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火雄专利>正文

预热式燃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23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燃烧设备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焚毁燃烧炉的改进。主要特征包括一主燃烧室、一次燃烧室、废气通路及供气管路系统,主燃烧室由一炉床与次燃烧室隔离,其两侧各由至少两道耐火砖墙形成储热拱壁,并于燃烧室上端设有炉顶以及数排上下进气管。以使在燃烧弃物送入前,供应主燃烧室燃气,使具有储热功效的耐火砖墙预先储热至数百度,提供在弃物送入主燃烧室后,使温热空气输入即可燃烧。并可供热下次燃烧所需热温,经循环燃烧后可保持炉体高温。(*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燃烧设备,确切的说是涉及一种焚毁燃烧炉的改进。目前殡仪馆所用的火葬炉,主要是一可供储放棺木的燃烧室,在燃烧室四周设有可供喷洒煤油或瓦斯等燃料之管路。在燃烧室上端设有排烟管。当棺木推入并封闭入口后,喷洒煤油或瓦斯等燃料即完成棺木燃烧作业。但这种藉用煤油或瓦斯等燃料将棺木燃烧的方法,由于棺木及尸体有机体与燃料同时燃烧合产生大量有毒气体,从而对环境产生污染,且易产生危险,不仅浪费能源,污染了空气,且危害公众安全。为克服上述火葬炉的缺点,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预热式燃烧炉,使炉体在燃烧过程中只须第一次加热,再经过数次循环燃烧后仍可确保高温以节省能源,并使二次燃烧的气体可完全无烟、无味、无臭,特提出本技术。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该燃烧室包括一主燃烧室、一次燃烧室、废气通道供气管路系统,主燃烧室与次燃烧室由炉床隔离,其两侧由相隔适当距离的耐火砖墙形成的内、外储热壁,在内、外储热壁之间形成通道可通、至次燃烧室,主燃烧室前端设有一进料闸门,后端设有手动开启的作业门,在两储热壁顶端设有拱形储热炉顶,储热炉顶内壁设有供气管路系统的底部进气管,外壁设有上部进气管、二次进气管及环设有气室通道,上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燃烧室组成的预热式燃烧炉,其特征在于:该燃烧室包括一主燃烧室、一次燃烧室、废气通道供气管路系统,主燃烧室与次燃烧室由炉床隔离,其两侧由相隔适当距离的耐火砖墙形成的内、外储热壁,在内、外储热壁之间形成通道可通、至次燃烧室,主燃烧室前端设有一进料闸门,后端设有手动开启的作业门,在两储热壁顶端设有拱形储热炉顶,储热炉顶内壁设有供气管路系统的底部进气管,外壁设有上部进气管、二次进气管及环设有气室通道,上部进气管及二次进气管的出口设在内储热壁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火雄
申请(专利权)人:廖火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