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池的热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131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的热压工装,所述电池的极组包括主体区和削薄区,所述削薄区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区的厚度,所述热压工装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共同限定出适于容纳所述极组的热压空间,所述热压空间的与所述削薄区相对的内壁上设有朝向所述削薄区突出的凸台,所述凸台适于与所述削薄区贴合。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电池的热压工装,操作简单,精度高,热压效果良好,可以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实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池的热压工装
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的热压工装。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的制作工艺复杂,正负极片和隔膜作为电池的核心尤为重要。一定层数的带有极耳的正负极片通过隔膜叠在一起以形成极组,其中,隔膜使正极片和负极片间隔开,避免正极片和负极片发生接触。由于隔膜与正负极片具有良好的热覆合,可以利用热压来使极组定型,即,对比较松软的极组施加一定的压力与温度从而使极组定型。由于隔膜的两面涂覆粘性涂层,极组在热压板的热压作用下,极组内的正负极片和隔膜紧紧地粘在一起,产生很强的抑制力,从而防止极片发生变形。相关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极组热压板是上下平行的两块带有涂层的不锈钢板,由于正负极片存在削薄区,以至于极组的极耳部厚度小于极组的正常区厚度。在热压时,上压板和下压板首先接触极组的正常区,从而导致极片削薄区的受力小于极片正常区的受力。由于极组受力不均匀,电芯电解液浸润不一致,导致电芯注液失液,阻抗、循环、倍率、性能不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电池的热压工装,操作简单,精度高,热压效果良好,可以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实用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电池的热压工装,所述电池的极组包括主体区和削薄区,所述削薄区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区的厚度,所述热压工装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共同限定出适于容纳所述极组的热压空间,所述热压空间的与所述削薄区相对的内壁上设有朝向所述削薄区突出的凸台,所述凸台适于与所述削薄区贴合。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电池的热压工装,利用热压空间内设置的凸台去压紧削薄区,操作简单,可以确保在热压时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接触极组表面的均匀性,使削薄区与主体区的热压受力均匀,从而热压效果良好,可以减少出现电芯电解液的浸润不一致所引起的注液失液,减少电芯的阻抗、循环、倍率不达标的问题的发生,能够对电芯析锂起到较大的改善作用,提高电芯的循环性能,进而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实用性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分别设有定位凹槽,所述热压空间由所述定位凹槽限定出,所述凸台形成在所述第一压板的定位凹槽和所述第二压板的定位凹槽中的至少一个上。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凹槽的深度为h,所述主体区的厚度为w,h<w/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台在其突出方向上的高度为0.19mm-0.31mm。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台与所述热压空间的内壁之间采用弧形过渡。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台朝向所述削薄区由内向外倾斜延伸。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台的轮廓线被构造成弧形。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台在内外方向上的宽度为10mm。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压力达标检测器,所述压力达标检测器适于在所述极组的压力未达到预设压力时报警。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受力均匀检测器,所述受力均匀检测器适于在所述极组的压力不均匀时报警。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电池的热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电池的热压工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用于电池的热压工装100、热压空间101、凸台102、第一压板110、第二压板120、压力达标检测器130、受力均匀检测器140、极耳210、极组220、主体区221、削薄区222。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电池的热压工装100。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电池的热压工装100,电池的极组220包括主体区221和削薄区222,极组220的极耳210位于削薄区222,削薄区222位于主体区221的前端,削薄区222的厚度小于主体区221的厚度,其中,削薄区222的外表面相对于主体区221的外表面邻近极组220的中心平面。热压工装100包括:第一压板110和第二压板120。具体而言,第一压板110与第二压板120共同限定出适于容纳极组220的热压空间101,热压空间101的与削薄区222相对的内壁上设有朝向削薄区222突出的凸台102,凸台102适于与削薄区222贴合。例如,第一压板110位于第二压板120的下方,热压空间101的上内壁和下内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凸台102,凸台102在上下方向上突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电池的热压工装100,利用热压空间101内设置的凸台102去压紧削薄区222,操作简单,可以确保在热压时第一压板110和第二压板120接触极组220表面的均匀性。在主体区221得到热压的同时,削薄区222也得到了热压,保证了整个极组220的表面在热压时受力的均匀性,从而热压效果良好,可以减少出现电芯电解液的浸润不一致所引起的注液失液,减少电芯的阻抗、循环、倍率不达标的问题的发生,能够对电芯析锂起到较大的改善作用,从而提高电芯的循环性能,进而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实用性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第一压板110与第二压板120分别设有定位凹槽,热压空间101由定位凹槽限定出。例如,定位凹槽为U形槽,第一压板110的U形槽开口向上,第二压板120的U形槽开口向下。这样,定位凹槽可以对极组220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将极组220顺利地放入热压空间101内。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凸台102形成在第一压板1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池的热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极组包括主体区和削薄区,所述削薄区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区的厚度,所述热压工装包括:/n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共同限定出适于容纳所述极组的热压空间,所述热压空间的与所述削薄区相对的内壁上设有朝向所述削薄区突出的凸台,所述凸台适于与所述削薄区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的热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极组包括主体区和削薄区,所述削薄区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区的厚度,所述热压工装包括:
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共同限定出适于容纳所述极组的热压空间,所述热压空间的与所述削薄区相对的内壁上设有朝向所述削薄区突出的凸台,所述凸台适于与所述削薄区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的热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分别设有定位凹槽,所述热压空间由所述定位凹槽限定出,所述凸台形成在所述第一压板的定位凹槽和所述第二压板的定位凹槽中的至少一个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池的热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的深度为h,所述主体区的厚度为w,h<w/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的热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在其突出方向上的高度为0.19mm-0.31mm。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尚忠姚恩新郭恒睿施建峰高扬豪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