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920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排水阀,且过滤箱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排水阀,所述第一排水阀的下方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下方设置有排污阀,所述第三排水阀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进水口,所述过滤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过滤箱的一侧设置有搅拌箱,所述固定块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滤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带动搅拌桨转动,使得搅拌箱内的污水与絮凝剂充分接触反应,大大缩短了絮凝周期,通过滤芯与固定块的转动连接,使得滤芯更加方便更换,解决了滤芯更换周期过长容易造成堵塞的问题,通过第三排水阀将过滤箱内的水体排放至搅拌箱内,进而实现二次过滤。

A sewage filt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是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污水过滤是污水处理的第一步,将污水中的杂物过滤掉,目前现有技术都采用过滤网阻隔杂质,但是细小的杂质容易对滤网造成堵塞,进而降低了过滤效率,其次在过滤后,残留的杂质也不容易清理,进而对过滤装置造成堵塞现象,对滤网的更换也不是很便捷,滤网的更换周期过长也使得过滤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过滤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排水阀,且过滤箱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排水阀,所述第一排水阀的下方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下方设置有排污阀,所述第三排水阀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进水口,所述过滤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过滤箱的一侧设置有搅拌箱,所述固定块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滤芯,所述搅拌箱的上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絮凝剂添加口,且电机的下端连接有搅拌桨,所述搅拌箱的一侧设置有污水进口,且搅拌箱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水口,所述搅拌箱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排水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滤芯包括有把手、活性炭过滤层、过滤网和橡胶垫圈,所述滤芯的上端设置有把手,且滤芯的外壁连接有橡胶垫圈,所述滤芯的内壁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上方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进水口与第二排水阀和第二进水口与第三排水阀均通过软管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滤芯与固定块通过螺纹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性炭过滤层和过滤网均与滤芯的内壁通过强力胶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过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电机带动搅拌桨转动,使得搅拌箱内的污水与絮凝剂充分接触反应,大大缩短了絮凝周期,解决了絮凝时间过长的问题,避免了长时间絮凝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滤芯与固定块的转动连接,使得滤芯更加方便更换,解决了滤芯更换周期过长容易造成堵塞的问题,进而避免了堵塞的滤芯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3、本技术通过第三排水阀将过滤箱内的水体排放至搅拌箱内,进而实现二次过滤,解决了絮凝剂添加过少而导致细微杂质不能被滤芯阻隔的问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滤芯结构示意图。图中:1、过滤箱;2、第一排水阀;3、控制开关;4、排污阀;5、固定块;6、滤芯;7、第一进水口;8、第二排水阀;9、搅拌桨;10、搅拌箱;11、污水进口;12、絮凝剂添加口;13、电机;14、第二进水口;15、第三排水阀;61、把手;62、活性炭过滤层;63、过滤网;64、橡胶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参照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污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1,过滤箱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排水阀2,且过滤箱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排水阀15,第一排水阀2的下方安装有控制开关3,控制开关3的下方设置有排污阀4,第三排水阀15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进水口7,过滤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且过滤箱1的一侧设置有搅拌箱10,固定块5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滤芯6,搅拌箱10的上端安装有电机13,电机13的一侧设置有絮凝剂添加口12,且电机13的下端连接有搅拌桨9,搅拌箱10的一侧设置有污水进口11,且搅拌箱1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水口14,搅拌箱10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排水阀8。为了更好的阻隔污水中的杂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滤芯6包括有把手61、活性炭过滤层62、过滤网63和橡胶垫圈64,滤芯6的上端设置有把手61,且滤芯6的外壁连接有橡胶垫圈64,滤芯6的内壁连接有过滤网63,过滤网63的上方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62。为了加快絮凝剂与污水中细微杂质的反应,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电机13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为了便于二次过滤,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进水口7与第二排水阀8和第二进水口14与第三排水阀15均通过软管相连接。为了方便更换滤芯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滤芯6与固定块5通过螺纹转动连接。为了增强滤芯6的使用性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活性炭过滤层62和过滤网63均与滤芯6的内壁通过强力胶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污水从污水进口11输送至搅拌箱10内,再对搅拌箱10内添加适量的絮凝剂,添加完后可通过电机13带动搅拌桨9转动,使得搅拌箱10内的污水与絮凝剂充分反应,进而使得污水中的细小杂质慢慢凝聚成块,该流程通过对污水和絮凝剂的搅拌,进而加快污水中小杂质的絮凝,解决了污水与絮凝剂反应时间过长的问题,避免了絮凝时间过长而影响工作效率,杂质絮凝后,打开第二排水阀8,使得搅拌箱10内的污水流入过滤箱1内,直至固定块5的下方盛满污水,由于水位不断上升,滤芯6将杂质阻隔在下方,当过滤箱1内的水位达到到顶时,打开第一排水阀2,即可将过滤后的水体排出,当排出的水质不合格时,关闭第一排水阀2,打开第三排水阀15,进而进行二次过滤,该设计主要是针对絮凝剂添加过少,细微的杂质没有被滤芯6阻隔,过滤完成后,打开排污阀4,即可将过滤箱1底部的絮凝杂质排出,本技术操作简单,且实用性较高,适宜广泛推广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排水阀(2),且过滤箱(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排水阀(15),所述第一排水阀(2)的下方安装有控制开关(3),所述控制开关(3)的下方设置有排污阀(4),所述第三排水阀(15)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进水口(7),所述过滤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且过滤箱(1)的一侧设置有搅拌箱(10),所述固定块(5)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滤芯(6),所述搅拌箱(10)的上端安装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一侧设置有絮凝剂添加口(12),且电机(13)的下端连接有搅拌桨(9),所述搅拌箱(10)的一侧设置有污水进口(11),且搅拌箱(1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水口(14),所述搅拌箱(10)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排水阀(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排水阀(2),且过滤箱(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排水阀(15),所述第一排水阀(2)的下方安装有控制开关(3),所述控制开关(3)的下方设置有排污阀(4),所述第三排水阀(15)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进水口(7),所述过滤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且过滤箱(1)的一侧设置有搅拌箱(10),所述固定块(5)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滤芯(6),所述搅拌箱(10)的上端安装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一侧设置有絮凝剂添加口(12),且电机(13)的下端连接有搅拌桨(9),所述搅拌箱(10)的一侧设置有污水进口(11),且搅拌箱(1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水口(14),所述搅拌箱(10)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排水阀(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6)包括有把手(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化县鑫旺沥青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