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429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永磁马达,包括定子以及转子。转子邻近于定子,转子相对于定子旋转,转子包括本体、多个磁障孔、多个磁石孔以及多个磁石,各磁障孔沿着本体的圆周方向配置,各磁石孔沿着本体的圆周方向配置,且各磁石孔对应排列于各磁障孔的外侧,各磁石孔的宽度大于各磁障孔的宽度,各磁石位于相对应的磁石孔内,各磁石包含凸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降低马达顿转转矩。

Permanent magnet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永磁马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永磁马达。
技术介绍
内藏型永磁(IPM)电机因具有变速范围广、体积小、损耗小与效率高的优点,因而应用范围极广,几乎遍及航天、国防、工农业、制造与住商民生的各领域。然而,影响马达效能的因素其中一项为顿转转矩,内藏型永磁(IPM)电机在性能上始终存有顿转转矩(coggingtorque)与转矩涟波(torqueripple)较相同规格表面型永磁马达大的缺陷。顿转转矩是一固有但不必要的转矩变动,导致马达运转时发生震动(vibration)与噪音(noise)等缺失的现象,并与转子的型式与磁石配置有关联。并且,内藏型永磁电机因为D、Q轴的电感不相等,导致有较大的转矩涟波,影响电机稳定性与精确性。另外,针对压缩机使用的环境温度与压力变化大,造成电机温升过高而易产生磁石退磁现象而导致电机失效。现有技术中,有借由V型磁石、一字型多片磁石以及转子错位等现有方式来降低顿转转矩和转矩涟波的影响,但是现有方式在组装程序复杂且耗时,导致产能低落。因此,如何改良并能提供一种“永磁马达”来避免上述所遭遇到的问题,是业界所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磁马达,使其能降低马达顿转转矩、减少压缩机内流体流阻、维持电机性能与提升电机寿命,并可简化组装程序来提升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永磁马达,包括一定子以及一转子。转子邻近于定子,转子相对于定子旋转,转子包括一本体、多个磁障孔、多个磁石孔以及多个磁石,各磁障孔沿着本体的圆周方向配置,各磁石孔沿着本体的圆周方向配置,且各磁石孔对应排列于各磁障孔的外侧,各磁石孔的宽度大于各磁障孔的宽度,各磁石位于相对应的磁石孔内,各磁石包含一凸面。其中,各该磁障孔包含一第一曲面与该第一曲面相对的一第二曲面,各该磁石孔包含一第一平面与一第三曲面,各该磁石更包含两侧面与一第二平面,该第一平面邻接该第二平面,该第三曲面邻接该凸面,该凸面与该第二平面相对,该两侧面连接该凸面的两端,该两侧面连接该第二平面的两端。其中,各该磁障孔的该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小于或等于各该磁石的该凸面的曲率半径。其中,各该磁障孔的该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小于该磁石孔的该第三曲面的曲率半径。其中,各该磁障孔的该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小于该第二曲面的曲率半径。其中,于该本体的圆周方向上,各该磁石的径向中心轴对准各该磁障孔的径向中心轴。其中,各该磁石的该径向中心轴至各该两侧面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5倍的各该磁障孔的该径向中心轴至一边缘的长度。其中,各该磁石的该凸面邻近且面对各该磁障孔的该第一曲面。其中,各该磁石的该凸面与各该磁障孔的该第一曲面的距离大于二分之一的该定子的一定子齿的宽度。其中,各该磁石的中心厚度大于各该磁石的两侧厚度。其中,各该磁障孔的该第一曲面邻近且面对各该磁石的该第二平面。其中,各该磁石的该凸面邻近且面对各该磁障孔的该第二曲面。其中,该永磁马达的一流体通道总体积与一泵体吸入容积的比值大于80%,该流体通道总体积是该多个磁障孔、该多个磁石孔的侧孔与该转子与该定子之间的一气隙的面积总合乘以该转子的长度。其中,该转子配置于该定子的内侧。其中,该多个磁障孔的数量与该多个磁石的数量相等。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永磁马达中,借由将磁石修弧成具凸面的技术特征,借此能调整磁阻的变化率,达到降低顿转转矩的功效,以解决马达在运转时发生震动(vibration)与噪音(noise)的问题。再者,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磁石修弧成具凸面设计便可达到降低顿转转矩的功效,故可取代以转子错位的作法,故不需要将磁石分成上、下两片,更不需要将转子错位,换言之,相较于传统IPM马达(有转子错位)的顿转转矩,本专利技术除了能降低顿转转矩以外,还能简化组装程序并增加产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永磁马达的示意图。图2A为图1的磁石的示意图。图2B为图1的磁障孔与磁石孔的示意图。图3为图1的磁障孔与磁石位于磁石孔内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磁障孔与磁石位于磁石孔内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磁障孔与磁石位于磁石孔内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永磁马达11定子112定子齿114定子槽116线圈12转子12A本体12B转轴部12C轴心122磁障孔122A第一曲面122B第二曲面122C边缘124磁石孔124A孔本体124B第一平面124C第三曲面124D侧孔126磁石126A凸面126B第二平面126C侧面126D侧面C圆周方向D1宽度D2距离H1、H2宽度H3、H4长度G气隙XC1、XC2、XC3、XE1、XE2、XE3距离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永磁马达的示意图。图2A为图1的磁石的示意图。图2B为图1的磁障孔与磁石孔的示意图。图3为图1的磁障孔与磁石位于磁石孔内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永磁马达1例如为一IPM马达,其包括定子11与转子12。定子11包括多个定子齿112、多个定子槽114以及多个线圈116。定子齿112互相连接成圆形状的定子11,两定子齿112之间具有一定子槽114,定子槽114内设置有线圈116,线圈116缠绕于定子齿112。在本实施例中,定子齿112的数量与定子槽114的数量相等,各定子槽114呈间隔配置,各定子槽114环绕于转子12排列并呈放射状。在本实施例中,转子12邻近于定子11,转子12配置于定子11的内侧,且转子12与定子11之间具有一气隙G。转子12相对于定子11旋转。转子12包括一本体12A、一转轴部12B、多个磁障孔122、多个磁石孔124以及多个磁石126。本体12A为一铁芯部且为圆柱型。转轴部12B贯穿本体12A,当电流流过线圈116时,转轴部12B带动转子12的本体12A旋转。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磁石孔124贯穿本体12A,磁石孔124的贯穿方向平行于本体12A的轴心12C,各磁石孔124沿着本体12A的圆周方向C配置,以图1为例,各磁石孔124呈间隔配置,各磁石孔124环绕于本体12A的轴心12C排列并呈放射状。各磁石126位于相对应的磁石孔124内。详细而言,如图2B所示,各磁石孔124包含一孔本体124A、一第一平面124B、一第三曲面124C以及两个侧孔124D,孔本体124A为非均匀构型轮廓,孔本体124A呈一中间厚、两边窄的设计,孔本体124A的一侧为第一平面124B,孔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磁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定子;以及/n一转子,邻近于该定子,该转子相对于该定子旋转,其中该转子包括一本体、多个磁障孔、多个磁石孔以及多个磁石,各该磁障孔沿着该本体的圆周方向配置,各该磁石孔沿着该本体的该圆周方向配置,且各该磁石孔对应排列于各该磁障孔的外侧,各该磁石孔的宽度大于各该磁障孔的宽度,各该磁石位于相对应的该磁石孔内,且各该磁石包含一凸面。/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26 TW 1071338301.一种永磁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定子;以及
一转子,邻近于该定子,该转子相对于该定子旋转,其中该转子包括一本体、多个磁障孔、多个磁石孔以及多个磁石,各该磁障孔沿着该本体的圆周方向配置,各该磁石孔沿着该本体的该圆周方向配置,且各该磁石孔对应排列于各该磁障孔的外侧,各该磁石孔的宽度大于各该磁障孔的宽度,各该磁石位于相对应的该磁石孔内,且各该磁石包含一凸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马达,其特征在于,各该磁障孔包含一第一曲面与该第一曲面相对的一第二曲面,各该磁石孔包含一第一平面与一第三曲面,各该磁石更包含两侧面与一第二平面,该第一平面邻接该第二平面,该第三曲面邻接该凸面,该凸面与该第二平面相对,该两侧面连接该凸面的两端,该两侧面连接该第二平面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马达,其特征在于,各该磁障孔的该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小于或等于各该磁石的该凸面的曲率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马达,其特征在于,各该磁障孔的该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小于该磁石孔的该第三曲面的曲率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马达,其特征在于,各该磁障孔的该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小于该第二曲面的曲率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马达,其特征在于,于该本体的圆周方向上,各该磁石的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嘉颢梁坤億刘阳光彭麟雁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