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加工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78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密加工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轴承技术领域,精密加工轴承,包括内轴环、外轴环以及滚珠,外轴环环绕且平行于内轴环外部,且滚珠设有至少三颗并环绕排布于外轴环和内轴环之间;内轴环内壁开设有至少五个等距排布的卡槽,且内轴环包括防磨外环、防磨内环以及弹簧,防磨外环和防磨内环均位于内轴环内壁,且防磨内环外壁与防磨外环内壁通过粘合剂粘接为一体,弹簧设有至少五个并等距排布于防磨外环外壁;外轴环外壁开设有四个等距排布的凹槽,且四个凹槽内表面底部中心均开设有垂直朝内的竖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方便添加润滑油到轴承的内部/减少轴承的磨损度。

A precision machining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密加工轴承
本技术涉及轴承
,尤其是涉及一种精密加工轴承。
技术介绍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轴承在长期使用后,其机械性能明显下降,并且转动过程中不够顺滑,而常规的轴承在添加润滑油时不仅难以直接加入轴承的内部,并且操作步骤较为麻烦,再是,轴承磨损速度快,需要频繁更换,增加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轴承不好添加润滑油和容易磨损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密加工轴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密加工轴承,包括内轴环、外轴环以及滚珠,所述外轴环环绕且平行于内轴环外部,且所述滚珠设有至少三颗并环绕排布于外轴环和内轴环之间;所述内轴环内壁开设有至少五个等距排布的卡槽,且所述内轴环包括防磨外环、防磨内环以及弹簧,所述防磨外环和防磨内环均位于内轴环内壁,且所述防磨内环外壁与防磨外环内壁通过粘合剂粘接为一体,所述弹簧设有至少五个并等距排布于防磨外环外壁;所述外轴环外壁开设有四个等距排布的凹槽,且四个所述凹槽内表面底部中心均开设有垂直朝内的竖槽,四个所述竖槽内侧底部均嵌入有与其相通的滤网,且四个所述竖槽内均插入有海绵条,所述凹槽内活动嵌入有将其封闭的密封盖,且所述密封盖表面中心均固定有拉块。进一步的,至少三颗所述滚珠均与外轴环内壁和内轴环外壁滚动连接,且所述外轴环和内轴环通过至少三颗滚珠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数量与卡槽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且至少五个弹簧分别卡入至少五个卡槽内并使得所述防磨外环和防磨内环与内轴环弹性连接。进一步的,至少五个所述弹簧远离防磨外环外壁的一端均固定有垫片,且所述垫片表面与卡槽内壁顶部接触。进一步的,所述滤网与外轴环内壁相通。进一步的,所述拉块高度为1cm,且所述滤网网孔直径为0.5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利用弹簧末端的垫片,将垫片与卡槽的内壁接触,能够起到防磨作用,减少弹簧与卡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度,安装轴承时,将防磨外环和防磨内环直接与需要使用轴承的轴杆外部接触,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内轴环与轴杆直接接触而产生磨损,有利于延长轴承的整体使用寿命;将润滑油倒入凹槽内表面底部的竖槽内,海绵条可以将润滑油吸附起来,使用者持续倒入润滑油,溢出的润滑油将会通过滤网滴入外轴环的内壁,并慢慢流入到外轴环和内轴环之间的滚珠上,这样能够直接对滚珠进行润滑,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润滑油的浪费,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轴承的润滑效果。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防磨外环和防磨内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轴环A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内轴环;101-卡槽;102-防磨外环;103-防磨内环;104-弹簧;105-垫片;2-外轴环;201-凹槽;202-竖槽;203-滤网;204-海绵条;205-密封盖;206-拉块;3-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密加工轴承,包括内轴环1、外轴环2以及滚珠3,外轴环2环绕且平行于内轴环1外部,且滚珠3设有至少三颗并环绕排布于外轴环2和内轴环1之间,至少三颗滚珠3均与外轴环2内壁和内轴环1外壁滚动连接,且外轴环2和内轴环1通过至少三颗滚珠3活动连接;具体的,通过至少三颗滚珠3,将其安装在内轴环1和外轴环2之间,并使得内轴环1和外轴环2通过滚珠3转动连接;内轴环1内壁开设有至少五个等距排布的卡槽101,且内轴环1包括防磨外环102、防磨内环103以及弹簧104,防磨外环102和防磨内环103均位于内轴环1内壁,且防磨内环103外壁与防磨外环102内壁通过粘合剂粘接为一体,弹簧104设有至少五个并等距排布于防磨外环102外壁,弹簧104数量与卡槽101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且至少五个弹簧104分别卡入至少五个卡槽101内并使得防磨外环102和防磨内环103与内轴环1弹性连接,至少五个弹簧104远离防磨外环102外壁的一端均固定有垫片105,且垫片105表面与卡槽101内壁顶部接触;具体的,使用者将防磨外环102和防磨内环103均通过至少五个弹簧104一一卡入在至少五个卡槽101内,使得防磨外环102和防磨内环103均通过弹簧104与内轴环1弹性连接,而利用弹簧104末端的垫片105,将垫片105与卡槽101的内壁接触,能够起到防磨作用,减少弹簧104与卡槽10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度,安装好之后,每当使用者安装轴承时,便可以将防磨外环102和防磨内环103直接与需要使用轴承的轴杆外部接触,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内轴环1与轴杆直接接触而产生磨损,并且防磨外环102和防磨内环103能够加长其防磨效果和寿命,有利于延长轴承的整体使用寿命;外轴环2外壁开设有四个等距排布的凹槽201,且四个凹槽201内表面底部中心均开设有垂直朝内的竖槽202,四个竖槽202内侧底部均嵌入有与其相通的滤网203,且四个竖槽202内均插入有海绵条204,凹槽201内活动嵌入有将其封闭的密封盖205,且密封盖205表面中心均固定有拉块206,滤网203与外轴环2内壁相通,拉块206高度为1cm,且滤网203网孔直径为0.5cm;具体的,长时间使用轴承后,若需要向轴承的内添加润滑油进行润滑时,便可以拉住拉块206,将四个凹槽201内的密封盖205拔出,然后使用者再将润滑油倒入凹槽201内表面底部的竖槽202内,利用竖槽202内的海绵条204可以将润滑油吸附起来,而使用者持续倒入润滑油,溢出的润滑油将会通过海绵条204的末端滴入竖槽202底部的滤网203内,由于滤网203网孔直径为0.5cm并与外轴环2内壁相通,所以润滑油将会通过滤网203滴入外轴环2的内壁,并慢慢流入到外轴环2和内轴环1之间的滚珠3上,这样能够直接对滚珠3进行润滑,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润滑油的浪费,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轴承的润滑效果。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密加工轴承,包括内轴环(1)、外轴环(2)以及滚珠(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环(2)环绕且平行于内轴环(1)外部,且所述滚珠(3)设有至少三颗并环绕排布于外轴环(2)和内轴环(1)之间;/n所述内轴环(1)内壁开设有至少五个等距排布的卡槽(101),且所述内轴环(1)包括防磨外环(102)、防磨内环(103)以及弹簧(104),所述防磨外环(102)和防磨内环(103)均位于内轴环(1)内壁,且所述防磨内环(103)外壁与防磨外环(102)内壁通过粘合剂粘接为一体,所述弹簧(104)设有至少五个并等距排布于防磨外环(102)外壁;/n所述外轴环(2)外壁开设有四个等距排布的凹槽(201),且四个所述凹槽(201)内表面底部中心均开设有垂直朝内的竖槽(202),四个所述竖槽(202)内侧底部均嵌入有与其相通的滤网(203),且四个所述竖槽(202)内均插入有海绵条(204),所述凹槽(201)内活动嵌入有将其封闭的密封盖(205),且所述密封盖(205)表面中心均固定有拉块(20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加工轴承,包括内轴环(1)、外轴环(2)以及滚珠(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环(2)环绕且平行于内轴环(1)外部,且所述滚珠(3)设有至少三颗并环绕排布于外轴环(2)和内轴环(1)之间;
所述内轴环(1)内壁开设有至少五个等距排布的卡槽(101),且所述内轴环(1)包括防磨外环(102)、防磨内环(103)以及弹簧(104),所述防磨外环(102)和防磨内环(103)均位于内轴环(1)内壁,且所述防磨内环(103)外壁与防磨外环(102)内壁通过粘合剂粘接为一体,所述弹簧(104)设有至少五个并等距排布于防磨外环(102)外壁;
所述外轴环(2)外壁开设有四个等距排布的凹槽(201),且四个所述凹槽(201)内表面底部中心均开设有垂直朝内的竖槽(202),四个所述竖槽(202)内侧底部均嵌入有与其相通的滤网(203),且四个所述竖槽(202)内均插入有海绵条(204),所述凹槽(201)内活动嵌入有将其封闭的密封盖(205),且所述密封盖(205)表面中心均固定有拉块(2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维平丁琪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技研精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