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服饰生产加工用拉直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8230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织服饰生产加工用拉直定位装置;属于针织服饰加工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压紧机构与喷气机构,所述喷气机构位于压紧机构外侧;所述压紧机构包括U形架,所述U形架内侧贯穿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贯穿U形架内壁并延伸至U形架外侧,所述转杆外侧套接设置有压紧轮,所述U形架顶部固定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外侧套接设置有弹簧;所述喷气机构包括U形杆,所述U形杆固定设置于U形架外侧,所述U形杆内部设置有中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袖管完全被展开,进而方便后续拉直时的压紧以及拉动,有效杜绝袖管折叠而影响服装拉直效果的情况发生,同时保证了后续的定位准确度,实际使用效果更好。

A straightening and positioning device for knitting clothing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织服饰生产加工用拉直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针织服饰加工,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针织服饰生产加工用拉直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针织服饰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根据设计款式的不同可能需要在服饰的某些位置进行涂胶沾花或印制图案,此时就需要使用到拉直定位装置对服饰进行拉直,以及对加工位置进行定位。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拉直定位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其在对服装进行拉直时,大多是直接由上方对服装的袖口、领口和下摆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直接利用传动设备驱动固定件,进而通过对服装的袖口、领口和下摆进行拉动,使得服装被拉直,但是由于服装在进入拉直工位时,是由传送带输入,而非人工放入,因此存在服装在输送过程中袖筒折弯,而导致袖筒与躯干部的服装重叠,后续拉直时无法压紧袖口并对袖口进行拉动的情况发生,影响了服装拉直效果以及后续的定位准确度。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针织服饰生产加工用拉直定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使袖管完全被展开,进而方便后续拉直时的压紧以及拉动,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织服饰生产加工用拉直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紧机构(1)与喷气机构(2),所述喷气机构(2)位于压紧机构(1)外侧;/n所述压紧机构(1)包括U形架(3),所述U形架(3)内侧贯穿设置有转杆(4),所述转杆(4)贯穿U形架(3)内壁并延伸至U形架(3)外侧,所述转杆(4)外侧套接设置有压紧轮(5),所述U形架(3)顶部固定设置有滑动杆(6),所述滑动杆(6)外侧套接设置有弹簧(7);/n所述喷气机构(2)包括U形杆(8),所述U形杆(8)固定设置于U形架(3)外侧,所述U形杆(8)内部设置有中空腔(9),所述U形杆(8)外侧贯穿设置有多个分散管(10),所述分散管(10)与中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服饰生产加工用拉直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紧机构(1)与喷气机构(2),所述喷气机构(2)位于压紧机构(1)外侧;
所述压紧机构(1)包括U形架(3),所述U形架(3)内侧贯穿设置有转杆(4),所述转杆(4)贯穿U形架(3)内壁并延伸至U形架(3)外侧,所述转杆(4)外侧套接设置有压紧轮(5),所述U形架(3)顶部固定设置有滑动杆(6),所述滑动杆(6)外侧套接设置有弹簧(7);
所述喷气机构(2)包括U形杆(8),所述U形杆(8)固定设置于U形架(3)外侧,所述U形杆(8)内部设置有中空腔(9),所述U形杆(8)外侧贯穿设置有多个分散管(10),所述分散管(10)与中空腔(9)连通,所述U形杆(8)端部贯穿设置有进气管(11),所述进气管(11)端部连接有风机(12),所述进气管(11)与中空腔(9)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服饰生产加工用拉直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6)外侧套接设置有套管(13),所述套管(13)外侧套接设置有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清青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克莱克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