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护手及具有上述护手的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008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护手,包括用于与把手连接的护手座、连接杆、护手拉伸杆和护手头,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且可固定地安装与护手座上;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护手拉伸杆插接,且插接深度可调节且可固定;护手头连接于护手拉伸杆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调节护手,可以通过调节护手拉伸杆调节护手的长度,并通过转动连接杆调节护手的角度,因此可以满足不同驾驶者的需求,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可调节护手的摩托车。

An adjustable hand guard and a motorcycle with the hand gu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护手及具有上述护手的摩托车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配件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调节护手。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可调节护手的摩托车。
技术介绍
摩托车护手可以在摔车情况下抵挡一部分冲击,因此可对驾驶者的手部起到保护作用。在现有技术中,摩托车护手的尺寸是固定的,无法根据驾驶者的需求进行调节。因此,驾驶者需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选购摩托车护手,但是由于摩托车护手的规格种类有限,摩托车护手不一定可以完全满足驾驶者的需要。综上所述,如何根据驾驶者的需求对护手进行调节,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护手,可以根据驾驶者的需求对护手的长度和角度进行调节。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可调节护手的摩托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护手,包括用于与把手连接的护手座、连接杆、护手拉伸杆和护手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且可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护手座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护手拉伸杆插接,且插接深度可调节且可固定;所述护手头连接于所述护手拉伸杆的另一端。优选的,还包括护手盖,所述连接杆用于与所述护手座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护手座上设有螺栓连通孔,所述护手座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抵接于所述护手盖上,所述护手盖上设有与所述螺栓连通孔配合的螺栓安装孔;所述护手座和所述护手盖通过第一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用于与所述护手盖接触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所述护手盖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内安装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弹簧与定位钢珠连接,且所述定位钢珠抵接在所述第二定位孔上;所述第二定位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定位钢珠的直径。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把手内部的膨胀管,所述膨胀管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护手座上,另一端与膨胀螺母连接,所述膨胀螺母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护手拉伸杆上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连接杆用于与所述护手拉伸杆连接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锁紧件的固定孔;所述锁紧件卡接在所述凹槽内。优选的,所述护手拉伸杆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护手头上设有与所述安装孔配合的连接孔,所述护手拉伸杆和所述护手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一种摩托车,包括车体、连接于所述车体上的摩托车把手以及与所述摩托车把手连接的护手,所述护手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节护手。本技术提供的可调节护手,包括用于与把手连接的护手座、连接杆、护手拉伸杆和护手头,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且可固定地安装与护手座上;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护手拉伸杆插接,且插接深度可调节且可固定;护手头连接于护手拉伸杆的另一端。由于调节杆与护手拉伸杆插接且插接深度可调节且可固定,可以通过调节插接深度改变护手的长度,并在调节至合适长度后固定护手拉伸杆的位置。由于连接杆可转动且可固定地安装与护手座上,可以通过转动连接杆改变护手的角度,并在调节至合适角度后固定连接杆的位置。因此,本技术提供的可调节护手,可以依据驾驶者的需求对护手的长度和角度进行调节,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可调节护手的摩托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可调节护手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提供的可调节护手的具体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剖面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2中B-B剖面的剖视示意图。图1-4中:1为护手座、101为螺栓连通孔、2为连接杆、201为第一通孔、202第一定位孔、203为固定孔、3为护手盖、301为螺栓安装孔、302为第二定位孔、4为护手拉伸杆、401为凹槽、402为安装孔、5为护手头、501为连接孔、6为第一螺栓、7为定位弹簧、8为定位钢珠、9为膨胀管、10为膨胀螺母、11为锁紧件、12为第二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可调节护手,可以根据驾驶者的需求对护手的长度和角度进行调节。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可调节护手的摩托车。请参考图1-图4,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可调节护手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提供的可调节护手的具体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剖面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2中B-B剖面的剖视示意图。本技术提供的可调节护手,包括用于与把手连接的护手座1、连接杆2、护手拉伸杆4和护手头5,连接杆2的一端可转动且可固定地安装于护手座1上;连接杆2的另一端与护手拉伸杆4插接,且插接深度可调节且可固定;护手头5可转动且可固定地连接于护手拉伸杆4的另一端。护手座1与把手连接,将可调节护手固定于把手上。连接杆2与护手拉伸杆4插接,可以是护手拉伸杆4用于与连接杆2连接的一端具有内腔,连接杆2插入护手拉伸杆4内;也可是连接杆2用于与护手拉伸杆4连接的一端具有内腔,护手拉伸杆4插入连接杆2内。在使用时,调节护手拉伸杆4改变插接深度以改变护手的长度,并在调节至合适长度后固定护手拉伸杆4的位置;转动护连接杆2以改变护手的角度,并在调节合适角度后固定连接杆2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可调节护手可以通过调节护手拉伸杆4调节护手的长度,并通过转动连接杆2调节护手的角度,因此可以满足不同驾驶者的需求,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对护手座1与连接杆2之间的连接进行限定,可调节护手还包括护手盖3,连接杆2用于与护手座1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通孔201,护手座1上设有螺栓连通孔101,护手座1穿过第一通孔201抵接于护手盖3上,护手盖3上设有与螺栓连通孔101;护手座1和护手盖3通过第一螺栓6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安装在护手座1与护手盖3之间,护手座1与护手盖3通过第一螺栓6连接,由于连接杆2不直接与第一螺栓6接触,因此连接杆2可以绕护手座1的轴线转动。优选的,可以在护手座1与连接杆2接触的一端设置第一定位台阶,在护手盖3与连接杆2接触的一端设置第二定位台阶,以便更好地卡接连接杆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实现连接杆2位置的固定,可以在连接杆2用于与护手盖3接触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202,在护手盖3上可以设有若干个第二定位孔302;第一定位孔202内安装定位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护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把手连接的护手座(1)、连接杆(2)、护手拉伸杆(4)和护手头(5),所述连接杆(2)的一端可转动且可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护手座(1)上;/n所述连接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护手拉伸杆(4)插接,且插接深度可调节且可固定;/n所述护手头(5)连接于所述护手拉伸杆(4)的另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护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把手连接的护手座(1)、连接杆(2)、护手拉伸杆(4)和护手头(5),所述连接杆(2)的一端可转动且可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护手座(1)上;
所述连接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护手拉伸杆(4)插接,且插接深度可调节且可固定;
所述护手头(5)连接于所述护手拉伸杆(4)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护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手盖(3),所述连接杆(2)用于与所述护手座(1)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通孔(201),所述护手座(1)上设有螺栓连通孔(101),所述护手座(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01)抵接于所述护手盖(3)上,所述护手盖(3)上设有与所述螺栓连通孔(101)配合的螺栓安装孔(301);
所述护手座(1)和所述护手盖(3)通过第一螺栓(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护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用于与所述护手盖(3)接触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202),所述护手盖(3)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定位孔(302);
所述第一定位孔(202)内安装有定位弹簧(7),所述定位弹簧(7)与定位钢珠(8)连接,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兆翔黄光娒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兆翔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