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378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触器检测装置,包括传送机构以及沿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设置的型号识别机构、通断检测工位和耐压检测工位,所述通断检测工位包括有对接触器进行夹取的夹具以及与夹具配合连接的机械手,所述夹具为若干个且分别用于适配不同型号的接触器,所述通断检测工位和耐压检测工位分别包括有与参数检测机构连接的第一检测探针组和第二检测探针组,所述第一检测探针组设置在所述夹具上,所述夹具夹持接触器的同时第一检测探针组与接触器的接线端子抵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用于检测不同型号种类接触器,且检测效率高的接触器检测装置。

Contactor de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触器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器元件检测
,尤其是一种接触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接触器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自动化控制电器,主要用于频繁接通或分断的交、直流电路,具有控制容量大,可远距离操作等优点。配合继电器可以实现定时操作、联锁控制、各种定量控制和失压及欠压保护等功能,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接触器在出厂前通常需要对接触器进行性能检测,现有技术中针对接触器的检测习惯采用人工检测,人为地将检测探针与接触器的接线端子抵触,再通过参数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但是由于接触器的型号种类繁多,根据型号种类的不同,就需要通过不同的检测人员分别进行检测,导致其检测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用于检测不同型号种类接触器,且检测效率高的接触器检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触器检测装置,包括传送机构以及沿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设置的型号识别机构、通断检测工位和耐压检测工位,所述通断检测工位包括有对接触器进行夹取的夹具以及与夹具配合连接的机械手,所述夹具为若干个且分别用于适配不同型号的接触器,所述通断检测工位和耐压检测工位分别包括有与参数检测机构连接的第一检测探针组和第二检测探针组,所述第一检测探针组设置在所述夹具上,所述夹具夹持接触器的同时第一检测探针组与接触器的接线端子抵触。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型号识别机构能够对传送机构上的接触器种类和型号进行识别定位,从而能够通过参数检测机构对识别信号传输给机械手,然后控制机械手抓取对应型号的夹具,并通过夹具对接触器进行夹持定位,夹具进行夹持定位时同时通过第一检测探针组与接线端子接触后通电进行通断检测,接触器通断正常,再通过第二检测探针组与接线端子接触后进行耐压检测,本技术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更高,能够用于检测不同型号的接触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型号识别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传送方向上方并用于识别接触器型号的第一相机镜头,所述第一相机镜头上下滑动设置在传送机构的上方。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对第一相机镜头能够对接触器型号进行精准识别,并且能够对接触器的位置进行定位,便于后续夹具能够快速准确地夹持接触器,第一相机镜头上下滑动设置在传送机构的上方便于对焦,能够实现更精准的图像采集,提升了识别不同型号接触器的准确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型号识别机构设置有为第一相机镜头补光的条形光源和用于调节条形光源角度的调节组件。采用上述方案,为相机提供光源进行补光,能够满足在光线较差的情况下实现图像的精准采集,从而识别接触器型号,进一步提升了识别不同型号接触器的准确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上对称设置有一对夹持臂,所述第一检测探针组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置有与第一检测探针组电连接的第一连接头,所述机械手上设置有与参数检测机构连接的第二连接头,所述机械手在与夹具配合连接时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接触电连。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一安装架能够将夹持臂和第一检测探针组集成设置,简化了安装结构,同时通过在第一安装架上设置有与第一检测探针组电连接的第一连接头,在机械手上设置有与参数检测机构连接的第二连接头,并在机械手与夹具配合连接时将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接触电连,实现快速机械手在选取对应的夹具后能够快速的对夹具上的第一检测探针组通电,从而快速地对夹具上的接触器进行通断检测,结构更加简单的同时又能够提高检测效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耐压检测工位包括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检测探针组,所述若干个第二检测探针组分别用于适配不同型号的接触器,所述若干个第二检测探针组均上下滑动设置在传送机构上方。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对不同型号的接触器进行耐压检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耐压检测工位设置有刻码机。采用上述方案,耐压检测工位在进行耐压检测时能够同时进行刻码操作,减少耗时,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通断检测工位包括用于控制接触器动触头吸合或释放的触发组件,所述触发组件设置有第二相机镜头和用于机械手移动定位的激光位移传感器。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触发组件对动触头进行吸合和释放操作,能够进行多次数据样本的采集,使得检测数据更加准确,提高检测的合格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接触器传送的工装板,所述传送机构对应型号识别机构、通断检测工位和耐压检测工位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工装板定位的截停块,所述传送机构上设置有供截停块伸缩的通孔。采用上述方案,便于传送接触器,且截停块能够有效地对接触器的位置进行定位,使得接触器能够准确地处于检测工位进行检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型号识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通断检测工位的结构示意图1;附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通断检测工位的结构示意图2;附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耐压检测工位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触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7所示,包括机架1和驱动机构2,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传送机构3,传送机构3包括传送带31,传送带31采用链条传动,并且设置在机架1的两侧,链条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接触器传送的工装板32,沿所述传送机构3的传送方向设置的型号识别机构4、通断检测工位5和耐压检测工位6,所述传送机构3对应型号识别机构4、通断检测工位5和耐压检测工位6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工装板32定位的截停块33,所述传送机构3上设置有供截停块33伸缩的通孔。所述通断检测工位5包括有对接触器进行夹取的夹具51以及与夹具51配合连接的机械手52,机械手52的一端设置有机械手控制器521,所述夹具51为若干个且分别用于适配不同型号的接触器,所述若干夹具51(采用简易画法)放置在机械手52旁边的平台7上,所述通断检测工位5和耐压检测工位6分别包括有与参数检测机构连接的第一检测探针组53和第二检测探针组61,所述第一检测探针组53设置在所述夹具51上,所述夹具51夹持接触器的同时第一检测探针组53与接触器的接线端子抵触。所述型号识别机构4包括对应设置在传送方向上方并用于识别接触器型号的第一相机镜头41,所述第一相机镜头41上下滑动设置在传送机构3的上方,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用于驱动第一相机镜头41上下滑动的第一驱动件21,所述第一驱动件21优选为丝杆电机。所述型号识别机构4设置有为第一相机镜头41补光的条形光源42和用于调节条形光源42角度的调节组件43,所述调节组件43包括铰接设置在机架1上的铰接块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机构以及沿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设置的型号识别机构、通断检测工位和耐压检测工位,所述通断检测工位包括有对接触器进行夹取的夹具以及与夹具配合连接的机械手,所述夹具为若干个且分别用于适配不同型号的接触器,所述通断检测工位和耐压检测工位分别包括有与参数检测机构连接的第一检测探针组和第二检测探针组,所述第一检测探针组设置在所述夹具上,所述夹具夹持接触器的同时第一检测探针组与接触器的接线端子抵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机构以及沿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设置的型号识别机构、通断检测工位和耐压检测工位,所述通断检测工位包括有对接触器进行夹取的夹具以及与夹具配合连接的机械手,所述夹具为若干个且分别用于适配不同型号的接触器,所述通断检测工位和耐压检测工位分别包括有与参数检测机构连接的第一检测探针组和第二检测探针组,所述第一检测探针组设置在所述夹具上,所述夹具夹持接触器的同时第一检测探针组与接触器的接线端子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型号识别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传送方向上方并用于识别接触器型号的第一相机镜头,所述第一相机镜头上下滑动设置在传送机构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型号识别机构设置有为第一相机镜头补光的条形光源和用于调节条形光源角度的调节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上对称设置有一对夹持臂,所述第一检测探针组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置有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奇建张华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兆正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