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充连续式双螺杆挤出造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846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高填充连续式双螺杆挤出造粒装置,它包括捏炼机、提升机、加料机、双螺杆挤出机、风冷模面热切机、旋风分离器和风冷振动筛;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上方设有提升机和加料机,所述提升机与捏炼机连接,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口与风冷模面热切机连接,所述风冷模面热切机通过输送风机依次与两个旋风分离器连接,第二个旋风分离器下方设置有风冷振动筛;所述捏炼机包括操作台、减速机、捏炼室、捏炼转子、翻转马达、加压气缸、浮锤、控制电箱和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压性能好,翻转便捷,提高了控温稳定性,提高了捏炼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Continuous twin screw extruder with high fi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填充连续式双螺杆挤出造粒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高填充连续式双螺杆挤出造粒装置。
技术介绍
高分子聚合物塑胶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双螺杆挤出造粒工艺无疑是塑胶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随着终端产品的多样化,对塑胶材料的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采用不同功能的填充材料对塑胶进行改性是一种常用的塑胶改性手段,并且,目前呈现出填充材料的填充量越来越大的趋势,特别是在导热,高模量,低曲翘,无卤阻燃等应用领域的塑胶产品,其甚至能达到50%~70%重量比的高填充量。对于高填充的材料而言,如何在挤出造粒的时候使大量的填料均匀的分散和良好的浸润在树脂中是高填充材料生产中的一个难点和关键所在。如果分散和浸润不好,会极大的影响材料的综合性能,特别是力学性能和表观。因此,在高填充材料的造粒挤出过程中,通常会在配方中添加相容剂来增加树脂和填料的界面亲和性。但是,当填料含量超过30%,特别是达到40%甚至50%时,仅仅加入相容剂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工艺的优化来进一步提高分散性。同时现有的捏炼机注重搅拌剪切功能的同时忽略了温控性能,如果对捏炼室内进行搅拌的物料没有及时控制温度的话,会大大影响捏练效率,因此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填充连续式双螺杆挤出造粒装置,使料粒均匀充分冷却,分散切粒,提高产品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填充连续式双螺杆挤出造粒装置,它包括捏炼机、提升机、加料机、双螺杆挤出机、风冷模面热切机、旋风分离器和风冷振动筛;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上方设有提升机和加料机,所述提升机与捏炼机连接,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口与风冷模面热切机连接,所述风冷模面热切机通过输送风机依次与两个旋风分离器连接,第二个旋风分离器下方设置有风冷振动筛;所述捏炼机包括操作台、减速机、捏炼室、捏炼转子、翻转马达、加压气缸、浮锤、控制电箱和驱动电机;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两个支架,两个支架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捏炼室,所述捏炼室悬空设置,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翻转马达,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速比齿轮,所述速比齿轮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与减速机连接,所述减速机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捏炼室的上方设置有加压气缸,所述加压气缸的底部设置有浮锤;所述转轴两侧均设置有捏炼转子,所述捏炼转子包括相互连通的大叶片和小叶片。一种高填充连续式双螺杆挤出造粒装置,所述加压气缸的外部一侧还设置有控制电箱。一种高填充连续式双螺杆挤出造粒装置,所述转轴与捏炼室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进行端面密封。一种高填充连续式双螺杆挤出造粒装置,所述转轴内部设有一格空心内管,所述内管内设有一个导流板,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内管的一端齐平,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不到达内管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循环口。一种高填充连续式双螺杆挤出造粒装置,所述转轴两侧的大叶片与小叶片位置相对应,所述内管的小叶片远离循环口的一侧设置为入水口。一种高填充连续式双螺杆挤出造粒装置,所述大叶片内部设有一个大空腔,所述大叶片的边缘设置有大刀口,所述大叶片一端的侧面与小叶片连接,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导流口;所述小叶片的内部设置有小空腔,所述小叶片的边缘设置有小刀口,所述小叶片与大叶片的接触面设置为流通口,便于冷却水流通,所述小叶片的底部设置有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压性能好,翻转便捷,并通过设计捏炼转子的结构,在两侧分别布置相反对称的连通的两个叶片,其中一个小叶片作为流通管道,提高了其剪切效率,使得物料分散更加均匀,通过设计捏炼转轴和捏炼转子的连通结构,达到其本身形成一个简单的回流的循环通道,使冷热水循环效率高,且可以同时充满捏炼转轴和转子,大大增加了冷热水与捏炼物料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对色母料的控温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捏炼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捏炼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捏炼机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捏炼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捏炼机1、操作台1.1、减速机1.2、联轴器1.3、速比齿轮1.4、转轴1.5、内管1.51、导流板1.52、循环口1.53、捏炼室1.6、捏炼转子1.7、大叶片1.71、大空腔1.72、大刀口1.73、导流口1.74、小叶片1.75、小空腔1.76、小刀口1.77、流通口1.78、密封圈1.8、翻转马达1.9、加压气缸1.10、浮锤1.11、控制电箱1.12、驱动电机1.13、提升机2、加料机3、双螺杆挤出机4、风冷模面热切机5、输送风机6、旋风分离器7、风冷振动筛8。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4,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高填充连续式双螺杆挤出造粒装置,它包括捏炼机1、提升机2、加料机3、双螺杆挤出机4、风冷模面热切机5、旋风分离器7和风冷振动筛8。所述双螺杆挤出机4的主喂料口上方设有提升机2和加料机3,所述提升机2与捏炼机1连接,所述双螺杆挤出机4的挤出口与风冷模面热切机5连接,所述风冷模面热切机5通过输送风机6依次与两个旋风分离器7连接,第二个旋风分离器7下方设置有风冷振动筛8。所述捏炼机1包括操作台1.1、减速机1.2、捏炼室1.6、捏炼转子1.7、翻转马达1.9、加压气缸1.10、浮锤1.11、控制电箱1.12和驱动电机1.13。所述操作台1.1上设置有两个支架,两个支架上设置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贯穿捏炼室1.6,所述捏炼室1.6悬空设置,所述转轴1.5的一端设置有翻转马达1.9,所述转轴1.5的另一端连接有速比齿轮1.4,所述速比齿轮1.4连接有联轴器1.3,所述联轴器1.3与减速机1.2连接,所述减速机1.2与驱动电机1.13连接。所述捏炼室1.6的上方设置有加压气缸1.10,所述加压气缸1.10的底部设置有浮锤1.11,所述加压气缸1.10的外部一侧还设置有控制电箱1.12。所述转轴1.5与捏炼室1.6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1.8,进行端面密封。所述转轴1.5两侧均设置有捏炼转子1.7,所述捏炼转子1.7包括相互连通的大叶片1.71和小叶片1.75。所述转轴1.5内部设有一格空心内管1.51,所述内管1.51内设有一个导流板1.52,所述导流板1.52将内管1.51一分为二,所述导流管3的一端与内管1.51的一端齐平,所述导流管3的另一端不到达内管1.51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循环口1.53。所述转轴1.5两侧的大叶片1.71与小叶片1.75位置相对应,所述内管1.51的小叶片1.75在前的一侧设置为入水口。所述大叶片1.71内部设有一个大空腔1.72,所述大叶片1.71的边缘设置有大刀口1.73,所述大叶片1.71一端的侧面与小叶片1.75连接,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导流口1.74;所述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填充连续式双螺杆挤出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捏炼机、提升机、加料机、双螺杆挤出机、风冷模面热切机、旋风分离器和风冷振动筛;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上方设有提升机和加料机,所述提升机与捏炼机连接,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口与风冷模面热切机连接,所述风冷模面热切机通过输送风机依次与两个旋风分离器连接,第二个旋风分离器下方设置有风冷振动筛;/n所述捏炼机包括操作台、减速机、捏炼室、捏炼转子、翻转马达、加压气缸、浮锤、控制电箱和驱动电机;/n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两个支架,两个支架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两侧均设置有捏炼转子,所述转轴贯穿捏炼室,所述捏炼室悬空设置,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翻转马达,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速比齿轮,所述速比齿轮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与减速机连接,所述减速机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捏炼室的上方设置有加压气缸,所述加压气缸的底部设置有浮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填充连续式双螺杆挤出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捏炼机、提升机、加料机、双螺杆挤出机、风冷模面热切机、旋风分离器和风冷振动筛;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上方设有提升机和加料机,所述提升机与捏炼机连接,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口与风冷模面热切机连接,所述风冷模面热切机通过输送风机依次与两个旋风分离器连接,第二个旋风分离器下方设置有风冷振动筛;
所述捏炼机包括操作台、减速机、捏炼室、捏炼转子、翻转马达、加压气缸、浮锤、控制电箱和驱动电机;
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两个支架,两个支架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两侧均设置有捏炼转子,所述转轴贯穿捏炼室,所述捏炼室悬空设置,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翻转马达,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速比齿轮,所述速比齿轮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与减速机连接,所述减速机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捏炼室的上方设置有加压气缸,所述加压气缸的底部设置有浮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填充连续式双螺杆挤出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捏炼转子包括相互连通的大叶片和小叶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填充连续式双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川胡玲霞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苏达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