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输车,包括:车架;第一承载板,设置在车架上;多个第二承载板,多个第二承载板两两相对地设置在第一承载板的外侧,第二承载板与第一承载板的边缘以边缘的长度方向为轴可枢转地连接;多个支杆,支杆包括锁定块以及可枢转地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与车架连接,第二段与第二承载板连接;第二承载板处于相对第一承载板向下转动的状态时,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并折叠;多个第二承载板处于向外张开的状态时,锁定块锁定第一段与第二段;每个第二承载板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杆。该运输车可以根据物料的尺寸改变承载部的尺寸,既满足运输正常尺寸物料的需求,又能够平稳地运输大尺寸物料,兼具灵活性与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载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运输车。
技术介绍
工厂车间内运输物料用的工装运输车是根据一般的物料尺寸设计的,承载物料的载物台的尺寸不会过大,适合于运输一般尺寸的物料,但是对于大尺寸的物料,则会出现摆放不稳等情况,若因此而将工装运输车的尺寸做大,则会导致空间浪费,并且降低运输车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运输车,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运输车运载大尺寸物料时物料摆放不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输车,包括:车架;第一承载板,设置在车架上;多个第二承载板,多个第二承载板两两相对地设置在第一承载板的外侧,第二承载板与第一承载板的边缘以边缘的长度方向为轴可枢转地连接;多个支杆,支杆包括锁定块以及可枢转地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与车架连接,第二段与第二承载板连接;第二承载板处于相对第一承载板向下转动的状态时,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并折叠;多个第二承载板处于向外张开的状态时,锁定块锁定第一段与第二段;每个第二承载板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杆。进一步地,支杆还包括枢轴,枢轴包括轴体和设置在轴体的两端的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第一段与第二段位于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之间;锁定块包括连接部与锁定部,连接部与第一段连接,锁定部延伸至第二段上,连接部沿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相对转动的相反方向延伸至第二段的外侧,锁定部沿枢轴的轴向朝向第二段突出,锁定部突出的长度小于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第一段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和挡板,挡板沿朝向锁定块的方向突出于本体,锁定块抵接在挡板上。进一步地,第二段设置在第一段与锁定块之间。进一步地,支杆还包括弹性元件,弹性元件设置在轴体上并位于第一段的远离第二段的一侧,弹性元件朝向第一段施压。进一步地,第一段与车架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承载板的下方;第二承载板处于与第一承载板倾斜的状态时,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朝向上方折叠。进一步地,第一段与车架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承载板的下方;第二承载板处于与第一承载板倾斜的状态时,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朝向下方折叠。进一步地,每个第二承载板上均设置有两个支杆,两个支杆沿边缘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第二承载板的两端。进一步地,运输车包括两个第二承载板,两个第二承载板相对地设置在第一承载板的两侧。进一步地,运输车还包括两个护板,两个护板相对地设置在第一承载板的两侧并朝向上方突出与第一承载板,两个护板与两个第二承载板相互交错地设置在第一承载板的四周。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运输车,当需要运输大尺寸的物料时,张开第二承载板,当第二承载板与第一承载板形成承载部时,锁定块锁住支杆的第一段与第二段,支杆支撑第二承载板,使得第二承载板能够承载重物,此时运输车就能够拥有更大的承载面积,以便平稳地放置物料,避免物料不平稳而导致运输过程中出现事故。【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的运输车的第二承载板处于收起状态的示意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的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的运输车的第二承载板处于张开状态的示意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的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的支杆的立体图;以及图6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的支杆的侧视图。图中附图标记:10、车架;20、第一承载板;30、第二承载板;40、支杆;41、第一段;411、本体;412、挡板;42、第二段;43、锁定块;431、连接部;432、锁定部;44、枢轴;441、轴体;442、第一挡块;443、第二挡块;45、弹性元件;50、护板;60、车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输车,如图1至6所示,该运输车包括:车架10 ;第一承载板20,设置在车架10上;多个第二承载板30,多个第二承载板30两两相对地设置在第一承载板20的外侧,第二承载板30与第一承载板20的边缘以边缘的长度方向为轴可枢转地连接;多个支杆40,支杆40包括锁定块43以及可枢转地连接的第一段41和第二段42,第一段41与车架10连接,第二段42与第二承载板30连接;第二承载板30处于相对第一承载板20向下转动的状态时,第一段41与第二段42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并折叠;多个第二承载板30处于向外张开的状态时,锁定块43锁定第一段41与第二段42 ;每个第二承载板30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杆40。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运输车,当需要运输大尺寸的物料时,张开第二承载板30,当第二承载板30与第一承载板20形成承载部时,锁定块43锁住支杆40的第一段41与第二段42,支杆40支撑第二承载板30,使得第二承载板30能够承载重物,此时运输车就能够拥有更大的承载面积,以便平稳地放置物料,避免物料不平稳而导致运输过程中出现事故。图1示出了第二承载板30收起时的状态,此时的运输车仅由第一承载板20承载物料,体积小,灵活性好。图3示出了第二承载板30张开时的状态,此时的运输车由第一承载板20与多个第二承载板30共同组成的承载部承载物料,适合运输大尺寸的物料,稳定性好。优选地,如图5和6所示,支杆40还包括枢轴44,枢轴44包括轴体441和设置在轴体441的两端的第一挡块442和第二挡块443,第一段41与第二段42位于第一挡块442和第二挡块443之间;锁定块43包括连接部431与锁定部432,连接部431与第一段41连接,锁定部432延伸至第二段42上,连接部431沿第一段41与第二段42之间相对转动的相反方向延伸至第二段42的外侧,锁定部432沿枢轴44的轴向朝向第二段42突出,锁定部432突出的长度小于第一挡块442和第二挡块443之间的距离。锁定部432卡在第二段42的外侧面上,使得第一段41与第二段42不能再相对转动,从而支撑第二承载板30上的载荷。优选地,第一段41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411和挡板412,挡板412沿朝向锁定块43的方向突出于本体411,锁定块43抵接在挡板412上。挡板412防止锁定块43朝向另一侧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段41与第二段42解锁。优选地,第二段42设置在第一段41与锁定块43之间。优选地,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0);第一承载板(20),设置在所述车架(10)上;多个第二承载板(30),所述多个第二承载板(30)两两相对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板(20)的外侧,所述第二承载板(30)与所述第一承载板(20)的边缘以所述边缘的长度方向为轴可枢转地连接;多个支杆(40),所述支杆(40)包括锁定块(43)以及可枢转地连接的第一段(41)和第二段(42),所述第一段(41)与所述车架(10)连接,所述第二段(42)与所述第二承载板(30)连接;所述第二承载板(30)处于相对所述第一承载板(20)向下转动的状态时,所述第一段(41)与所述第二段(42)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并折叠;所述多个第二承载板(30)处于向外张开的状态时,所述锁定块(43)锁定所述第一段(41)与所述第二段(42);每个所述第二承载板(30)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杆(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援开,林祥龙,曾霄,刘克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