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利国专利>正文

一种自补偿抛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256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补偿抛光设备,其结构包括壳体、抛光装置、外罩、工作台、固定座,壳体内设有抛光装置,抛光装置与外罩相连接,外罩设于壳体一侧,壳体安装在固定座上,固定座上设有工作台,工作台与抛光装置相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壁层上设有镂空框,并且镂空框的内宽略大于活动板外宽,使得活动板在外机械力控制下旋转轴旋转后刚好可以通过镂空框,实现抛光机构无法进行抛光的位置进行补充抛光,保障弧形曲面五金工件的全面抛光,避免上漆之后未抛光的位置会先行进行氧化腐蚀工件本身,进而保障了五金工件的正常使用寿命。

A self compensation polish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补偿抛光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五金表面抛光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自补偿抛光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金属元素的开发,五金工件的应用逐渐普及,工件形状多样化,五金工件在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喷漆,使其具有一层保护膜,在喷漆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抛光,目前的自补偿抛光设备具有以下缺陷:现有的抛光设备通过设立三轴加工台对工件进行抛光,对于弧形曲面的五金工件的抛光无法实现全面抛光,会存在部分遗漏,造成后期上漆之后,漆层内部未进行抛光的位置容易先氧化,进而影响五金工件的正常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补偿抛光设备,其结构包括壳体、抛光装置、外罩、工作台、固定座,所述壳体内设有抛光装置,所述抛光装置与外罩相连接,所述外罩设于壳体一侧,所述壳体安装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与抛光装置相配合;所述抛光装置由环形腔、固定轴、抛光头、传送带构成,所述环形腔安装在壳体内腔中,所述固定轴安装在环形腔中,所述固定轴上设有抛光头,所述抛光头与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传送带与抛光头相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抛光头由一号腔、连接柱、补偿机构、抛光机构、抛光腔构成,所述一号腔内设有补偿机构,所述补偿机构与抛光机构相配合,所述抛光机构安装在抛光腔中,所述抛光机构位于抛光腔内壁上,所述连接柱与抛光腔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连接在抛光腔外壁上,所述连接柱远离抛光腔外壁的一端与固定轴机械焊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补偿机构由活动板、补偿抛光轮、旋转轴构成,所述活动板呈弧形镰刀状设立,所述活动板内侧弧形面上设有补偿抛光轮,所述补偿抛光轮设有六个以上,并且均等分布在活动板上,所述活动板的一端与旋转轴相连接,所述旋转轴位于抛光腔内壁边缘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抛光机构由壁层、抛光轮、固定板构成,所述壁层呈弧形设立,所述壁层与固定板相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抛光轮,所述抛光轮设有六个以上,并且均等设立,所述固定板呈弧形设立,所述抛光轮沿着固定板的弧形曲线安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壁层上设有镂空框,所述镂空框的内宽略大于活动板外宽,使得活动板刚好可以通过镂空框,实现补充抛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自补偿抛光设备,将待加工的五金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的传送带中,通过待抛光的弧形五金工件随着传送带传送到壳体内腔中,当到达一号腔中的抛光头上时,抛光腔将待抛光的弧形五金工件笼罩,使得抛光轮与待抛光的弧形五金工件表面相贴合,并运行工作将其表面进行抛光,由于固定板呈弧形设立,并且抛光轮沿着固定板的曲线设立,从而抛光轮与弧形五金工件表面相匹配,完成五金工件的弧形抛光,当待加工的五金工件的弧面曲度与固定板的弧面曲度不一致时,抛光机构无法对待加工工件曲面完全进行抛光,造成待加工工件部分曲面无法抛光,通过外机械力驱动控制两个旋转轴相向旋转,使得两个活动板绕着旋转轴相向运动,从而带动活动板上的补偿抛光轮随之运动,当补偿抛光轮与待加工的五金工件的弧面相贴合时,旋转轴停止旋转,实现对曲面度不同的弧形工件进行抛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壁层上设有镂空框,并且镂空框的内宽略大于活动板外宽,使得活动板在外机械力控制下旋转轴旋转后刚好可以通过镂空框,实现抛光机构无法进行抛光的位置进行补充抛光,保障弧形曲面五金工件的全面抛光,避免上漆之后未抛光的位置会先行进行氧化腐蚀工件本身,进而保障了五金工件的正常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补偿抛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补偿抛光设备的抛光装置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补偿抛光设备的抛光头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补偿抛光设备的抛光头工作状态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补偿抛光设备的壁层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补偿抛光设备的活动板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补偿抛光设备的镂空框结构图。图中:壳体-1、抛光装置-2、外罩-3、工作台-4、固定座-5、环形腔-a、固定轴-b、抛光头-c、传送带-d、一号腔-c1、连接柱-c2、补偿机构-c3、抛光机构-c4、抛光腔-c5、活动板-c31、补偿抛光轮-c32、旋转轴-c33、壁层-c41、抛光轮-c42、固定板-c43、镂空框-c41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补偿抛光设备,其结构包括壳体1、抛光装置2、外罩3、工作台4、固定座5,所述壳体1内设有抛光装置2,所述抛光装置2与外罩3相连接,所述外罩3设于壳体1一侧,所述壳体1安装在固定座5上,所述固定座5上设有工作台4,所述工作台4与抛光装置2相配合;所述抛光装置2由环形腔a、固定轴b、抛光头c、传送带d构成,所述环形腔a安装在壳体1内腔中,所述固定轴b安装在环形腔a中,所述固定轴b上设有抛光头c,所述抛光头c与固定轴b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d安装在工作台4上,所述传送带d与抛光头c相配合。所述抛光头c由一号腔c1、连接柱c2、补偿机构c3、抛光机构c4、抛光腔c5构成,所述一号腔c1内设有补偿机构c3,所述补偿机构c3与抛光机构c4相配合,所述抛光机构c4安装在抛光腔c5中,所述抛光机构c4位于抛光腔c5内壁上,所述连接柱c2与抛光腔c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c2连接在抛光腔c5外壁上,所述连接柱c2远离抛光腔c5外壁的一端与固定轴b机械焊接,所述补偿机构c3与外机械力相连接,实现补偿机构c3的驱动控制完成辅助抛光。所述补偿机构c3由活动板c31、补偿抛光轮c32、旋转轴c33构成,所述活动板c31呈弧形镰刀状设立,所述活动板c31内侧弧形面上设有补偿抛光轮c32,所述补偿抛光轮c32设有六个以上,并且均等分布在活动板c31上,所述活动板c31的一端与旋转轴c33相连接,所述旋转轴c33位于抛光腔c5内壁边缘上,所述旋转轴c33与外机械力相连接,从而驱动控制旋转轴c33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旋转,达到活动板c31的工作状态交替。所述抛光机构c4由壁层c41、抛光轮c42、固定板c43构成,所述壁层c41呈弧形设立,所述壁层c41与固定板c43相连接,所述固定板c43上设有抛光轮c42,所述抛光轮c42设有六个以上,并且均等设立,所述固定板c43呈弧形设立,所述抛光轮c42沿着固定板c43的弧形曲线安装,所述抛光轮c42外壁粗糙,并且凹凸纹状设立,使得抛光轮c42与待抛光工件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所述壁层c41上设有镂空框c411,所述镂空框c411的内宽略大于活动板c31外宽,使得活动板c31刚好可以通过镂空框c411,实现补充抛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补偿抛光设备,其结构包括壳体(1)、抛光装置(2)、外罩(3)、工作台(4)、固定座(5),其特征在于:/n所述壳体(1)内设有抛光装置(2),所述抛光装置(2)与外罩(3)相连接,所述外罩(3)设于壳体(1)一侧,所述壳体(1)安装在固定座(5)上,所述固定座(5)上设有工作台(4),所述工作台(4)与抛光装置(2)相配合;/n所述抛光装置(2)由环形腔(a)、固定轴(b)、抛光头(c)、传送带(d)构成,所述环形腔(a)安装在壳体(1)内腔中,所述固定轴(b)安装在环形腔(a)中,所述固定轴(b)上设有抛光头(c),所述抛光头(c)与固定轴(b)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d)安装在工作台(4)上,所述传送带(d)与抛光头(c)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补偿抛光设备,其结构包括壳体(1)、抛光装置(2)、外罩(3)、工作台(4)、固定座(5),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内设有抛光装置(2),所述抛光装置(2)与外罩(3)相连接,所述外罩(3)设于壳体(1)一侧,所述壳体(1)安装在固定座(5)上,所述固定座(5)上设有工作台(4),所述工作台(4)与抛光装置(2)相配合;
所述抛光装置(2)由环形腔(a)、固定轴(b)、抛光头(c)、传送带(d)构成,所述环形腔(a)安装在壳体(1)内腔中,所述固定轴(b)安装在环形腔(a)中,所述固定轴(b)上设有抛光头(c),所述抛光头(c)与固定轴(b)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d)安装在工作台(4)上,所述传送带(d)与抛光头(c)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补偿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头(c)由一号腔(c1)、连接柱(c2)、补偿机构(c3)、抛光机构(c4)、抛光腔(c5)构成,所述一号腔(c1)内设有补偿机构(c3),所述补偿机构(c3)与抛光机构(c4)相配合,所述抛光机构(c4)安装在抛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利国
申请(专利权)人:蒋利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