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焊装置和缝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920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缝焊装置和缝焊方法。缝焊装置具有电极保持机构(14)、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16)、控制部(18)和气帘生成机构(20),其中,电极保持机构(14)以能改变一对辊式电极(12A、12B)的轴取向的方式来保持一对辊式电极(12A、12B);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16)被配置在从由被一对辊式电极(12A、12B)夹持的凸缘对(FP)的缘部离开的位置上,用于检测该缘部的位置;控制部(18)根据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16)的检测结果来控制电极保持机构(14);气帘生成机构(20)在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16)与凸缘对(FP)之间生成气帘(AC)。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抑制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的下降。

Seam welding device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缝焊装置和缝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由一对辊式电极(rollerelectrode)夹持工件且使该一对辊式电极一边旋转一边相对于工件移动来对工件进行缝焊的缝焊装置(seamweldingdevice)和缝焊方法。
技术介绍
在日本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报特许第6250555号中公开有一种缝焊设备(缝焊装置),该缝焊设备通过由一对辊式电极夹持工件并且使该一对辊式电极一边旋转一边相对于工件移动来对工件进行缝焊。在日本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报特许第6250555号中被公开的缝焊设备通过传感器检测工件的缘部的位置且根据其检测结果控制一对辊式电极的轴取向(轴的取向),由此来修正缝焊的焊接轨迹。
技术实现思路
在日本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报特许第6250555号所记载的缝焊设备中,若因缝焊而产生的焊烟(fume)附着于传感器,则传感器的检测精度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无法高精度地修正缝焊的焊接轨迹。本专利技术是考虑到这样的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精度下降的缝焊装置和缝焊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是一种缝焊装置,该焊缝装置通过用一对辊式电极夹持工件且使一对所述辊式电极一边旋转一边相对于所述工件移动,来对所述工件进行缝焊,该缝焊装置具有电极保持机构、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控制部和气帘生成机构,其中,所述电极保持机构以能改变一对所述辊式电极的轴取向的方式来保持一对所述辊式电极;所述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被配置在从由一对所述辊式电极夹持的所述工件的缘部离开的位置上,用于检测该缘部的位置;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电极保持机构;所述气帘生成机构在所述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与所述工件之间生成气帘。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是一种缝焊方法,该缝焊方法通过用被施加电压的一对辊式电极夹持工件且使一对所述辊式电极一边旋转一边相对于所述工件移动,来对所述工件进行缝焊,所述缝焊方法包括气帘生成步骤和缝焊步骤,其中,在所述气帘生成步骤中,在检测所述工件的缘部的位置的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与所述工件之间生成气帘;在所述缝焊步骤中,一边根据所述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一对所述辊式电极的轴取向一边进行所述缝焊。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因缝焊而产生的焊烟被在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与工件之间生成的气帘阻隔,因此能够抑制焊烟附着在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上,由此能够抑制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的下降。其结果,能够高精度地修正缝焊的焊接轨迹。通过参照附图对以下实施方式所做的说明,上述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应易于被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缝焊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包括作为缝焊装置的焊接对象的凸缘对的车身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缝焊装置的电极保持机构的支承部件和被支承于该支承部件的各结构部的侧视图。图4是气帘(aircurtain)生成机构和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的立体图。图5是气帘生成机构和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的主视图。图6A是气帘生成机构的喷嘴结构体的俯视图。图6B是气帘生成机构的喷嘴结构体的侧视图。图6C是表示沿VIC-VIC剖切图6A的喷嘴结构体的剖面的图。图6D是表示使喷嘴部的凸缘部正对安装部的凸缘部而载置的状态的图。图6E是表示使喷嘴部的凸缘部相对于安装部的凸缘部倾斜而载置的状态的图。图7是表示由气帘生成机构生成的气帘、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以及凸缘对的位置关系的主视图。图8是表示由气帘生成机构生成的气帘、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以及凸缘对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9A是表示在进行缝焊中传感器输出为异常值的例子的图。图9B是表示焊缝(weldingbead)因缝焊的中断而被断开的例子的图。图10A是表示缝焊时焊烟较少情况下的传感器输出异常一例的图。图10B是表示缝焊时焊烟较多情况下的传感器输出异常一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列举优选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缝焊装置和缝焊方法详细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缝焊装置10的结构一例的立体图。缝焊装置10是用于对工件进行缝焊的装置。详细而言,缝焊装置10是通过被施加电压(详细而言为脉冲电压)的一对辊式电极12A、12B夹持由重叠的多个板状体构成的工件,并且使一对辊式电极12A、12B一边旋转一边相对于工件移动,据此连续对工件进行点焊的装置。作为一例,如图2和图3所示,作为缝焊装置10的焊接对象的工件是车身B的中柱11中的内侧构件的凸缘13(板状体)和外侧构件的凸缘15(板状体)。在图3中示出了图2的中柱11的III-III剖面。以下,也将凸缘13与凸缘15一并称为“凸缘对FP”。如图1所示,缝焊装置10除了一对辊式电极12A、12B之外,还具有电极保持机构14、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16、气帘生成机构20、控制部18和操作部29。电极保持机构14以能够改变一对辊式电极12A、12B的轴取向的方式保持一对辊式电极12A、12B。辊式电极12A通过第一马达19驱动旋转。辊式电极12B通过第二马达21驱动旋转。电极保持机构14作为一例为多关节机器人(在此为具有六个关节部的六轴机器人)。电极保持机构14由操作员经由操作部29操作,并且由控制部18控制。在电极保持机构14中,彼此同轴配置的第一轴部17A(相对靠顶端侧的轴部)和第二轴部17B(相对靠基端侧的轴部)通过第一关节部14a以能够绕轴相对旋转的方式连接。在第一轴部17A的顶端安装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支承部件9,该支承部件9将一对辊式电极12A、12B分别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并且支承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16和气帘生成机构20。如图1和图3所示,支承部件9将一对辊式电极12A、12B以各自的轴彼此大致平行且各自的外周表面彼此相向的方式支承。支承部件9的长度方向(连结支承部件9的前端和基端的方向)相对于第一轴部17A和第二轴部17B的轴大致平行。如图3所示,驱动辊式电极12A旋转的第一马达19以旋转轴19a与支承部件9的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式被固定在作为支承部件9的一侧面的支承面9a的顶端部。辊式电极12A被同轴固定在第一马达19的旋转轴19a上。驱动辊式电极12B旋转的第二马达21以旋转轴21a与第一马达19的旋转轴19a大致平行且相对于支承部件9在支承部件9的长度方向上能够移动(能够滑动)的方式,被设置在支承部件9的支承面9a中固定有第一马达19的部位(支承面9a的顶端部)的基端侧的部位。辊式电极12B被同轴固定在第二马达21的旋转轴21a上。辊式电极12B的外周面与辊式电极12A的外周面相向。在支承部件9的支承面9a中设置有第二马达21的部位的基端侧的部位设置有气缸7,该气缸7(驱动)使第二马达21沿着支承部件9的长度方向移动。气缸7沿支承部件9的长度方向伸缩。通过气缸7的伸缩动作,被固定于第二马达21的旋转轴21a的辊式电极12B能够在包含接近被固定于第一马达19的旋转轴19a的辊式电极12A的方向和远离辊式电极12A的方向的一轴取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焊装置,该缝焊装置通过用一对辊式电极夹持工件且使一对所述辊式电极一边旋转一边相对于所述工件移动,来对所述工件进行缝焊,其特征在于,/n具有电极保持机构、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控制部和气帘生成机构,其中,/n所述电极保持机构以能改变一对所述辊式电极的轴取向的方式来保持一对所述辊式电极;/n所述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被配置在从由一对所述辊式电极夹持的所述工件的缘部离开的位置上,用于检测该缘部的位置;/n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电极保持机构;/n所述气帘生成机构在所述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与所述工件之间生成气帘。/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28 JP 2018-1851681.一种缝焊装置,该缝焊装置通过用一对辊式电极夹持工件且使一对所述辊式电极一边旋转一边相对于所述工件移动,来对所述工件进行缝焊,其特征在于,
具有电极保持机构、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控制部和气帘生成机构,其中,
所述电极保持机构以能改变一对所述辊式电极的轴取向的方式来保持一对所述辊式电极;
所述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被配置在从由一对所述辊式电极夹持的所述工件的缘部离开的位置上,用于检测该缘部的位置;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电极保持机构;
所述气帘生成机构在所述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与所述工件之间生成气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帘生成机构包括喷嘴结构体,该喷嘴结构体具有至少一个将被供给的气流呈面状排出的狭缝状的排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帘沿所述工件的缘部的延伸方向生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结构体具有两个所述排出口,该两个所述排出口的所述气流的排出方向彼此相反,
所述喷嘴结构体被配置为从所述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的检测轴方向观察时与所述工件位置检测传感器相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贺上光隆河合泰宏儿玉哲也仓元绅吾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