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浇筑墙窗框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55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浇筑模板,特别涉及一种浇筑墙窗框模板,包括四个模板,四个模板的外周面均设置有阶梯面,模板的拼接处设置有拼接块,拼接块的外周面具有窗洞折角处的形状,拼接块的两侧边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模板互相靠近的端面贴合,拼接块与相邻的模板之间通过卡接结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利用拼接块来成型模板折角处的形状,再利用卡接结构将拼接块与模板固定连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在安装和拆卸窗框模板的过程中,仅需要将卡接结构安装或者拆离,就能够使得拼接块与模板相对固定或者分离,便于从安装以及窗洞成型后拆模。

A kind of pouring wall and window frame form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浇筑墙窗框模板
本技术涉及浇筑模板,特别涉及一种浇筑墙窗框模板。
技术介绍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使混凝土在凝结的过程中保持正确的位置。窗框模板是成形墙体窗洞的模板,窗框模板固定支护在墙体模板上,这样在浇筑混凝土之后就能够利用窗框模板和墙体模板成形具有窗洞的墙体。现有的窗框模板包括四块模板,四块模板分别插入墙模板上的预留窗孔内,四块模板分别贴合预留窗孔的四面,四块模板之间相互拼接并且在四块模板的折角处以及四块模板与墙模板的折角处通过角片等结构固定连接,保证窗框模板的稳定性。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窗框模板中的四个模板一般都为平面的模板,成型的窗洞内表面也为平面。而在一些特定的窗框结构中,要求窗洞内表面为特定的阶梯状,采用平面的模板浇筑成型后,仍需要对窗洞的内表面进行后期的修整较为麻烦,而采用外表面为阶梯状的窗框模板来成形窗洞内表面时,若窗框模板采用整体性结构则成型后不易拆模取出,若采用分体式拼接结构则在窗框折角处的外表面结构复杂,不易拼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浇筑墙窗框模板,采用易拼接的分体式拼接形成窗框模板,达到了快速安装窗框模板并且易拆卸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浇筑墙窗框模板,包括四个模板,四个模板的外周面均设置有阶梯面,模板的拼接处设置有拼接块,拼接块的外周面具有窗洞折角处的形状,拼接块的两侧边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模板互相靠近的端面贴合,拼接块与相邻的模板之间通过卡接结构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拼接块来成型模板折角处的形状,再利用卡接结构将拼接块与模板固定连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在安装和拆卸窗框模板的过程中,仅需要将卡接结构安装或者拆离,就能够使得拼接块与模板相对固定或者分离,便于从安装以及窗洞成型后拆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卡接结构包括拉杆、卡板和拉杆螺栓,拉杆一体连接在拼接块的内侧面并且拉杆从模板拼接折角处向窗洞中心延伸,卡板位于模板内侧的折角处,卡板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模板内侧抵接,拉杆穿过卡板,拉杆螺栓与拉杆远离拼接块的一端螺纹连接,并且拉杆螺栓抵接在卡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的过程中,将拼接块和模板拼接完成后,拧动拉杆螺栓,拉杆螺栓带动卡板向拼接块靠近,卡板抵接模板,保证模板与拼接块紧密地接而固定,达到快速固定模板的作用,同时在拆卸的过程中将拉杆螺栓和卡板拆离拼接块后,就能够将向内移动,快速无损地拆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卡接结构还包括搭板和搭槽,搭板与拼接块一体连接,搭槽开设在与拼接块相拼接的两个模板靠近拼接块的外表面端部,搭板搭接在搭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搭板和搭槽的搭接作用,在拉杆和卡板在抵接固定拼接块和模板的过程中,搭板能够对搭槽也施加一部分压力,提升拼接块与模板安装的稳定性,避免模板在卡板的抵接作用下相对拼接块向外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拉杆与相邻的两个模板之间的角度为4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板对相邻的两个模板施加的作用力相同,有助于提升卡板固定两个模板的一致性,每个模板的两端受到不同卡板的压力也大致相同,有助于提升模板固定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卡板靠近拼接块一面靠近模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抵接槽,模板的端部内侧固定设置有与抵接槽抵接的抵接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抵接部和抵接槽的配合,能够提升卡板抵接固定模板的稳定性,降低卡板抵接模板时模板相对卡板滑动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四个模板分别为上模板、下模板和两个侧模板,两个侧模板之间固定设置有横撑杆,横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模板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撑杆能够支撑两个侧模板,避免侧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变形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上模板与两个侧模板之间均设置有斜撑杆,斜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上模板以及一个侧模板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升上模板和侧模板的强度,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降低上模板和侧模板受到混凝土压力而变形的变形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斜撑杆与侧模板的倾斜角度为4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撑杆对上模板和侧模板的支撑效果相当,便于保证斜撑杆对侧模板和上模板的受力均衡,降低斜撑杆滑动掉落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通过将窗框模板划分为拼接块和模板,将拼接块拼接在模板的折角处,形成一个便于拆卸和安装的窗框模板结构;2、通过将卡接结构设置成拉杆、卡板和拉杆螺栓,利用拉杆螺栓压紧卡板,再用卡板压紧模板和拼接块,达到稳定卡接模板和拼接块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拼接块与模板拼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板;2、下模板;3、侧模板;4、拼接块;5、卡接结构;51、搭板;52、搭槽;53、拉杆;54、卡板;541、抵接槽;542、抵接部;55、拉杆螺栓;6、横撑杆;7、斜撑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介绍了一种浇筑墙窗框模板,与墙模板9配合使用成型窗洞,包括四个模板和拼接块4,四个模板分别为上模板1、下模板2和两个侧模板3,四个模板拼接成框形,拼接块4位于模板拼接的折角处,拼接块4的两侧边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模板互相靠近的端面贴合,拼接块4则是通过卡接结构5与模板之间固定连接。四个模板的外周面均为阶梯面,拼接块4的外周面具有窗洞折角处的形状,这样利用拼接块4和模板在浇筑过程中就能够形成内表面为完整阶梯状的窗洞。卡接结构5的形式有多种,钉板、角码等结构都可以实现,本技术中介绍了其中一种形式以供参考。如图2所示,卡接结构5包括拉杆53、卡板54和拉杆螺栓55,拉杆53一体连接在拼接块4的内侧面并且拉杆53从模板拼接折角处向窗洞中心延伸,卡板54位于模板内侧的折角处,卡板54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模板内侧抵接,拉杆53穿过卡板54,拉杆螺栓55与拉杆53远离拼接块4的一端螺纹连接,并且拉杆螺栓55抵接在卡板54上。在安装的过程中,将拼接块4和模板拼接完成后,拧动拉杆螺栓55,拉杆螺栓55带动卡板54向拼接块4靠近,卡板54抵接模板,保证模板与拼接块4紧密地接而固定,达到快速固定模板的作用,同时在拆卸的过程中将拉杆螺栓55和卡板54拆离拼接块4后,就能够将向内移动,快速无损地拆模。在利用卡板54抵接模板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卡板54将模板往外抵接造成模板相对拼接块4向外滑动,模板向外滑动一方面会导致模板与拼接块4之间错位而漏浆或者影响窗洞内侧表面质量,另一方面会造成模板挤压墙模板造成墙模板受力变形。为解决这个问题,如图2所示,可以在卡接结构5上增设搭板51和搭槽52,搭板51与拼接块4一体连接,搭槽52开设在与拼接块4相拼接的两个模板靠近拼接块4的外表面端部,搭板51搭接在搭槽52内。利用搭板51和搭槽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浇筑墙窗框模板,包括四个模板,四个模板的外周面均设置有阶梯面,其特征在于,模板的拼接处设置有拼接块(4),拼接块(4)的外周面具有窗洞折角处的形状,拼接块(4)的两侧边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模板互相靠近的端面贴合,拼接块(4)与相邻的模板之间通过卡接结构(5)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浇筑墙窗框模板,包括四个模板,四个模板的外周面均设置有阶梯面,其特征在于,模板的拼接处设置有拼接块(4),拼接块(4)的外周面具有窗洞折角处的形状,拼接块(4)的两侧边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模板互相靠近的端面贴合,拼接块(4)与相邻的模板之间通过卡接结构(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筑墙窗框模板,其特征在于,卡接结构(5)包括拉杆(53)、卡板(54)和拉杆螺栓(55),拉杆(53)一体连接在拼接块(4)的内侧面并且拉杆(53)从模板拼接折角处向窗洞中心延伸,卡板(54)位于模板内侧的折角处,卡板(54)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模板内侧抵接,拉杆(53)穿过卡板(54),拉杆螺栓(55)与拉杆(53)远离拼接块(4)的一端螺纹连接,并且拉杆螺栓(55)抵接在卡板(5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浇筑墙窗框模板,其特征在于,卡接结构(5)还包括搭板(51)和搭槽(52),搭板(51)与拼接块(4)一体连接,搭槽(52)开设在与拼接块(4)相拼接的两个模板靠近拼接块(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陈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前海荣群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