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器的电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24030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触器的电磁系统,包括有动铁芯、静铁芯、线圈、线圈骨架,线圈绕设在线圈骨架上,所述静铁芯包括有凹槽,所述凹槽于静铁芯上端具有上开口,凹槽于静铁芯的两侧具有侧开口,所述动铁芯包括有极柱,所述静铁芯上开口的两侧延伸形成有两个第一支撑部,所述上开口由两个第一支撑部之间间隔形成,所述极柱上端延伸形成有两个第二支撑部,所述线圈骨架设置在凹槽中,线圈骨架的上下端分别与第一支撑部和凹槽的底内壁配合限位,所述静铁芯的底内壁上延伸形成有凸台,凸台的两侧形成有两个凹口,所述凸台对应设置在上开口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相对现有技术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有更好的使用效果。有更好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触器的电磁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接触器的电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磁系统是接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技术中的电磁系统通常包括有动铁芯、静铁芯、线圈、线圈骨架,线圈骨架与静铁芯配合连接定位,线圈绕设在线圈骨架上,动铁芯通常为T型结构,其极柱活动插接在线圈骨架的内孔中,当线圈通电时会产生磁性,能够吸附动铁芯进行运动。
[0003]中国技术中公开一种节能型接触器的电磁系统(CN202816812U),包括有动铁芯、静铁芯、永久磁铁、线圈等部件,线圈设置在动铁芯和静铁芯之间,所述的静铁芯为U型结构,所述的动铁芯为E型结构。该专利所示结构存在的缺陷是:
[0004](1)线圈和静铁芯之间缺少可靠的定位安装结构,在吸合过程中线圈和静铁芯之间容易产生碰撞甚至分离,导致线圈的损坏;
[0005](2)吸合过程中撞击力较大,并且分断速度有待提高;
[0006](3)线圈的散热效果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断速度更高、静铁芯和线圈之间连接更可靠的电磁系统。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接触器的电磁系统,包括有动铁芯、静铁芯、线圈、线圈骨架,线圈绕设在线圈骨架上,动铁芯用于与触头支架配合安装固定,静铁芯用于与接触器的壳体配合安装固定,所述静铁芯包括有凹槽,所述凹槽于静铁芯上端具有上开口,凹槽于静铁芯的两侧具有侧开口,所述动铁芯包括有极柱,极柱沿上开口穿设安装,极柱与线圈骨架的内孔配合活动套接,所述静铁芯上开口的两侧向内延伸形成有两个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静铁芯为一体成型,所述上开口由两个第一支撑部的端部之间间隔形成,所述极柱的上端朝两侧方向延伸形成有与两个第一支撑部相对应的两个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设置能够提高吸合效果,线圈骨架的上下端分别与第一支撑部和凹槽的底内壁配合限位,使线圈骨架在纵向方向上不容易和静铁芯之间脱离或发生较大的碰撞,所述静铁芯的底内壁上还向上延伸形成有凸台,凸台的两侧形成有两个凹口,所述凸台对应设置在上开口的下方,所述凸台与线圈骨架的内孔配合套接定位,凸台除了能够用于与线圈骨架配合进行定位之外,其处在与极柱相对应的位置,能够提高吸合效果;此外,凸台的设置使得极柱的长度能够得到适当的缩减,这有助于减轻动铁芯的重量,能够提高接触器产品的分断速度以及减弱动铁芯吸合时的撞击力。
[0009]进一步地,所述线圈骨架包括有筒部、分别设置于筒部上下两端的上环形凸缘、下环形凸缘,筒部于上环形凸缘和下环形凸缘之间形成有用于绕设线圈的环形容置槽,线组绕设在筒部外侧并置于环形容置槽中,上环形凸缘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部配合限
位,下环形凸缘的两侧分别插入到凸台两侧的凹口中并与凹口的内壁配合限位,能够提高线圈骨架和静铁芯之间的限位配合效果。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下环形凸缘的下端还设置有与线圈骨架的内孔相连通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一端与线圈骨架的内孔相连接,所述连接槽的另一端延伸至下环形凸缘的外周面上,这使得所述凸台能够沿所述连接槽侧向插入到线圈骨架的内孔中,进而能够实现将线圈骨架沿静铁芯的侧部开口置入到凹槽中,所述上环形凸缘或下环形凸缘上还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与静铁芯配合限位,使线圈骨架能够准确的侧向插入到位。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下环形凸缘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供线圈的端部嵌入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一端连通至环形容置槽中,线圈的端部可沿安装槽向外侧伸出,方便接线,安装槽的设置对线圈的两端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提高可靠性。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下环形凸缘的下端两侧与凹口相对应位置设置有若干散热长槽,散热长槽的设置能够提高下环形凸缘的散热效果。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上环形凸缘的上端两侧与第一支撑部相对应位置设置有若干凸筋,凸筋的设置能够减少上环形凸缘和第一支撑部之间的磨损。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下环形凸缘的与环形容置槽相对应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散热凸条,能够进一步的提高下环形凸缘的散热效果。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较现有技术而言,整体结构简单,分断速度高,撞击力小,线圈骨架和静铁芯之间不易脱离,线圈骨架和静铁芯之间不易碰撞损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静铁芯的结构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线圈骨架的结构图1;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线圈骨架的结构图2;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
[0021]图6为图5沿A

A剖面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技术接触器的电磁系统的实施例如图1

6所示:包括有动铁芯1、静铁芯2、线圈骨架3,所述静铁芯2包括有凹槽21,所述凹槽21于静铁芯2上端具有上开口210,凹槽21于静铁芯2的两侧具有侧开口211,线圈骨架3设置在凹槽21中,线圈骨架3的侧向宽度大于静铁芯2的侧向宽度,使得线圈骨架3的侧部能够从所述侧开口211伸出,所述动铁芯1包括有极柱11,极柱11与线圈骨架3的内孔配合活动套接,所述静铁芯2上开口210的两侧向内延伸形成有两个第一支撑部212,所述上开口210由两个第一支撑部212之间间隔形成,所述极柱11上端朝两侧方向延伸形成有与两个第一支撑部212相对应的两个第二支撑部12,线圈骨架3的上下端分别与第一支撑部212和凹槽21的底内壁配合限位,所述静铁芯2的底内壁上还向上延伸形成有凸台22,凸台22的两侧形成有两个凹口23,所述凸台22对应设置在上开口210的下方,所述凸台22与线圈骨架3的内孔30配合套接定位。凸台22和凹口23之间通过弧面过度,弧面对于线圈骨架3有很好的引导作用,使线圈骨架3不易产生侧向的移动。
[0023]如图3、4所示,所述线圈骨架3包括有筒部31、分别设置于筒部31上下两端的上环形凸缘32、下环形凸缘33,筒部31于上环形凸缘32和下环形凸缘33之间形成有用于绕设线圈的环形容置槽34,线圈绕设在筒部31外侧并置于环形容置槽34中,上环形凸缘32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部212配合限位,下环形凸缘33的两侧分别插入到凸台22两侧的凹口23中(如图1、5所示)。
[0024]所述下环形凸缘33的下端还设置有与线圈骨架3的内孔30相连通的连接槽331,所述凸台22能够沿所述连接槽331侧向插入到线圈骨架3的内孔30中,所述下环形凸缘33上还设置有限位挡块332,所述限位挡块332与静铁芯2配合限位。
[0025]安装时,将线圈骨架3沿静铁芯2的凹槽21的侧开口211插入到凹槽21中,在插装过程中,凸台22可通过连接槽331置入到内孔30中,由于限位挡块332的存在,能够方便的将线圈骨架3插入到正确的位置,安装过程较为方便。具体实施时,连接槽331的深度可略小于凸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器的电磁系统,包括有动铁芯、静铁芯、线圈、线圈骨架,线圈绕设在线圈骨架上,所述静铁芯包括有凹槽,所述凹槽于静铁芯上端具有上开口,凹槽于静铁芯的两侧具有侧开口,所述线圈骨架设置在凹槽中,所述动铁芯包括有极柱,极柱与线圈骨架的内孔配合活动套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铁芯上开口的两侧向内延伸形成有两个第一支撑部,所述上开口由两个第一支撑部之间间隔形成,所述极柱上端朝两侧方向延伸形成有与两个第一支撑部相对应的两个第二支撑部,线圈骨架的上下端分别与第一支撑部和凹槽的底内壁配合限位,所述静铁芯的底内壁上还向上延伸形成有凸台,凸台的两侧形成有两个凹口,所述凸台对应设置在上开口的下方,所述凸台与线圈骨架的内孔配合套接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电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包括有筒部、分别设置于筒部上下两端的上环形凸缘、下环形凸缘,筒部于上环形凸缘和下环形凸缘之间形成有用于绕设线圈的环形容置槽,上环形凸缘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奇建仇仙者张田田王强张兆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兆正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