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浮渣焚烧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10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含油浮渣焚烧处理装置,包括焚烧炉系统和尾气处理系统,焚烧系统包括焚烧炉主体、油储罐、送风机、污泥料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焚烧炉主体与油储罐、送风机、污泥料仓、烟气冷却器分别连接,烟气冷却器依次与旋风除尘器、喷淋吸收塔、引风机连接,送风机与引风机连接:利用压滤后浮渣的残油热值,采用炉床式焚烧炉对含油浮渣进行焚烧处理,利用浮渣燃烧产生的烟气热量来加热水,回收能源。采用旋风分离器及喷淋吸收塔控制焚烧烟尘污染。使浮渣焚烧后的烧渣达到国家卫生填埋标准,焚烧产生的烟气中有害成分经处理后浓度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实现含油浮渣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石油生产上产生废物处理,特别是含油浮 渣焚烧处理装置。技术背景含油浮渣是含油污水处理中的最末端废弃物,其主要成分为水、次生粘土矿物、油及各种化学药剂,近年来己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2 国环104号),升格为国家强制性管理的固体废弃物。我国大型油田目前己 进入高含水开采时期,在含油污水处理中,含油浮渣的产量急剧上升。对 于含油浮渣的处理,国内外石油行业目前尚未开发出技术上、经济上可行 的无害化处理工艺,只能采用离心或压滤等传统工艺进行初级处理,其减 量化后的浮渣积存量依然很大,且油类、各种化学药剂含量更高,不能科 学、有效、彻底地解决含油浮渣的处理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油浮渣焚烧处理装置,能够解决油 田含油浮渣积存量大和污染环境的难题,实现含油浮渣的无害化、资源化 处理。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焚烧炉系统和尾气处理系统,焚烧系统包括焚烧炉主体、油储罐、送风机、污泥料仓;焚烧炉主体由支 架、炉膛、炉体、燃烧器、进料口、进风口、温度传感器、烟气出口、出渣口组成;尾气处理系统包括烟气冷却器、旋风除尘器、喷淋吸收塔、引 风机;旋风除尘器由进风口、蜗壳式装置、出气口、排尘口组成;喷淋吸 收塔由进气口、喷淋器、出气口、排污口组成,焚烧炉主体与油储罐、送 风机、污泥料仓、烟气冷却器分别连接,烟气冷却器依次与旋风除尘器、 喷淋吸收塔、引风机连接,送风机与引风机连接焚烧炉主体中炉体下有 支架,内是炉膛,炉体上分别接有燃烧器、进料口、进风口、温度传感器、 烟气出口、出渣口;旋风除尘器由出气口、蜗壳式装置、排尘口依次连接, 侧面接有进风口;喷淋吸收塔上、下分别接有出气口、排污口,其内有喷 淋器,侧面接进气口。本技术由于采用了焚烧炉主体与油储罐、送风机、污泥料仓、烟 气冷却器分别连接,烟气冷却器依次与旋风除尘器、喷淋吸收塔、引风机 连接,送风机与引风机连接利用压滤后浮渣的残油热值,采用炉床式焚 烧炉对含油浮渣进行焚烧处理,利用浮渣燃烧产生的烟气热量来加热水, 回收能源。采用旋风分离器及喷淋吸收塔控制焚烧烟尘污染。使浮渣焚烧 后的烧渣达到国家卫生填埋标准,焚烧产生的烟气中有害成分经处理后浓 度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实现含油浮渣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附图2为本技术的焚烧炉主体示意附图3为本技术的旋风除尘器示意附图4为本技术的喷淋吸收塔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l、附图2、附图3、附图4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由附图1可以看出,本技术的含油浮渣焚烧装置包括焚烧炉系统 和尾气处理系统。焚烧系统包括焚烧炉主体l、油储罐2、送风机3、污泥 料仓4;焚烧炉主体1由支架17、炉膛9、炉体10、燃烧器11、进料口 12、 进风口 13、温度传感器14、烟气出口 15、出渣口 16组成;尾气处理系统 包括烟气冷却器(换热器)5、旋风除尘器6、喷淋吸收塔7、引风机8; 旋风除尘器6由进风口 18、蜗壳式装置20、出气口 19、排尘口 21组成; 喷淋吸收塔7由进气口22、喷淋器25、出气口23、排污口24组成。附图2:炉床式焚烧炉主体1为钢结构,炉膛9内衬耐火材料,支架 17为角钢。采用炉床盛料,燃烧在炉床上物料表面进行,适宜于处理颗粒 小或粉状固体废物以及泥浆状废物。其炉床为水平,燃烧室与炉床成为一 体。废物的加料、搅拌及出灰均为手工/自动切换操作,为间歇式运行。附图3:对焚烧尾气中灰分的处理选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 廉的旋风除尘器6,它对粒径大于50pm的颗粒物净化效率为94%,对粒 径为5pm的细微颗粒物净化效率为27%。进入旋风除尘器内的含尘烟气流 沿筒壁旋转下降,当旋转气流大部分到达锥体底部附近时,开始转为向上 运动,在中心边旋转边上升,最后由出气口 19排除。烟气中的颗粒物在旋 转运动过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逐步沉降由排尘口21排除,收集下来的 灰分中的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允许卫生填埋的标准,可以对其进行卫生填 埋或者其他处理。处理后的烟气中颗粒物浓度低于国家排放标准。附图4对焚烧尾气中二氧化硫用喷淋吸收塔7作为其处理净化装置, 氢氧化钙作为喷雾吸收剂,浓度为10%。喷淋吸收塔,不仅可以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还可以捕集旋风除尘器不能捕集下来的微细颗粒物。烟气从塔底部的进气口 22进入,并向上流动,吸收液从上端喷淋器25喷入呈 雾状向下运动,当烟气通过喷淋吸收液所形成的液体空间时,二氧化硫被 碱液吸收,颗粒物也因吸收液的碰撞、拦截及凝聚等作用转移到吸收液中, 烟气中的热量把液滴蒸干,最终,反应产物以固体形式从排污口24排出, 可以用作建筑材料或其他用途。经处理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浓度低于 国家的排放标准。本含油浮渣焚烧装置采用自动点火燃烧器11、送风机3、引风机8、 加料系统、各部分温度显示均由一配电箱控制,有较高的自动化整合程度, 操作简便。在焚烧过程中,启炉阶段利用燃烧器11提高炉膛9内的温度,当炉膛 9内温度逐渐上升到一定温度后,泥饼水分逐渐蒸干,泥饼开始自燃。焚 烧后的残渣达到国家卫生填埋的标准,可以对其进行卫生填埋或者其他处 理。利用污泥燃烧产生的烟气热量通过烟气冷却器(换热器)5来加热水, 回收能源。烟气经旋风除尘器6处理,降低烟气中的灰分,再通过喷淋塔 7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然后排放。本技术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具有经济、高效、环保、操作 简单等特点, 一般的工作人员均可迅速熟练掌握,有着广阔的推广应用前學权利要求1、含油浮渣焚烧处理装置,包括焚烧炉系统和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焚烧系统包括焚烧炉主体(1)、油储罐(2)、送风机(3)、污泥料仓(4);焚烧炉主体(1)由支架(17)、炉膛(9)、炉体(10)、燃烧器(11)、进料口(12)、进风口(13)、温度传感器(14)、烟气出口(15)、出渣口(16)组成;尾气处理系统包括烟气冷却器(5)、旋风除尘器(6)、喷淋吸收塔(7)、引风机(8);旋风除尘器(6)由进风口(18)、蜗壳式装置(20)、出气口(19)、排尘口(21)组成;喷淋吸收塔(7)由进气口(22)、喷淋器(25)、出气口(23)、排污口(24)组成,焚烧炉主体(1)与油储罐(2)、送风机(3)、污泥料仓(4)、烟气冷却器(5)分别连接,烟气冷却器(5)依次与旋风除尘器(6)、喷淋吸收塔(7)、引风机(8)连接,送风机(3)与引风机(8)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浮渣焚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焚 烧炉主体(1)中炉体(10)下有支架(17),内是炉膛(9),炉体(10) 上分别接有燃烧器(11)、进料口 (12)、进风口 (13)、温度传感器(14)、 烟气出口 (15)、出渣口 (16)。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含油浮渣焚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旋风除尘器(6)由出气口 (19)、蜗壳式装置(20)、排尘口 (21)依次连 接,侧面接有进风口 (18)。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浮渣焚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喷 淋吸收塔(7)上、下分别接有出气口 (23)、排污口 (24),其内有喷淋器(25),侧面接进气口 (22)。专利摘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含油浮渣焚烧处理装置,包括焚烧炉系统和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焚烧系统包括焚烧炉主体(1)、油储罐(2)、送风机(3)、污泥料仓(4);焚烧炉主体(1)由支架(17)、炉膛(9)、炉体(10)、燃烧器(11)、进料口(12)、进风口(13)、温度传感器(14)、烟气出口(15)、出渣口(16)组成;尾气处理系统包括烟气冷却器(5)、旋风除尘器(6)、喷淋吸收塔(7)、引风机(8);旋风除尘器(6)由进风口(18)、蜗壳式装置(20)、出气口(19)、排尘口(21)组成;喷淋吸收塔(7)由进气口(22)、喷淋器(25)、出气口(23)、排污口(24)组成,焚烧炉主体(1)与油储罐(2)、送风机(3)、污泥料仓(4)、烟气冷却器(5)分别连接,烟气冷却器(5)依次与旋风除尘器(6)、喷淋吸收塔(7)、引风机(8)连接,送风机(3)与引风机(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占广冯久鸿毕研斌李琦马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