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接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9757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接料装置,包括接料斗和混凝土导管,接料斗与混凝土导管之间通过连接管相互连通,连接管固定在接料斗的下部,混凝土导管套设在连接管的下端,连接管上设置有多个挂钉,混凝土导管上开设有多个卡装槽,连接管的上端设置有开闭器,开闭器为沿连接管的径向设置的插板,连接管上端的管壁上开设有供开闭器插入的插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连接管的下部设置多个挂钉,并在混凝土导管的上部开设有多个与挂钉相配合的卡装槽,实现将混凝土导管与连接管的卡接为一体,便于安装和拆卸,通过在连接管的上端设置开闭器,能够对连接管内的混凝土的流量进行有效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柱或混凝土墙的成型质量。

A concrete receiv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接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接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较高的混凝土柱(包括型钢混凝土结构柱)或混凝土墙的混凝土灌注施工,由于浇筑高度较高,柱或墙下部混凝土易产生离析现象。为了防止混凝土离析现象的发生,在进行混凝土柱或混凝土墙的混凝土灌注施工过程中应加设串筒、溜管、溜槽等装置。串筒是建筑行业浇筑时常用的工具,但是对于高度在3m~7m的混凝土柱或混凝土墙的混凝土灌注施工来说,采用串筒大材小用,并且现有的串筒挂接较为不牢固,在浇筑的过程中容易掉节到柱内,有些串筒为了不掉节,采用螺丝连接,虽然比较牢固,但拆卸更麻烦,影响施工的正常进度;随着柱中混凝土的浇筑,当串筒要拆节时,需要通过塔吊等吊装设备配合将整个串筒提出柱顶,拆掉一节后,再重新放入柱中,操作非常麻烦;同时现有的串筒还存在价格昂贵、体量笨重等缺点,不能满足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接料装置,其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连接管的下部设置多个挂钉,并在混凝土导管的上部开设有多个与挂钉相配合的卡装槽,实现将混凝土导管与连接管的卡接为一体,便于安装和拆卸,通过在连接管的上端设置开闭器,能够对连接管内的混凝土的流量进行有效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柱或混凝土墙的成型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开口的接料斗和设置在接料斗下部的混凝土导管,所述接料斗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且其横截面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接料斗与混凝土导管之间通过连接管相互连通,所述连接管固定在接料斗的下部,所述连接管和混凝土导管均为圆管,所述混凝土导管套设在连接管的下端且其与连接管呈同轴布设,所述连接管下端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供混凝土导管固定的挂钉,多个所述挂钉沿连接管的圆周方向均匀布设,所述混凝土导管上端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挂钉相配合的卡装槽,所述卡装槽的数量与挂钉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连接管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控制连接管内部通道大小的开闭器,所述开闭器为沿连接管的径向设置的插板,所述连接管上端的管壁上开设有供开闭器插入的插孔。上述的一种混凝土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接料斗把手,所述连接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管把手。上述的一种混凝土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导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与连接管把手相互配合的栓钉。上述的一种混凝土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栓钉的数量与连接管把手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上述的一种混凝土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器为与连接管相互配合的圆板。上述的一种混凝土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器的一侧设置有推拉把手,所述推拉把手为与开闭器布设在同一平面上的矩形板,所述推拉把手的一侧开设有与开闭器相互配合的弧形凹槽。上述的一种混凝土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器与推拉把手一体成型且所述推拉把手的长度小于开闭器的直径。上述的一种混凝土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位于接料斗的正下方且其上端焊接在接料斗的底部,所述连接管的上端与接料斗的下部相互连通。上述的一种混凝土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装槽包括L形滑槽和卡槽,所述L形滑槽包括竖向滑槽和设置在竖向滑槽下端的横向滑槽,所述竖向滑槽与混凝土导管的上端相互贯通,所述横向滑槽的一端与竖向滑槽的下端连通,所述横向滑槽的另一端与卡槽的下端连通。上述的一种混凝土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导管为PE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接料斗的下部固定连接管,便于将混凝土导管和接料斗连接起来,安装混凝土导管时,只需将混凝土导管套设在连接管下部即可,能有效提高该装置的安装效率,缩短装置安装时间。2、本技术通过在连接管的下部设置多个挂钉,并在混凝土导管的上部开设有多个与挂钉相配合的卡装槽,实现将混凝土导管与连接管的卡接为一体,便于安装和拆卸。3、本技术通过在连接管的上端设置开闭器,能够通过控制开闭器的插入深度来对连接管内部的通道大小进行控制,进而能够对连接管内的混凝土的流量进行有效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柱或混凝土墙的成型质量。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连接管的下部设置多个挂钉,并在混凝土导管的上部开设有多个与挂钉相配合的卡装槽,实现将混凝土导管与连接管的卡接为一体,便于安装和拆卸,通过在连接管的上端设置开闭器,能够对连接管内的混凝土的流量进行有效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柱或混凝土墙的成型质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接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混凝土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开闭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接料斗;2—混凝土导管;3—连接管;4—挂钉;5—卡装槽;5-1—L形滑槽;5-2—卡槽;6—开闭器;6-1—推拉把手;7—插孔;8—接料斗把手;9—连接管把手;10—栓钉。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上部开口的接料斗1和设置在接料斗1下部的混凝土导管2,所述接料斗1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且其横截面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接料斗1与混凝土导管2之间通过连接管3相互连通,所述连接管3固定在接料斗1的下部,所述连接管3和混凝土导管2均为圆管,所述混凝土导管2套设在连接管3的下端且其与连接管3呈同轴布设,所述连接管3下端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供混凝土导管2固定的挂钉4,多个所述挂钉4沿连接管3的圆周方向均匀布设,所述混凝土导管2上端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挂钉4相配合的卡装槽5,所述卡装槽5的数量与挂钉4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连接管3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控制连接管3内部通道大小的开闭器6,所述开闭器6为沿连接管3的径向设置的插板,所述连接管3上端的管壁上开设有供开闭器6插入的插孔7。实际使用时,通过在接料斗1的下部固定连接管3,便于将混凝土导管2和接料斗1连接起来,能有效提高该装置的安装效率,缩短装置安装时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挂钉4沿连接管3的径向布设在连接管3的外部,通过在连接管3的下部设置多个挂钉4,并在混凝土导管2的上部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挂钉4相配合的卡装槽5,便于安装和拆卸。特别的,通过在连接管3的上端设置开闭器6,能够通过控制开闭器的插入深度来对连接管3内部的通道大小进行控制,进而能够对连接管3内的混凝土的流量进行有效控制,提高混凝土柱或混凝土墙的成型质量。本实施例中,所述接料斗1呈竖向布设,所述混凝土导管2和连接管3均呈竖向布设,所述接料斗1的底部开设有与连接管3相互配合的出料口,所述连接管3焊接在接料斗1的底部且其与所述出料口相互连通。实际使用时,所述接料斗1为倒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开口的接料斗(1)和设置在接料斗(1)下部的混凝土导管(2),所述接料斗(1)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且其横截面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接料斗(1)与混凝土导管(2)之间通过连接管(3)相互连通,所述连接管(3)固定在接料斗(1)的下部,所述连接管(3)和混凝土导管(2)均为圆管,所述混凝土导管(2)套设在连接管(3)的下端且其与连接管(3)呈同轴布设,所述连接管(3)下端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供混凝土导管(2)固定的挂钉(4),多个所述挂钉(4)沿连接管(3)的圆周方向均匀布设,所述混凝土导管(2)上端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挂钉(4)相配合的卡装槽(5),所述卡装槽(5)的数量与挂钉(4)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连接管(3)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控制连接管(3)内部通道大小的开闭器(6),所述开闭器(6)为沿连接管(3)的径向设置的插板,所述连接管(3)上端的管壁上开设有供开闭器(6)插入的插孔(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开口的接料斗(1)和设置在接料斗(1)下部的混凝土导管(2),所述接料斗(1)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且其横截面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接料斗(1)与混凝土导管(2)之间通过连接管(3)相互连通,所述连接管(3)固定在接料斗(1)的下部,所述连接管(3)和混凝土导管(2)均为圆管,所述混凝土导管(2)套设在连接管(3)的下端且其与连接管(3)呈同轴布设,所述连接管(3)下端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供混凝土导管(2)固定的挂钉(4),多个所述挂钉(4)沿连接管(3)的圆周方向均匀布设,所述混凝土导管(2)上端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挂钉(4)相配合的卡装槽(5),所述卡装槽(5)的数量与挂钉(4)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连接管(3)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控制连接管(3)内部通道大小的开闭器(6),所述开闭器(6)为沿连接管(3)的径向设置的插板,所述连接管(3)上端的管壁上开设有供开闭器(6)插入的插孔(7)。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斗(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接料斗把手(8),所述连接管(3)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管把手(9)。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导管(2)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与连接管把手(9)相互配合的栓钉(10)。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增利黄小恒程博曲欣辛致鹏冯朝刘朋乐闵菲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