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顶盖中横梁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85884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5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身顶盖中横梁加工设备,解决了车身顶盖中横梁加工设备,只可以简单进行冲压,不同的工序需要不同的加工设备,车身顶盖中横梁加工需要多台加工设备,这样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工件的转运也会增加时间成本的问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前端中部安装有控制面板,底座前端顶部固定有导轨,导轨内侧连接有齿轮,齿轮远离底座一端安装有外壳,外壳顶部靠近底座一端连接有切割片,底座顶端中部固定有模板,底座顶端一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只需要通过变化底座,就可以完成自动下料,冲压和冲孔,可以减少设备的数量,从而减少生产成本,同时也可以减少工件转运造成的时间成本。

A kind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for middle crossbeam of body top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顶盖中横梁加工设备
本技术属于汽车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车身顶盖中横梁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汽车生产指的是汽车生产的整个过程,包括零部件的生产和零部件组装,生产过程涉及一个很大的工业链,每一个环节都决定了汽车的整体质量,同时也决定车辆生产的效率,车身顶盖中横梁是一个关键的零部件,它决定了车身顶盖的承重能力,车身顶盖中横梁加工设备是直接影响车身顶盖中横梁质量的主要因素,所以提高车身顶盖中横梁加工设备的质量也是提高车身顶盖中横梁的主要手段,提高车身顶盖中横梁的生产效率,可以间接的提高汽车的生产效率。但是目前的车身顶盖中横梁加工设备,只可以简单进行冲压,车身顶盖中横梁加工过程需要多台加工设备的问题,车身顶盖中横梁加工设备,只可以简单进行冲压,不同的工序需要不同的加工设备,车身顶盖中横梁加工需要多台加工设备,这样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工件的转运也会增加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身顶盖中横梁加工设备,有效的解决了车身顶盖中横梁加工设备,只可以简单进行冲压,不同的工序需要不同的加工设备,车身顶盖中横梁加工需要多台加工设备,这样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工件的转运也会增加时间成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身顶盖中横梁加工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前端中部安装有控制面板,底座前端顶部固定有导轨,导轨内侧连接有齿轮,齿轮远离底座一端安装有外壳,外壳顶部靠近底座一端连接有切割片,底座顶端中部固定有模板,底座顶端一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顶端固定有固定片,第一支撑柱顶部外侧套接有第一连接板,底座顶端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撑杆,第一连接板顶端一侧连接有第三支撑杆,第一连接板顶端另一侧安装有第四支撑杆,第一连接板底端中部固定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内侧底部一侧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二连接板内侧底部另一侧固定有第二气缸,第二连接板底端连接有冲击块,控制面板、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与市电电性连接,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与控制面板市电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外壳内侧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外壳内侧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市电电性连接,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控制面板市电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杆均为丝杠,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均为光滑杆。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外侧套接有塑料保护套。优选的,所述固定片为一种金属材质构件。优选的,所述底座底端安装有橡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新颖,只需要通过变化底座,就可以完成自动下料,冲压和冲孔,可以减少设备的数量,从而减少生产成本,同时也可以减少工件转运造成的时间成本。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切割片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气缸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控制面板;3、导轨;4、齿轮;5、外壳;6、切割片;7、模板;8、第一支撑柱;9、第二支撑杆;10、固定片;11、第三支撑杆;12、第四支撑杆;13、第一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15、冲击块;16、第一气缸;17、第二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由图1、图2和图3给出,本技术包括底座1,底座1前端中部安装有控制面板2,底座1前端顶部固定有导轨3,导轨3内侧连接有齿轮4,齿轮4远离底座1一端安装有外壳5,外壳5顶部靠近底座1一端连接有切割片6,底座1顶端中部固定有模板7,底座1顶端一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柱8,第一支撑柱8顶端固定有固定片10,第一支撑柱8顶部外侧套接有第一连接板13,底座1顶端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撑杆9,第一连接板13顶端一侧连接有第三支撑杆11,第一连接板13顶端另一侧安装有第四支撑杆12,第一连接板13底端中部固定有第二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14内侧底部一侧安装有第一气缸16,第二连接板14内侧底部另一侧固定有第二气缸17,第二连接板14底端连接有冲击块15,控制面板2、第一气缸16和第二气缸17均与市电电性连接,第一气缸16和第二气缸17均与控制面板2市电电性连接。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图2和图3给出,外壳5内侧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外壳5内侧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市电电性连接,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控制面板2市电电性连接,可以使控制面板2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使切割片6完成下料时的切割。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图2和图3给出,第一支撑柱8和第四支撑杆12均为丝杠,第二支撑杆9和第三支撑杆11均为光滑杆,丝杠可以使第一连接板13上下运动。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图2和图3给出,控制面板2外侧套接有塑料保护套,防止因为误碰控制面板2导致的意外事故。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图2和图3给出,固定片10为一种金属材质构件,可以防止第一支撑柱8和第四支撑杆12旋转超过量程,导致的意外。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图2和图3给出,底座1底端安装有橡胶垫,可以防止设备在地面发生打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缸16和第二气缸17均采用SC40气缸、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采用ZYC-110电机、控制面板2采用S3C6控制面板。工作原理:在使用一种车身顶盖中横梁加工设备时,将设备放置在水平地面,利用底座1底端安装的橡胶垫与地面接触,可以防止出现打滑的现象,将待加工的板料放置在模板7上,模板7可以自带电磁铁,将板料吸附固定住,利用切割片6进行切割,齿轮4可以在导轨3上运动,从而可以使切割片6完成移动,从而完成了板料的自动下料切割,更换模板7的不同规格,就可以完成不同车身顶盖中的横梁加工,第一支撑柱8和第四支撑杆12底端均安装有电机,利用第一支撑柱8和第四支撑杆12的旋转,第二支撑杆9和第三支撑杆11为导向杆,可以使第一连接板13上下移动,当利用第一气缸16和第二气缸17可以在第二连接板14与冲击块15接触时,第一气缸16和第二气缸17可以插入到冲击块15开设的空中,此时第一支撑柱8和第四支撑杆12旋转,拉动第二连接板14与冲击块15向上移动,当上升到最高位置时,第一气缸16和第二气缸17开始收回推杆,从而使冲击块15从高处落下,与模板7冲击,从而可以使板料冲压成需要的车身顶盖中横梁。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顶盖中横梁加工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前端中部安装有控制面板(2),底座(1)前端顶部固定有导轨(3),导轨(3)内侧连接有齿轮(4),齿轮(4)远离底座(1)一端安装有外壳(5),外壳(5)顶部靠近底座(1)一端连接有切割片(6),底座(1)顶端中部固定有模板(7),底座(1)顶端一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柱(8),第一支撑柱(8)顶端固定有固定片(10),第一支撑柱(8)顶部外侧套接有第一连接板(13),底座(1)顶端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撑杆(9),第一连接板(13)顶端一侧连接有第三支撑杆(11),第一连接板(13)顶端另一侧安装有第四支撑杆(12),第一连接板(13)底端中部固定有第二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14)内侧底部一侧安装有第一气缸(16),第二连接板(14)内侧底部另一侧固定有第二气缸(17),第二连接板(14)底端连接有冲击块(15),控制面板(2)、第一气缸(16)和第二气缸(17)均与市电电性连接,第一气缸(16)和第二气缸(17)均与控制面板(2)市电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顶盖中横梁加工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前端中部安装有控制面板(2),底座(1)前端顶部固定有导轨(3),导轨(3)内侧连接有齿轮(4),齿轮(4)远离底座(1)一端安装有外壳(5),外壳(5)顶部靠近底座(1)一端连接有切割片(6),底座(1)顶端中部固定有模板(7),底座(1)顶端一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柱(8),第一支撑柱(8)顶端固定有固定片(10),第一支撑柱(8)顶部外侧套接有第一连接板(13),底座(1)顶端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撑杆(9),第一连接板(13)顶端一侧连接有第三支撑杆(11),第一连接板(13)顶端另一侧安装有第四支撑杆(12),第一连接板(13)底端中部固定有第二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14)内侧底部一侧安装有第一气缸(16),第二连接板(14)内侧底部另一侧固定有第二气缸(17),第二连接板(14)底端连接有冲击块(15),控制面板(2)、第一气缸(16)和第二气缸(17)均与市电电性连接,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丽平张丽娜姚立峰孙晓男吴旭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祥云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