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轮毂搬运的运输车
本技术涉及运输车的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轮毂搬运的运输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轮毂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对轮毂进行多次转线搬运,目前通过搬运车对轮毂进行搬运,但是现有的搬运车仅能对单一规格的轮毂进行批量搬运,导致要搬运另一规格的轮毂时,需要寻找与该轮毂的规格相适配的搬运车,导致该搬运车的操作存在局限性,同时员工因寻找与轮毂相适配的搬运车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导致搬运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轮毂搬运的运输车,该运输车具有调节机构,以使该搬运车能适应不同规格的轮毂,同时节省了员工因寻找与轮毂相适配的搬运车浪费的时间,提高了轮毂的搬运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轮毂搬运的运输车,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与底板,所述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与底板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一端固连有拉手,所述底板的下端设有四组滚轮,所述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上均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轮毂搬运的运输车,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架(1)、第二安装架(2)与底板(3),所述第一安装架(1)、第二安装架(2)与底板(3)之间通过连接杆(4)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安装架(1)的一端固连有拉手(5),所述底板(3)的下端设有四组滚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第二安装架(2)上均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杆(11)、光杆(12)、固定架(13)及滑移支架(14),所述调节螺杆(11)与光杆(12)对应设置于第一安装架(1)的前端与后端,所述滑移支架(14)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母(141)连接于调节螺杆(11),所述滑移支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轮毂搬运的运输车,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架(1)、第二安装架(2)与底板(3),所述第一安装架(1)、第二安装架(2)与底板(3)之间通过连接杆(4)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安装架(1)的一端固连有拉手(5),所述底板(3)的下端设有四组滚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第二安装架(2)上均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杆(11)、光杆(12)、固定架(13)及滑移支架(14),所述调节螺杆(11)与光杆(12)对应设置于第一安装架(1)的前端与后端,所述滑移支架(14)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母(141)连接于调节螺杆(11),所述滑移支架(14)的另一端通过轴套(142)滑移连接于光杆(12),所述调节螺杆(11)上对称设有旋向相反的第一螺旋部(111)与第二螺旋部(112),所述第一螺旋部(111)与第二螺旋部(112)上均设有滑移支架(14),所述固定架(13)分别设于第一安装架(1)的左右两端,所述滑移支架(14)与固定架(13)上均对应设有若干支撑棍(131),所述调节螺杆(11)的一端设有延伸至第一安装架(1)外端的调节把手(113),所述调节螺杆(11)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套(71)、与固定套(71)铰接设置的旋转套(72)及用于压紧旋转套(72)与固定套(71)的L型压紧杆(8),所述第一安装架(1)向内延伸有安装座(7),所述固定套(71)通过两端的连接板(711)固定于安装座(7),所述旋转套(72)的内环上设有若干凸起部(721),所述旋转套(72)的连接板(711)上开设有定位槽(722),所述第一安装架(1)的上端可自转的安装有L型压紧杆(8),所述L型压紧杆(8)的一端设有抵接块(81),所述L型压紧杆(8)上设有贯穿抵接块(81)且可上下滑移的定位杆(82),所述定位杆(82)上套设有抵接环(83),所述定位杆(82)上设有位于抵接环(83)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平,吕允刚,刘利斌,朱贤忠,王烨,何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丰摩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