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廊转折结构及其组合曲线设计方法、综合管廊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管廊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管廊转折结构及其组合曲线设计方法、综合管廊。
技术介绍
管廊为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城市市政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其中缆线管廊特指只容纳电力和通信线缆的城市地下隧道空间。目前,凡是建设有管廊的区域,各类管线必须全部入廊,管线以外的区域不得新建管线,特别是对于城市中大量未落地的架空电缆,必须进行缆线落地和入廊,其中主要包括10kv电缆和110kv电缆。由于管廊造价及空间有限,加之电缆需求容量较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会尽量压缩内部空间,这就造成了城市地下管廊内部供工作人员检修或是危险状况下的疏散逃生的行动空间十分有限,不利于人员的工作和行动,同时也难以保证每条线缆所需检修及转弯空间。管廊内电力线缆采用双侧布置,加之舱室处于地下空间及较小的行动空间,极易使检修人员心里产生压抑,不利于长期工作状态的保持以及紧急情况下心理状态的保持。特别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廊转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转折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曲线转折段,所述曲线转折段具有内侧曲线廊道壁和外侧曲线廊道壁,所述内侧曲线廊道壁和所述外侧曲线廊道壁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廊道壁、第二廊道壁和第三廊道壁,其中:/n所述第一廊道壁具有圆曲线内凹表面,所述第二廊道壁具有直线表面,所述第三廊道壁具有圆曲线外凸表面,所述圆曲线内凹表面具有第一曲率半径,所述圆曲线外凸表面具有第二曲率半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转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转折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曲线转折段,所述曲线转折段具有内侧曲线廊道壁和外侧曲线廊道壁,所述内侧曲线廊道壁和所述外侧曲线廊道壁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廊道壁、第二廊道壁和第三廊道壁,其中:
所述第一廊道壁具有圆曲线内凹表面,所述第二廊道壁具有直线表面,所述第三廊道壁具有圆曲线外凸表面,所述圆曲线内凹表面具有第一曲率半径,所述圆曲线外凸表面具有第二曲率半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转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曲线廊道壁的第二廊道壁与所述外侧曲线廊道壁的第二廊道壁之间的宽度,小于所述内侧曲线廊道壁的第一廊道壁与所述外侧曲线廊道壁的第一廊道壁之间的宽度,且小于所述内侧曲线廊道壁的第三廊道壁与所述外侧曲线廊道壁的第三廊道壁之间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廊转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曲线廊道壁的第二廊道壁与所述外侧曲线廊道壁的第二廊道壁之间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转折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曲线转折段的内侧曲线廊道壁上铺设电缆的状态下,所述内侧曲线廊道壁的圆曲线内凹表面的第一曲率半径、以及所述内侧曲线廊道壁的圆曲线外凸表面的第二曲率半径,均为最小曲率半径与线缆转弯半径附加值之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转折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曲线转折段的外侧曲线廊道壁上铺设电缆的状态下,所述外侧曲线廊道壁的圆曲线内凹表面的第一曲率半径、以及所述外侧曲线廊道壁的圆曲线外凸表面的第二曲率半径,均为最小曲率半径与线缆转弯半径附加值之和。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管廊转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转弯半径附加值为kD,其中,D为所述电缆的直径,k为电缆常数。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管廊转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曲率半径根据人员的逃生速度和所述管廊转折结构内的通风形式确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转折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曲线转折段的第一端部为通风进风口的状态下,所述外侧曲线廊道壁的第一曲率半径大于所述内侧曲线廊道壁的第一曲率半径;或者,在所述曲线转折段的第二端部为通风进风口的状态下,所述外侧曲线廊道壁的第二曲率半径大于所述内侧曲线廊道壁的第二曲率半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转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转折段的高度为H,所述曲线转折段的宽度为B,则有:0.5<B/H<6.5。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转折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两相邻的所述曲线转折段通过间距段相连,所述间距段的长度为LS,所述间距段的宽度为DS,则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喆,姜占鹏,杨洋,崔海龙,王燕红,张琼,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