;步骤九:施工非机动车隧道。进一步的,步骤七中,悬挑预留长度约50~80cm。进一步的,步骤四中,开挖肥槽底部宽度80cm。进一步的,步骤八中,夯实的压实度95%。进一步的,步骤四中,原状土侧面放坡比1:0.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先施工主隧道,土方开挖量变少,少扰动原状土,便于充分发挥原状土的自承能力。2.土方回填数量少,回填压实度易控制,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3.一次性浇筑混凝土体量变小,减少冷缝,避免隧道漏水。4.先贯通主隧道,具备施工车辆通行条件或缓解交通压力,节约施工成本。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开挖肥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工艺顺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应该清楚,本专利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专利技术构思的专利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多连拱隧道按照机动车隧道1、非机动车隧道2分拱;步骤二:施工支护桩和止水帷幕;步骤三:基坑开挖,先开挖至非机动车隧道2的底板高层下20cm;步骤四:保留非机动车隧道1分拱原状土,继续机动车隧道1部分的基坑至底板高层下20cm,在机动车隧道1和非机动车隧道1分拱原状土之间预留开挖肥槽5,在原状土侧面放坡并施工土钉4;步骤五:铺设水泥垫层3;步骤六:施工机动车隧道1底板钢筋和模板,并完成混凝土浇筑;步骤七:搭设支架施工机动车隧道1顶板,同时在机动车隧道1侧面施工非机动车隧道2的底板、顶板50cm长混凝土悬挑6,在悬挑6中预留止水钢板7;步骤八:机动车隧道1侧墙与非机动车隧道2分拱原状土之间的开挖肥槽5回填、夯实;步骤九:施工非机动车隧道。如图3所示,在本施工工法中,一个施工段涉及到3三次混凝土的浇筑,依次分别是机动车隧道1底板、机动车隧道1顶板和非机动车隧道1,在保障施工一体性的情况下,一次性浇筑混凝土体量变小,避免了大方量长时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冷缝的产生,避免隧道漏水。在开挖过程中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对原状土的扰动,便于充分发挥原状土的自承能力,保证主体结构的后期使用寿命。同时在本施工工法中,机动车隧道1最先贯通,具备施工车辆通行条件。避免了传统施工工法中需要等待所有隧道全体贯通才能缓解交通压力的弊端,从而缓解了隧道施工中的交通压力,节约施工成本。实施例2步骤一:将多连拱隧道按照机动车隧道1、非机动车隧道2分拱;步骤二:施工支护桩和止水帷幕;步骤三:基坑开挖,先开挖至非机动车隧道2的底板高层下20cm;步骤四:保留非机动车隧道1分拱原状土,继续机动车隧道1部分的基坑至底板高层下20cm,在机动车隧道1和非机动车隧道1分拱原状土之间预留开挖肥槽5,在原状土侧面放坡并施工土钉4;步骤五:铺设水泥垫层3;步骤六:施工机动车隧道1底板钢筋和模板,并完成混凝土浇筑;步骤七:搭设支架施工机动车隧道1顶板,同时在机动车隧道1侧面施工非机动车隧道2的底板、顶板80cm长混凝土悬挑6,在悬挑6中预留止水钢板7;步骤八:机动车隧道1侧墙与非机动车隧道2分拱原状土之间的开挖肥槽5回填、夯实;步骤九:施工非机动车隧道。实施例3在本实施例中,步骤四中原状土侧面放坡比1:0.5。边开挖机动车隧道1部分的基坑边放坡。土钉4按规范施工。实施例4在本实施例中,步骤四中开挖肥槽5底部宽度80cm,即非机动车隧道2分拱原状土放坡底部与机动车隧道1侧墙之间的间距为80cm。实施例5在本实施例中,步骤八中采用打夯机进行夯实操作,夯实的压实度95%。在本施工工法中,主体下方的土方回填仅限于开挖肥槽5,整体回填数量数量少,回填压实度易控制,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实施例6在本实施例中,机动车隧道1底板和顶板的结合处设有止水钢板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连拱矩形隧道分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将多连拱隧道按照机动车隧道(1)、非机动车隧道(2)分拱;/n步骤二:施工支护桩和止水帷幕;/n步骤三:基坑开挖,先开挖至非机动车隧道(2)的底板高层下20cm;/n步骤四:保留非机动车隧道(1)分拱原状土,继续机动车隧道(1)部分的基坑至底板高层下20cm,在机动车隧道(1)和非机动车隧道(1)分拱原状土之间预留开挖肥槽(5),在原状土侧面放坡并施工土钉(4);/n步骤五:铺设水泥垫层(3);/n步骤六:施工机动车隧道(1)底板钢筋和模板,并完成混凝土浇筑;/n步骤七:搭设支架施工机动车隧道(1)顶板,同时在机动车隧道(1)侧面施工非机动车隧道(2)的底板、顶板混凝土悬挑(6),在悬挑(6)中预留止水钢板(7);/n步骤八:机动车隧道(1)侧墙与非机动车隧道(2)分拱原状土之间的开挖肥槽(5)回填、夯实;/n步骤九:施工非机动车隧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连拱矩形隧道分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多连拱隧道按照机动车隧道(1)、非机动车隧道(2)分拱;
步骤二:施工支护桩和止水帷幕;
步骤三:基坑开挖,先开挖至非机动车隧道(2)的底板高层下20cm;
步骤四:保留非机动车隧道(1)分拱原状土,继续机动车隧道(1)部分的基坑至底板高层下20cm,在机动车隧道(1)和非机动车隧道(1)分拱原状土之间预留开挖肥槽(5),在原状土侧面放坡并施工土钉(4);
步骤五:铺设水泥垫层(3);
步骤六:施工机动车隧道(1)底板钢筋和模板,并完成混凝土浇筑;
步骤七:搭设支架施工机动车隧道(1)顶板,同时在机动车隧道(1)侧面施工非机动车隧道(2)的底板、顶板混凝土悬挑(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王强林峰李冲陈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设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