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门内护板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9749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背门内护板及汽车,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后背门内护板的下部设有用于放置随车工具的第一容纳槽和用于放置随车物品的第二容纳槽,第一容纳槽内设有多个用于与不同形状的随车工具适配的第一随形卡槽,第一随形卡槽设有用于固定随车工具的第一固定件,第一容纳槽的槽口设有第一盖板;第二容纳槽内设有用于固定随车物品的第二随形卡槽,第二随形卡槽设有分别用于固定随车物品的第二固定件,第二容纳槽的槽口设有第二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后背门内护板,能够解决后背门内护板利用率低、随车物品存储散乱的技术问题。

Back door inner guard board and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背门内护板及汽车
本技术属于汽车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后背门内护板及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后背门内护板是汽车内饰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部分后背门内护板仅仅起到遮蔽钣金和隔音隔热功能,无储物空间或者储物空间利用率低;同时,由于常用随车物品,例如三角警示牌、急救包等,以及常用随车工具,例如套筒扳手、钳子、改锥等也是汽车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汽车简单汽车故障维修、轮胎拆卸、安全警示、简答伤口包扎,随车工具一般放在备胎盖板下边,工具存放散乱、分布,需要有工具垫块支撑,同时也占用行李箱盖板下部储物空间,工具拿取不方便;随车物品主要存放在后备箱内,由于后备箱内杂物较多,因此存放比较散乱,使用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背门内护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后背门内护板利用率低、随车物品存储散乱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后背门内护板,所述后背门内护板的下部设有用于放置随车工具的第一容纳槽和用于放置随车物品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设有多个用于与不同形状的所述随车工具适配的第一随形卡槽,所述第一随形卡槽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随车工具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设有用于遮挡所述随车工具的第一盖板;所述第二容纳槽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随车物品的第二随形卡槽,所述第二随形卡槽设有分别用于固定所述随车物品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槽口设有用于遮挡所述随车物品的第二盖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随形卡槽相对的两个槽壁的卡脚,所述卡脚至少一个内侧壁设有向对方方向凸起的卡凸。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可拆卸扎带或卡扣。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随形卡槽设有用于所述可拆卸扎带或所述卡扣穿过的卡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的四周分别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容纳槽卡接的卡块,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四周对应设有用于所述卡块插入的插槽;所述第二盖板的四周分别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容纳槽卡接的卡块,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四周对应设有用于所述卡块插入的插槽。进一步地,所述卡块上包覆设有缓冲垫。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的上部分设有用于旋转打开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一旋钮,所述第二盖板的上部分设有用于旋转打开所述第二盖板的第二旋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钮包括与所述第一盖板转动相连的旋转部和与所述旋转部相连的锁杆,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底设有用于所述锁杆穿过的长条锁孔,当所述锁杆随所述旋转部旋转至与所述长条锁孔的长度方向平行时,用于打开所述第一盖板;当所述锁杆旋转至与所述长条锁孔的长度方向呈十字形时,用于锁闭所述第一盖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的下端设有防脱卡爪,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对应部位设有用于所述防脱卡爪插入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具有用于所述防脱卡爪伸入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侧壁内的防脱槽。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后背门内护板。本技术提供的后背门内护板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后背门内护板,具有集成存放随车工具和随车物品的功能,具体是在后背门内护板上不仅设有放置随车工具的第一容纳槽,还设有放置随车物品的第二容纳槽,将随车工具和随车物品均收纳到后背门内护板上,提高后背门内护板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也解决了随车物品存放杂乱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背门内护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提供的后背门内护板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提供的后背门内护板的容纳槽内部放置随车工具和随车物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后背门内护板左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的后背门内护板的容纳槽部位去掉随车工具和随车物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后背门内护板左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5所示的后背门内护板的卡脚的结构示意图一;图8为5所示的后背门内护板的卡脚的结构示意图二;图9为图3所示的后背门内护板的容纳槽部位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的后背门内护板左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中所示的后背门内护板的第一盖板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所示的后背门内护板的第一盖板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后背门内护板;2-第一旋钮;21-锁杆;22-旋转部;3-第一盖板;31-卡块;32-防脱卡爪;4-第二容纳槽;41-卡孔;5-第二旋钮;6-第一容纳槽;61-插槽;62-卡脚;621-卡凸;622-加强筋;63-限位槽;64-第一随形卡槽;7-套筒扳手;8-改锥;9-钳子;10-第二固定件;11-三角警示牌;12-第二随形卡槽;13-急救包;14-第二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后背门内护板进行说明。后背门内护板1,后背门内护板1的下部设有用于放置随车工具的第一容纳槽6和用于放置随车物品的第二容纳槽4,第一容纳槽6内设有多个用于与不同形状的随车工具适配的第一随形卡槽64,第一随形卡槽64设有用于固定随车工具的第一固定件,第一容纳槽6的槽口设有用于遮挡随车工具的第一盖板3;第二容纳槽4内设有用于固定随车物品的第二随形卡槽12,第二随形卡槽12设有分别用于固定随车物品的第二固定件10,第二容纳槽4的槽口设有用于遮挡随车物品的第二盖板14。本技术提供的后背门内护板1,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后背门内护板1上不仅设有放置随车工具的第一容纳槽6,还设有放置随车物品例如三角警示牌11和急救包13的第二容纳槽4,将随车工具、三角形警示牌和急救包13均收纳到后背门内护板1上,提高后背门内护板1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也解决了随车物品存放杂乱的问题。其中随车工具主要是维修用的工具,例如可以为套筒扳手7、钳子9、改锥8等,这些维修常用的工具形状各异,因此,对应设有适配的随形卡槽,各工具放入对应适配的随形卡槽内,再通过固定件固定,防止松动脱出,避免盖板打开时工具掉落,造成伤人现象。本实施例中分为两个容纳槽,两个容纳槽不连通,独立设置,对应设有两个盖板,三角警示牌11和急救包13收纳到一个容纳槽内,能够防止容纳槽过大而造成操作不方便的问题,也利于分类管理。可选地,后背门内护板1及其上的各种槽和第一固定件为一体注塑成型,提高整体的强度和外观质量。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8,作为本技术提供的后背门内护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后背门内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门内护板的下部设有用于放置随车工具的第一容纳槽和用于放置随车物品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设有多个用于与不同形状的所述随车工具适配的第一随形卡槽,所述第一随形卡槽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随车工具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设有用于遮挡所述随车工具的第一盖板;所述第二容纳槽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随车物品的第二随形卡槽,所述第二随形卡槽设有分别用于固定所述随车物品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槽口设有用于遮挡所述随车物品的第二盖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后背门内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门内护板的下部设有用于放置随车工具的第一容纳槽和用于放置随车物品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设有多个用于与不同形状的所述随车工具适配的第一随形卡槽,所述第一随形卡槽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随车工具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设有用于遮挡所述随车工具的第一盖板;所述第二容纳槽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随车物品的第二随形卡槽,所述第二随形卡槽设有分别用于固定所述随车物品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槽口设有用于遮挡所述随车物品的第二盖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背门内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随形卡槽相对的两个槽壁的卡脚,所述卡脚至少一个内侧壁设有向对方方向凸起的卡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背门内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可拆卸扎带或卡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背门内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随形卡槽设有用于所述可拆卸扎带或所述卡扣穿过的卡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背门内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的四周分别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容纳槽卡接的卡块,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四周对应设有用于所述卡块插入的插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维松朴承铁田珊珊白海峰李加一楚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