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平言专利>正文

烧煤炉的排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6508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民用烧煤炉的排灰装置.传统的民用炉大都是从炉底上直接排灰,灰尘大,很不卫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炉底上开孔安装一个灰斗或灰斗小车,在密封状态下排灰.避免了排灰时产生的灰尘溢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灰斗装卸十分灵活方便,加工方法简单,造价低廉,适用于各种民用烧煤炉.(*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改进民用烧煤炉的排灰装置。传统的民用炉大都是从炉底上直接排灰,灰尘大,很不卫生。目前市场上有一种新型民用炉,它是在炉底上加一个灰盒,这种结构比从炉底上直接排灰有所改进,但灰满时仍有灰要溢出,还要清除,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排灰时产生的灰尘,而且使用场合受到限制,使用也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制造一种密封排灰装置,改进传统的民用烧煤炉排灰方式,从而避免排灰时产生的灰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炉底〔1〕上留一个圆孔〔2〕,炉底腿〔4〕的内侧伸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支杆〔5〕,用以支承安装在圆孔〔2〕下面的灰斗〔3〕,带把柄〔7〕的钢箍〔6〕套在灰斗〔3〕上,并用螺栓〔9〕夹紧。而钢箍〔6〕上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向外翻边并按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成5°~30°角的支角〔8〕,搭放在支杆〔5〕上。支角〔8〕也可采用予先做好的L型支角焊接或铆接在灰斗〔3〕上,并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成5°~30°角,再焊接或铆接上把手〔7〕。若支角〔8〕做成水平,则支杆〔5〕可做成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成5°~30°角。使用时,用手端平贴地推进炉底中心,再水平端起紧靠炉底,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旋转,依靠支角〔8〕的角度使灰斗逐渐升高与炉底压紧。当灰斗满需卸灰时,用手端平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旋转后贴地拉出。为了适用于较大型炉子,灰斗〔3〕可制造成灰斗小车。在灰斗〔3〕的上端焊接或铆接两个L形的座架〔12〕,两个拉杆〔14〕的上端与座架〔12〕铰连接,而下端各装有一个大轮子〔11〕。座架〔12〕的另一边有一个门型缺口,用来限制拉杆〔14〕与垂直线的活动角度在-30°~+60°。在垂直于两个拉杆〔14〕的连线中点的灰斗底下靠把手相反的一边,安装一个小轮子〔10〕,变A形的把手〔13〕与两个拉杆〔14〕焊接成一个整体。使用时,把灰斗小车〔3〕推进炉底,下压把手〔13〕,由于把手〔13〕和两个轮子〔11〕支地,使灰斗上升而与炉底密封,灰斗的重心落在两个轮子〔11〕和把手〔13〕的支地点中间而使小车稳定在炉底下。卸时拉动把手〔13〕,使小轮〔10〕和大轮〔11〕一起落地而拉出。几年来的使用证明,本技术由于采用灰斗与炉底密封,炉灰直接掉进灰斗里,避免了排灰时产生的灰尘溢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灰斗装卸十分灵活方便,加工方法简单,造价低廉,适用于各种民用烧煤炉,使之变成一个清洁的设备。图1、4、5为炉体与灰斗连接构造图。图2(a)为灰斗与钢箍连接构造图,图2(b)为图2(a)的俯视图。图3(a)为灰斗小的构造图,图3(b)为图3(a)的俯视图,图3(c)为图3(a)的左视图。图中1,炉底;2,炉底留的圆孔;3,灰斗;4,炉底腿;5,支杆;6,钢箍;7,把柄;8,支角;9,螺栓;10,小轮;11,大轮;12,座架;13,把手;14,拉杆。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两用炉以及其他烧煤并、煤球的炉子,炉底开洞大小一般在φ50~φ200mm左右;炉腿加高30~200mm,并在三腿内侧距地50~200mm处向内伸出三个支杆,以供支承灰斗,下面加一手柄式园形灰斗。手柄式园形灰斗做成φ120~φ300mm,深50~200mm,用0.5~2mm厚的钢板制成。灰斗上用宽15~50mm、长70~1200mm的钢板条加工后紧固,留有把柄并有三处向外翻三个翅片;也可以直接在灰斗上焊接或铆接向外翻的翅片和把柄。翅片或支杆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成5°~30°角。对公共场合下用的较大型取暖炉或开水炉,小车型灰斗炉底开洞一般在φ100~400mm;炉腿加高300~600mm;灰斗做成φ200~600mm,深100~500mm。小轮〔10〕选直径20~100mm,大轮〔11〕选直径40~200mm;拉杆〔14〕长度由灰斗深度决定,并使大轮〔11〕垂直位置时低于小轮〔10〕水平面10~50mm。拉杆〔14〕与把手〔13〕可用管钢、方钢或角钢焊接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民用烧煤炉的排灰装置,包括炉底和灰斗,其特征在于在炉底〔1〕的圆孔〔2〕下面有一个灰斗〔3〕,灰斗〔3〕是有向外翻的支角〔8〕搭放在炉腿〔4〕内侧伸出的支杆〔5〕上或是灰斗小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民用烧煤炉的排灰装置,包括炉底和灰斗,其特征在于在炉底[1]的圆孔[2]下面有一个灰斗[3],灰斗[3]是有向外翻的支角[8]搭放在炉腿[4]内侧伸出的支杆[5]上或是灰斗小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角〔8〕是直接由紧固在灰斗〔3〕上的钢箍〔6〕向外翻边,或者将予先做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言
申请(专利权)人:平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