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组装固体功率器件
本技术涉及固体功率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微组装固体功率器件。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电子产品的集成化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微组装固体功率器件设计上采取了多层的、控制电路和功率输出电路分离的、立体的微组装结构。现有的固体功率器件主要由外壳、功率组件和控制组件组成。功率组件由功率器件和功率陶瓷基板组成,功率器件安装在功率陶瓷基板上。控制组件由厚膜控制电路板和控制陶瓷基板组成,厚膜控制电路板安装在控制陶瓷基板上。功率组件和控制组件在外壳内呈水平设置。为了实现功率组件和控制组件的电气连接,目前则常采用引线键合或导流片焊接来实现。然而,对于微组装的固体功率器件来说,由于功率组件和控制组件之间需要进行水平横向互连的焊盘非常多,且焊盘因尺寸限制一般都比较小,因此使用导流片实现互连时,导流片在搭焊的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跑偏和移位的问题,严重时会导致影响固体功率器件的电气性能。此外,由于微组装的固体功率器件的引出杆需要从壳体的左右两侧引出,功率组件和控制组件之间的互连区域会设有横向延伸的功率引出杆,而横向延伸的功率引 ...
【技术保护点】
1.微组装固体功率器件(2-1),包括外壳(1)、以及设置在外壳(1)内的功率组件(2)和控制组件(3);功率组件(2)由功率器件(2-1)和功率陶瓷基板(2-2)组成,功率器件(2-1)安装在功率陶瓷基板(2-2)上;控制组件(3)由厚膜控制电路板(3-1)和控制陶瓷基板(3-2)组成,厚膜控制电路板(3-1)安装在控制陶瓷基板(3-2)上;功率组件(2)和控制组件(3)在外壳(1)内呈水平设置;/n其特征是,外壳(1)内还进一步设置有互连陶瓷电路板(4);/n互连陶瓷电路板(4)包括互连陶瓷板(4-1)、上层金属互连线路图案(4-2)、下层金属互连线路图案(4-3)和金 ...
【技术特征摘要】
1.微组装固体功率器件(2-1),包括外壳(1)、以及设置在外壳(1)内的功率组件(2)和控制组件(3);功率组件(2)由功率器件(2-1)和功率陶瓷基板(2-2)组成,功率器件(2-1)安装在功率陶瓷基板(2-2)上;控制组件(3)由厚膜控制电路板(3-1)和控制陶瓷基板(3-2)组成,厚膜控制电路板(3-1)安装在控制陶瓷基板(3-2)上;功率组件(2)和控制组件(3)在外壳(1)内呈水平设置;
其特征是,外壳(1)内还进一步设置有互连陶瓷电路板(4);
互连陶瓷电路板(4)包括互连陶瓷板(4-1)、上层金属互连线路图案(4-2)、下层金属互连线路图案(4-3)和金属过孔(4-4);上层金属互连线路图案(4-2)和下层金属互连线路图案(4-3)分别设置在互连陶瓷板(4-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上层金属互连线路图案(4-2)和下层金属互连线路图案(4-3)上均设有焊盘(5);金属过孔(4-4)贯穿设置在互连陶瓷板(4-1)上,并连通上层金属互连线路图案(4-2)和下层金属互连线路图案(4-3);
互连陶瓷电路板(4)的一侧边缘搭接在功率陶瓷基板(2-2)的边缘处;互连陶瓷电路板(4)的下层金属互连线路图案(4-3)的焊盘(5)与其正下方的功率陶瓷基板(2-2)上表面设有的对应焊盘(5)焊接在一起;
互连陶瓷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瑞,蔡黎彬,杨莹,吴坚造,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