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和隔音的车头传动装置,包括车头传动装置外壳、制冷器、冷水管和引擎盖,所述车头传动装置外壳内部设置有发动机外壳,所述冷水管设置在发动机外壳的内部,所述制冷器设置在水箱的内部底端,所述出水口设置在进水口的后侧,所述车头传动装置外壳内壁和引擎盖内壁上均固定有发动机隔音罩,所述隔音罩之间均固定有密封条,所述车头传动装置外壳前侧贯穿有进气格栅。该便于散热和隔音的车头传动装置,设置有制冷器,制冷器设置在两个制冷器的内部底部,将带有热量的水通过进水口排入水箱中,在制冷器的作用下将其快速降温,水箱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水箱温度偏高或水箱发生损坏时,另一个水箱可继续工作。
A headstock transmission device convenient for heat dissipation and sound ins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散热和隔音的车头传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头传动装置
,具体为一种便于散热和隔音的车头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实生活中汽车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代步工具,汽车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噪音,长时间生活在噪音污染中,会让人感到烦躁、焦虑和不安,从而影响其身心健康。现实生活中给汽车散热的水箱只设计一个,对冷却管中的水散热时不够彻底,在汽车运行时都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减噪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散热和隔音的车头传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给汽车散热的水箱只设计一个,对冷却管中的水散热时不够彻底,在汽车运行时都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减噪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散热和隔音的车头传动装置,包括车头传动装置外壳、制冷器、冷水管和引擎盖,所述车头传动装置外壳内部设置有发动机外壳,且发动机外壳的右侧设置有水箱,同时水箱和发动机外壳的下侧均设置有传动轴,所述冷水管设置在发动机外壳的内部,且冷水管的一端与出水口相连接,同时冷水管的另一端与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制冷器设置在水箱的内部底端,且水箱的左壁贯穿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在进水口的后侧,且出水口与后侧加压泵相连接,同时进水口与前侧加压泵相连接,所述车头传动装置外壳内壁和引擎盖内壁上均固定有发动机隔音罩,且发动机隔音罩的内部镶嵌有隔音泡沫材料,同时隔音泡沫材料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隔音罩之间均固定有密封条,所述车头传动装置外壳前侧贯穿有进气格栅。优选的,所述水箱设置有2个,且2个水箱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优选的,所述制冷器设置有2个,且2个制冷器相互平行。优选的,所述出水口的直径和进水口的直径相同。优选的,所述加压泵设置有4个,且4个加压泵关于车头传动装置外壳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隔音泡沫材料上等距离分布有直径相同的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散热和隔音的车头传动装置,(1)设置有制冷器,制冷器设置在水箱的内部底部,将带有热量的水通过冷水管和进水口排入水箱中,在制冷器的作用下将其快速降温,水箱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水箱温度偏高或水箱发生损坏时,关闭上侧水箱的出水口和进水口的阀门,打开下端的水箱的出水口和进水口的阀门继续工作,操作简单、实用性强;(2)设置有发动机隔音罩和密封条,发动机隔音罩内部设置有隔音泡沫材料和通孔,传动装置发出的噪音通过发动机隔音罩和密封条将噪音隔绝在车头传动装置外壳内部,并通过隔音泡沫材料和通孔将其吸收,这样就减少噪音传出机外,同时提高驾乘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发动机隔音罩在车头传动装置外壳上分布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冷水管在发动机外壳上分布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制冷器在水箱内部分布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发动机外壳,3、水箱,4、传动轴,5、制冷器,6、出水口,7、加压泵,8、冷水管,9、进水口,10、发动机隔音罩,11、隔音泡沫材料,12、通孔,13、密封条,14、进气格栅,15、引擎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散热和隔音的车头传动装置,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车头传动装置外壳1内部设置有发动机外壳2,且发动机外壳2的右侧设置有水箱3,同时水箱3和发动机外壳2的下侧均设置有传动轴4,水箱3设置有2个,且2个水箱3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竖直线上,水箱3设置在车头传动装置外壳1的内部,且下端水箱3的底部固定在车头传动装置外壳1的内部底部上,两个水箱3的设置便于其中一个水箱3因外部原因不能工作或水箱内的水温过高需停止工作时,就可以关闭此水箱3中的出水口6和进水口9,同时开启另一个水箱3中的出水口6和进水口9继续进行工作,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冷水管8设置在发动机外壳2的内部,且冷水管8的一端与出水口6相连接,同时冷水管8的另一端与进水口9相连接,制冷器5设置在水箱3的内部底端,且水箱3的左壁贯穿有出水口6和进水口9,制冷器5设置有2个,且2个制冷器5相互平行,出水口6的直径和进水口9的直径相同,加压泵7设置有4个,且4个加压泵7关于车头传动装置外壳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制冷器5设置在水箱3的底端,出水口6和进水口9均贯穿水箱3的左壁,吸热后的水在加压泵7的作用下通过进水口9进入水箱3中,制冷器5迅速对热水进行制冷,制冷后的水在加压泵7的作用下通过出水口6进入冷水管8对其发动机外壳2内部进行降温,两个制冷器5的设置便于其中一个加压泵7损坏时,另一个加压泵7可继续工作,不影响传动装置的运行,出水口6设置在进水口9的后侧,且出水口6与后侧加压泵7相连接,同时进水口9与前侧加压泵7相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车头传动装置外壳1内壁和引擎盖15内壁上均固定有发动机隔音罩10,且发动机隔音罩10的内部镶嵌有隔音泡沫材料11,同时隔音泡沫材料11上开设有通孔12,隔音泡沫材料11上等距离分布有直径相同的通孔12,发动机隔音罩10内部设置有隔音泡沫材料11和通孔12,隔音泡沫材料11和通孔12的设置将发动机和传动轴4发出的噪音将其隔绝并吸收,减少噪音传出车头传动装置外壳1外,减少噪音污染,提高车内乘坐人员的舒适度,隔音罩10之间均固定有密封条13,车头传动装置外壳1前侧贯穿有进气格栅14。工作原理:人为将发动机隔音罩10固定在车头传动装置外壳1的内壁、车头传动装置外壳1的底端和引擎盖15内壁上,将密封条13固定在发动机隔音罩10之间,发动机外壳2内部装置在启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出水口6在后侧加压泵7的作用下将水箱3的冷水输入冷水管8中,冷水管8中的冷水将发动机外壳2中的热量带走,在前侧加压泵7的作用下通过进水口9进入水箱3中,在制冷器5的作用下将热水迅速制冷,以此循环对其进行散热处理,在汽车向前运行时,自然风通过进气格栅14进入车头传动装置外壳1的内部,也可以对车头传动装置外壳1内部进行散热处理,如其中一个水箱3因外部原因不能工作或水箱内的水温过高需停止工作时,就可以关闭此水箱3中的出水口6和进水口9,同时开启另一个水箱3中的出水口6和进水口9继续进行工作,这就完成整个工作,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技术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内容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散热和隔音的车头传动装置,包括车头传动装置外壳(1)、制冷器(5)、冷水管(8)和引擎盖(15),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传动装置外壳(1)内部设置有发动机外壳(2),且发动机外壳(2)的右侧设置有水箱(3),同时水箱(3)和发动机外壳(2)的下侧均设置有传动轴(4),所述冷水管(8)设置在发动机外壳(2)的内部,且冷水管(8)的一端与出水口(6)相连接,同时冷水管(8)的另一端与进水口(9)相连接,所述制冷器(5)设置在水箱(3)的内部底端,且水箱(3)的左壁贯穿有出水口(6)和进水口(9),所述出水口(6)设置在进水口(9)的后侧,且出水口(6)与后侧加压泵(7)相连接,同时进水口(9)与前侧加压泵(7)相连接,所述车头传动装置外壳(1)内壁和引擎盖(15)内壁上均固定有发动机隔音罩(10),且发动机隔音罩(10)的内部镶嵌有隔音泡沫材料(11),同时隔音泡沫材料(11)上开设有通孔(12),所述隔音罩(10)之间均固定有密封条(13),所述车头传动装置外壳(1)前侧贯穿有进气格栅(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散热和隔音的车头传动装置,包括车头传动装置外壳(1)、制冷器(5)、冷水管(8)和引擎盖(15),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传动装置外壳(1)内部设置有发动机外壳(2),且发动机外壳(2)的右侧设置有水箱(3),同时水箱(3)和发动机外壳(2)的下侧均设置有传动轴(4),所述冷水管(8)设置在发动机外壳(2)的内部,且冷水管(8)的一端与出水口(6)相连接,同时冷水管(8)的另一端与进水口(9)相连接,所述制冷器(5)设置在水箱(3)的内部底端,且水箱(3)的左壁贯穿有出水口(6)和进水口(9),所述出水口(6)设置在进水口(9)的后侧,且出水口(6)与后侧加压泵(7)相连接,同时进水口(9)与前侧加压泵(7)相连接,所述车头传动装置外壳(1)内壁和引擎盖(15)内壁上均固定有发动机隔音罩(10),且发动机隔音罩(10)的内部镶嵌有隔音泡沫材料(11),同时隔音泡沫材料(11)上开设有通孔(12),所述隔音罩(10)之间均固定有密封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陈必生,
申请(专利权)人:建湖县明信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