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移动式混凝土浇筑溜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557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的移动式混凝土浇筑溜槽,该浇筑溜槽包括截面为U型的溜槽,还包括移动机构和调节支撑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车架、车轮和牵引部件,车轮安装在车架下方,牵引部件连接于车架前端;所述调节支撑机构包括两侧的主支撑杆、调节支撑杆和公共连杆,所述调节支撑杆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及锁丝,主支撑杆和调节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在车架上,主支撑杆和调节支撑杆的上端分别通过销轴铰接公共连杆,溜槽的两侧安装在两侧的公共连杆上,整体结构稳固可靠,可以重复使用,节约成本,绿色经济。

Mobile concrete pouring chute based on BI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的移动式混凝土浇筑溜槽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的移动式混凝土浇筑溜槽。
技术介绍
:随着市政道路工程的快速发展,道路工程地下结构混凝土的浇筑量也越来越大,在进行大体量混凝土浇筑时,宽度窄、距离长、与地面有落差以及施工条件复杂有限的混凝土结构浇筑过程中会采用溜槽浇筑,因为溜槽浇筑混凝土速度快、成本低,弥补了用泵送混凝土的不足。目前采用的溜槽是在地面搭设支撑体系,然后将溜槽固定在支架上,这种传统的溜槽浇筑方式需要不断的移动溜槽,且溜槽反复拆卸与搭设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和时间,导致混凝土浇筑断断续续,降低了混凝土的浇筑速度,甚至导致混凝土因坍落度降低而无法完成浇筑。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移动、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工作效率高的溜槽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的溜槽存在移动时不断搭设和拆卸浪费人力和时间的问题和缺陷,本技术依据BIM技术获取不同地下管道的相关数据,进而提供一种便于移动、实用性强、工作效率高的移动式混凝土浇筑溜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基于BIM的移动式混凝土浇筑溜槽,包括截面为U型的溜槽,还包括移动机构和调节支撑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车架、车轮和牵引部件,车轮安装在车架下方,牵引部件连接于车架前端;所述调节支撑机构包括两侧的主支撑杆、调节支撑杆和公共连杆,所述调节支撑杆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及锁丝,主支撑杆和调节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在车架上,主支撑杆和调节支撑杆的上端分别通过销轴铰接公共连杆,溜槽的两侧安装在两侧的公共连杆上。上述的一种基于BIM的移动式混凝土浇筑溜槽,所述溜槽包括骨架和溜槽板,骨架上安装有弧形支撑钢筋,溜槽板安装在弧形支撑钢筋上。上述的一种基于BIM的移动式混凝土浇筑溜槽,所述溜槽的两侧分别焊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溜槽板形成夹槽,所述公共连杆匹配套装在夹槽内。上述的一种基于BIM的移动式混凝土浇筑溜槽,所述溜槽的两侧一端端部通过销轴铰接有套筒,套筒内通过锁丝安装有端部支撑杆,端部支撑杆的底端焊接有方形垫板以增大支撑面积。上述的一种基于BIM的移动式混凝土浇筑溜槽,所述牵引件由两根牵引杆组成,所述牵引部件由两根牵引杆组成,两根所述牵引杆的一端通过拉环焊接连接,两根牵引杆的另一端与底架铰接安装。上述的一种基于BIM的移动式混凝土浇筑溜槽,所述溜槽的前端与骨架杆相接的两侧分别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沿溜槽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移动式混凝土浇筑溜槽,在底架下方安装轮子,通过牵引车的牵引可以实现边移动边浇筑的功能,能大幅缩短浇筑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副支撑杆和端部支撑杆采用伸缩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浇筑溜槽的浇筑角度;位于溜槽前端的限位板,可以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端部支撑杆可以在不同位置浇筑混凝土时,可以根据溜槽头部与地面的高差调整端部支撑杆进行有效支撑,防止因混凝土的冲击力而侧翻;整体结构稳固可靠,可以重复使用,而且采用工地上的边角材料即可制作,节约成本,绿色经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溜槽与公共连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整体结构装配示意简图。图中:1为溜槽、11为溜槽板、12为骨架、13为弧形支撑钢筋、14为钢管、15为挡板、16为夹槽、2为移动机构、21为车架、22为车轮、23为牵引件、231为牵引杆、232为拉环、3为调节支撑机构、31为主支撑杆、32为调节支撑杆、321为外套管、322为内套管、323为螺孔、324为锁丝、33为公共连杆、34为套筒、35为端部支撑杆、351为方形垫板、4为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BIM的移动式混凝土浇筑溜槽,如图1所示,包括横截面为弧型的溜槽1,还包括移动机构和支撑机构,其中溜槽包括溜槽板11和骨架12,骨架上安装有弧形支撑钢筋13,溜槽板11焊接在弧形支撑钢筋13上,如图3所示,溜槽的两侧分别焊接有挡板15,该挡板与溜槽形成夹槽16;其中移动机构包括车架21、车轮22和牵引部件23,车轮22安装在车架21下方,牵引部件由两根牵引杆231构成,两根牵引杆的一端通过拉环232焊接在一起,拉环与牵引车连接,两根牵引杆的另一端与车架前端连接;如图2所示,调节支撑机构包括两侧的主支撑杆31、调节支撑杆32、和公共连杆33,其中调节支撑杆32分别位于主支撑杆31的两侧,主支撑杆和调节支撑杆的下端焊接在车架上,主支撑杆和调节支撑杆的上端分别通过销轴铰接公共连杆33,该公共连杆匹配套装在挡板15与溜槽的夹槽16内,调节支撑杆包括外套管321和内套管322,两管通过锁丝324连接,可以根据实际浇筑需求角度对调节支撑杆的高度进行调整。该混凝土浇筑溜槽,溜槽长度约为6米,由于体型较大,浇筑时需由牵引车进行牵引移动,副支撑杆采用伸缩杆可以避免溜槽的低端拖地影响溜槽的移动,便于浇筑。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在溜槽的两侧一端端部通过销轴铰接有套筒34,套筒内通过锁丝安装有端部支撑杆35,端部支撑杆35的底端焊接有方形垫板351可以有效增大支撑面积,与实施例1相比增加端部支撑杆可以对溜槽的高端处进行支撑,防止混凝土从浇筑车里落下时的瞬时压力导致溜槽侧翻。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在溜槽板的前端两侧分别焊接有限位板4,该限位板4沿溜槽的竖向中轴线对称设置,增加限位板能够有效控制混凝土流下的速度,使混凝土缓缓流入需浇筑位置,便于施工人员对浇筑下的混凝土及时溜平,防止混凝土浇筑量多于需求量,避免材料浪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移动式混凝土浇筑溜槽,包括截面为弧型的溜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机构和调节支撑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车架、车轮和牵引部件,车轮安装在车架下方,牵引部件连接于车架前端;所述调节支撑机构包括两侧的主支撑杆、调节支撑杆和公共连杆,所述调节支撑杆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及锁丝,主支撑杆和调节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在车架上,主支撑杆和调节支撑杆的上端分别通过销轴铰接公共连杆,溜槽的两侧安装在两侧的公共连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移动式混凝土浇筑溜槽,包括截面为弧型的溜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机构和调节支撑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车架、车轮和牵引部件,车轮安装在车架下方,牵引部件连接于车架前端;所述调节支撑机构包括两侧的主支撑杆、调节支撑杆和公共连杆,所述调节支撑杆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及锁丝,主支撑杆和调节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在车架上,主支撑杆和调节支撑杆的上端分别通过销轴铰接公共连杆,溜槽的两侧安装在两侧的公共连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移动式混凝土浇筑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包括骨架和溜槽板,骨架上安装有弧形支撑钢筋,溜槽板安装在弧形支撑钢筋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移动式混凝土浇筑溜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栋梁杨凯张峰山邱创立付新宇李鼎李伦光王玲玲钱吉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