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整体关节的紧凑型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6764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整体关节的紧凑型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包括一级行星齿轮减速器、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减速器机壳;减速器机壳的前端连接座外部固连电驱动部件,内部固定一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减速器机壳的后端连接座固定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一级行星齿轮减速器、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串联布置于减速器机壳内部,电驱动部件输出的动力经电机转子连接盘输入至一级太阳轮,并经过一级行星齿轮减速器、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的传动,由二级行星架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与电驱动部件配合形成体积小、结构紧凑、重量轻的机器人整体关节,其高功率、大扭矩的动力输出,适用于高性能仿生机器人肢体、工业级机械臂等应用场景。

A compact two-stage planetary gear reducer for robot's whole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整体关节的紧凑型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减速器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整体关节的紧凑型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
技术介绍
无论是工业机器人还是仿生机器人,其中的关节部件的机械结构一般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传感部件、关节壳体与机电接口等,而其关节结构也在向着紧凑化、一体化、轻量化的方向发展,目前主要的技术方向之一是将关节部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并得到集成驱动、传动、机械接口的一体式关节作动器,以此来降低关节的质量、惯量与结构尺寸。专利CN106393168A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关节系统,该关节结构包括谐振供油系统、下机械臂、缸活塞杆、螺旋轴、上机械臂组成。该专利技术采用谐振供油系统提供动力,通过螺旋摆动杠与关节螺旋轴为关节提供摆动力矩,该系统面向液压驱动的机器人系统,重量大且结构体积较大。专利CN102452078A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关节,包括基座和安装于该基座上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及可相对该基座运动的转接头,该机器人关节由两个驱动电机提供动力,并经过若干齿轮、滑块结构传动,从而驱动机器人关节,该结构面向电驱动式的机器人,但只具备简单的开式传动系统,驱动能力有限。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整体关节的紧凑型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整体关节的紧凑型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将关节壳体、减速器、外设机械接口进行整体化设计,形成结构紧凑的减速器组件,该减速器组件与电驱动部件及传感器装配后可组成机器人整体关节,并具有重量轻、扭矩大、体积小、拓扑结构简单等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整体关节的紧凑型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包括一级行星齿轮减速器、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减速器机壳;所述减速器机壳包括位于前端的前端连接座和位于后端的后端连接座;所述一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包含一级太阳轮、一级行星轮组件、一级行星架、一级齿圈、一级行星轮轴承、第一外环轴承、第二外环轴承;所述一级行星轮组件包含若干个一级行星轮,所述一级行星轮相对于一级太阳轮的旋转中心轴成等距圆周分布,一级太阳轮与一级行星轮组件通过相互间的齿轮副相啮合;一级行星轮组件通过一级行星轮轴承与一级行星架相连接,并相对于一级行星架形成转动副;一级行星架通过第一外环轴承和第二外环轴承连接于减速器机壳的前端连接座内,并相对减速器机壳形成转动副;一级齿圈与减速器机壳的前端连接座相固连;所述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包含二级太阳轮、二级行星轮组件、二级行星架、二级齿圈、二级行星轮轴承、第三外环轴承、第四外环轴承,其中二级行星轮组件包含若干个二级行星轮,所述二级行星轮相对于二级太阳轮的旋转中心轴成等距圆周分布,二级太阳轮与二级行星轮组件通过相互间的齿轮副相啮合;二级行星轮组件通过二级行星轮轴承与二级行星架相连接,并相对于二级行星架形成转动副;二级行星架通过第三外环轴承和第四外环轴承连接于减速器机壳的后端连接座内,并相对减速器机壳形成转动副;二级齿圈与减速器机壳的后端连接座相固连;一级太阳轮为减速器的输入端,其旋转中心轴为减速器动力输入轴,二级行星架为减速器的输出端,其旋转中心轴为减速器动力输出轴。优选的,所述一级太阳轮、一级行星架、二级太阳轮、二级行星架的旋转中心轴相共线;所述一级行星齿轮减速器与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采用串联传动布局,一级太阳轮输入的旋转动力经由一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变速并输出至一级行星架上,一级行星架与二级太阳轮固接并将旋转动力传递给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经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变速的旋转动力由二级行星架输出。优选的,减速器总体传动比i=25~36,所有齿轮的压力角α=18°~25°。优选的,所述一级齿圈(14)的分度圆直径dref1=60~100mm,模数m1=1~1.5,齿宽B1=12~25mm;所述二级齿圈(24)的分度圆直径dref2=180~200mm,模数m2=1.5~2,齿宽B2=20~30mm,齿轮螺旋角β2=0°~22°;所述前端连接座(31)的外圈直径为dred-front=dref1+(10~20mm);所述后端连接座(32)的直径dred-back=dref2+(30~60mm);减速器轴向总体长度l=4×(B1+B2)+(2~20mm)。优选的,所述减速器机壳还包括偏转叉架、连接盘座、第一偏转轴和第二偏转轴,所述偏转叉架设置在所述后端连接座的外周,所述连接盘座设置于所述后端连接座的后端;第一偏转轴和第二偏转轴分别设置于偏转叉架的两侧。优选的,所述第一偏转轴与第二偏转轴相共轴,第一偏转轴的旋转中心轴与偏转叉架的牵引销孔的几何轴线相平行,第一偏转轴的旋转中心轴与二级行星架的旋转中心轴相交并垂直,第一偏转轴、第二偏转轴用于与机器人机身或前一级关节的机械连接,偏转叉架用于与前一级关节连杆相连。优选的,所述连接盘座带有若干螺纹连接孔,螺纹连接孔的孔位沿减速器动力输出轴成均布圆环排列,连接盘座用于与机器人连杆构件的机械连接。优选的,所述一级齿圈与前端连接座相固连的形式为:所述一级齿圈与前端连接座的内圈通过胶接固连。优选的,所述前端连接座的内圈带有环式胶道,胶道处带有打通至前端连接座外部的若干个胶道螺纹孔,胶道螺纹孔与前端连接座的几何中心线相垂直,孔位绕前端连接座内圈的几何轴线成均布圆环排列;所述一级齿圈的安装方式为:环式胶道两侧与一级齿圈外圆形成紧密配合,由胶道螺纹孔将胶水压入,之后封闭胶道螺纹孔。优选的,具有与电驱动部件安装形成机器人整体关节的功能;所述电驱动部件包括电机转子连接盘、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所述前端连接座的外圈与电机定子的内圈相连接,使得一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前端连接座、电机定子三者形成嵌套结构,一级行星齿轮减速器位于前端连接座内,前端连接座位于电机定子的内圈内;所述电机转子连接盘与一级太阳轮相固连,且两者的旋转中心轴相共线,由所述电机转子连接盘驱动一级太阳轮运动。优选的,所述前端连接座的外圈与电机定子的内圈相连接的方式为:前端连接座的外圈带有环式及横断式胶道,涂胶后与电机定子的内圈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减速器采用串联式布局,一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布置于电机定子内部,在不增大机体尺寸的情况下使关节减速器的减速比提高了4至5倍,从而提升了关节输出力矩;2、减速器机壳前端连接座设计有内外胶道及注胶孔,使减速器机壳与一级齿圈、电机定子之间采用胶接固定,降低结构复杂度,减轻结构重量;3、电机外径与减速器外径进行合理匹配设计,在保证结构整体尺寸不变的条件下提升电机力矩,提升减速器变速功效与电驱动能力的匹配程度;4、关节外壳与减速器外壳设计为一体,减速器外壳带有侧摆中心轴、侧摆叉架、连接盘座等机械接口,为串联式机械臂提供定位支撑,同时提升壳体的材料利用率,实现一壳多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整体关节的紧凑型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其特征在于:/n包括一级行星齿轮减速器(1)、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2)、减速器机壳(3);/n所述减速器机壳(3)包括位于前端的前端连接座(31)和位于后端的后端连接座(32);/n所述一级行星齿轮减速器(1)包含一级太阳轮(11)、一级行星轮组件(12)、一级行星架(13)、一级齿圈(14)、一级行星轮轴承、第一外环轴承、第二外环轴承;所述一级行星轮组件(12)包含若干个一级行星轮,所述一级行星轮相对于一级太阳轮(11)的旋转中心轴成等距圆周分布,一级太阳轮(11)与一级行星轮组件(12)通过相互间的齿轮副相啮合;一级行星轮组件(12)通过一级行星轮轴承与一级行星架(13)相连接,并相对于一级行星架(13)形成转动副;一级行星架(13)通过第一外环轴承和第二外环轴承连接于减速器机壳(3)的前端连接座(31)内,并相对减速器机壳(3)形成转动副;一级齿圈(14)与减速器机壳(3)的前端连接座(31)相固连;/n所述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2)包含二级太阳轮(21)、二级行星轮组件(22)、二级行星架(23)、二级齿圈(24)、二级行星轮轴承、第三外环轴承、第四外环轴承,其中二级行星轮组件(22)包含若干个二级行星轮,所述二级行星轮相对于二级太阳轮(21)的旋转中心轴成等距圆周分布,二级太阳轮(21)与二级行星轮组件(22)通过相互间的齿轮副相啮合;二级行星轮组件(22)通过二级行星轮轴承与二级行星架(23)相连接,并相对于二级行星架(23)形成转动副;二级行星架(23)通过第三外环轴承和第四外环轴承连接于减速器机壳(3)的后端连接座(32)内,并相对减速器机壳(3)形成转动副;二级齿圈(24)与减速器机壳(3)的后端连接座(32)相固连;/n一级太阳轮(11)为减速器的输入端,其旋转中心轴为减速器动力输入轴,二级行星架(23)为减速器的输出端,其旋转中心轴为减速器动力输出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整体关节的紧凑型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级行星齿轮减速器(1)、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2)、减速器机壳(3);
所述减速器机壳(3)包括位于前端的前端连接座(31)和位于后端的后端连接座(32);
所述一级行星齿轮减速器(1)包含一级太阳轮(11)、一级行星轮组件(12)、一级行星架(13)、一级齿圈(14)、一级行星轮轴承、第一外环轴承、第二外环轴承;所述一级行星轮组件(12)包含若干个一级行星轮,所述一级行星轮相对于一级太阳轮(11)的旋转中心轴成等距圆周分布,一级太阳轮(11)与一级行星轮组件(12)通过相互间的齿轮副相啮合;一级行星轮组件(12)通过一级行星轮轴承与一级行星架(13)相连接,并相对于一级行星架(13)形成转动副;一级行星架(13)通过第一外环轴承和第二外环轴承连接于减速器机壳(3)的前端连接座(31)内,并相对减速器机壳(3)形成转动副;一级齿圈(14)与减速器机壳(3)的前端连接座(31)相固连;
所述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2)包含二级太阳轮(21)、二级行星轮组件(22)、二级行星架(23)、二级齿圈(24)、二级行星轮轴承、第三外环轴承、第四外环轴承,其中二级行星轮组件(22)包含若干个二级行星轮,所述二级行星轮相对于二级太阳轮(21)的旋转中心轴成等距圆周分布,二级太阳轮(21)与二级行星轮组件(22)通过相互间的齿轮副相啮合;二级行星轮组件(22)通过二级行星轮轴承与二级行星架(23)相连接,并相对于二级行星架(23)形成转动副;二级行星架(23)通过第三外环轴承和第四外环轴承连接于减速器机壳(3)的后端连接座(32)内,并相对减速器机壳(3)形成转动副;二级齿圈(24)与减速器机壳(3)的后端连接座(32)相固连;
一级太阳轮(11)为减速器的输入端,其旋转中心轴为减速器动力输入轴,二级行星架(23)为减速器的输出端,其旋转中心轴为减速器动力输出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整体关节的紧凑型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级太阳轮(11)、一级行星架(13)、二级太阳轮(21)、二级行星架(23)的旋转中心轴相共线;
所述一级行星齿轮减速器(1)与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2)采用串联传动布局,一级太阳轮(11)输入的旋转动力经由一级行星齿轮减速器(1)变速并输出至一级行星架(13)上,一级行星架(13)与二级太阳轮(21)固接并将旋转动力传递给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2),经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2)变速的旋转动力由二级行星架(23)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整体关节的紧凑型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减速器总体传动比i=25~36,所有齿轮的压力角α=18°~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整体关节的紧凑型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级齿圈(14)的分度圆直径dref1=60~100mm,模数m1=1~1.5,齿宽B1=12~25mm;
所述二级齿圈(24)的分度圆直径dref2=180~200mm,模数m2=1.5~2,齿宽B2=20~30mm,齿轮螺旋角β2=0°~22°;
所述前端连接座(31)的外圈直径为dred-front=dref1+(10~20mm);
所述后端连接座(32)的直径d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文川王泽宇马书根袁建军孙翊蒲华燕鲍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