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疏水扩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350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疏水扩容器,涉及锅炉疏水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本体,本体上端内侧壁设置有横向的喷淋管,其特征是:所述喷淋管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本体侧壁上,且所述喷淋管一端从所述本体侧壁穿出;所述本体外侧壁上安装有位于所述喷淋管一侧的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喷淋管对应位置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位于所述本体内部的喷淋管上开设有若干环绕的喷淋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将罐体内部进行有效降温,降温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疏水扩容器
本技术涉及锅炉疏水辅助设备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疏水扩容器。
技术介绍
疏水扩容器是将压力疏水管路中的疏水进行扩容降压,分离出蒸汽和疏水,将蒸汽引入换热器或除氧器中,充分利用其热能,而疏水则被引入疏水箱中定期送入给水系统。主要是降低压力,如果高压蒸汽直接进入凝汽器,容易引起凝汽器超压,通过它可以降低压力,避免超压,同时里面还有减温装置,可以降低温度。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5939088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卧式疏水扩容器,其包括卧式安装的圆柱型的罐体,疏水弯管与罐体右端端面连接,所述疏水弯管上设有疏水进口,排汽口位于罐体顶部,出水口位于罐体底部且出水口延伸到罐体内,在所述罐体顶部内侧悬挂安装有一个喷淋水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罐体悬挂安装有一个U型的泄水槽且由疏水弯管加入的疏水能流到泄水槽内,所述泄水槽的槽底呈台阶状且台阶从泄水槽的右端向左端逐步向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卧式疏水扩容器,具有结构简单,多级辅助疏水降温降压,减少两相对设备的冲击,同时减少热量损失。但是上述专利中的喷淋水管悬挂在罐体顶部内侧,当喷淋水管在喷淋降温时,由于冷却水只能从喷淋水管一侧喷出,使得冷却水能降温到的区域有限,只能对局部区域进行降温,无法对罐体内部进行有效降温,这将导致降温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疏水扩容器,具有能将罐体内部进行有效降温,降温效果更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疏水扩容器,包括本体,本体上端内侧壁设置有横向的喷淋管,其特征是:所述喷淋管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本体侧壁上,且所述喷淋管一端从所述本体侧壁穿出;所述本体外侧壁上安装有位于所述喷淋管一侧的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喷淋管对应位置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位于所述本体内部的喷淋管上开设有若干环绕的喷淋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时通过启动电机,喷淋管将在电机驱动下转动,于此同时向喷淋管内通入冷却水,冷却水从喷淋口喷出时,由于喷淋口环绕在喷淋管上随着喷淋管的转动,冷却水的喷淋范围将变大,从而能对本体内部进行全面降温,提高对本体内部的降温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内侧壁设置有竖直的支撑架,所述喷淋管穿过并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能将喷淋管进行限位支撑,避免喷淋管转动时发生抖动,从而使喷淋管在转动时更加的顺畅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倾斜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喷淋口连通,且所述导流管出口孔径沿远离喷淋管方向逐渐缩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导流管能对准本体内侧壁的不同位置,从而在对本体内部进行冷却时,冷却管在导流管的作用下能从不同角度喷出,从而使降温效果更佳;由于导流管出口的孔径沿远离喷淋管方向逐渐缩小,从而能增大冷却水的喷射距离,使冷却水能喷淋至更远距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外侧壁上安装有疏水弯道,所述疏水弯道一端与本体内侧壁连通,所述本体内侧壁上设置有疏水板,所述疏水板位于所述疏水弯道下方,所述疏水板上还开设有高度沿远离所述疏水弯道方向降低的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上设置有交错且相互平行的隔板,相邻的所述隔板间存在高度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温高压的疏水将从疏水弯道的进水口流入至本体内部,当疏水流入本体内时,疏水将流入至引流槽内,由于引流槽上设置有交错放置的隔板,疏水将依次流过隔板的上表面,当疏水从上隔板流到下隔板上时,因相邻隔板间存在高度差,疏水流下时将加速内部的翻滚,而且疏水流动时还将撞击引流槽的侧壁,从而进一步加快了热量的释放;通过隔板还增长了疏水在疏水板上的路径,使疏水的降温效果更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槽截面呈U形,且所述引流槽表面相对光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疏水将沿着引流槽的侧壁呈摆动式向下流动,由于引流槽的表面相对光滑,从而能保证疏水的流动,减少疏水残留在引流槽的槽壁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上端内侧壁上铰接有竖直的摆动杆,所述摆动杆靠近所述喷淋管;所述喷淋管外侧壁上设置有朝向所述摆动杆的推块,所述推块的长度大于所述摆动杆与喷淋管间的距离;所述摆动杆下端与所述疏水板外侧壁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喷淋管转动时推块将跟随喷淋管一起转动,当推块转动至摆动杆一侧时,由于推块的长度大于摆动杆与喷淋管间的距离,推块将推动摆动杆绕着铰接处向远离喷淋管的方向移动;当推块转过摆动杆后,摆动杆下端将撞击疏水板,撞击后的疏水板将产生抖动,从而能加快疏水翻滚的频率,在推块的作用下摆动杆将周期性的撞击疏水板侧壁,从而能加快疏水的降温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疏水板外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柱,所述摆动杆下端活动插设在固定柱上,所述固定柱远离疏水板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固定柱上套设有位于所述限位板与摆动杆之间的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能将摆动杆的最大移动范围进行限制,避免摆动杆从固定柱上脱落,而设置在限位板与摆动杆之间的弹簧能帮助摆动杆复位;当摆动杆下端向远离疏水板的方向移动时,此时弹簧将被不断压缩,当摆动杆上端与推块分离后,在弹簧的作用下能帮助摆动杆迅速复位,并能快速撞击疏水板的侧壁,从而使撞击效果更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本体内部连通,所述本体底部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出水口两侧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底部设置有竖直的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下端设置有横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本体处理过的疏水将从底部的出水口流出,通过支撑座能将本体进行支撑,而设置在支撑座与横板之间的减震弹簧能对本体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从而使本体在工作时更加的稳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工作时通过启动电机,喷淋管将在电机驱动下转动,于此同时向喷淋管内通入冷却水,冷却水将从导流管内喷出,由于导流管呈倾斜且环绕在喷淋管上,随着喷淋管的转动冷却水的喷淋范围将变大,从而能对本体内部进行全面降温,提高对本体内部的降温效果;2.当疏水从上隔板流到下隔板上时,因相邻隔板间存在高度差,疏水流下时将加速内部的翻滚,而且疏水流动时还将撞击引流槽的侧壁,从而进一步加快了热量的释放;通过隔板还增长了疏水在疏水板上的路径,使疏水的降温效果更佳;3.当喷淋管转动时,推块将跟随喷淋管一起转动;当推块转动至摆动杆一侧时,由于推块的长度大于摆动杆与喷淋管间的距离,推块将推动摆动杆绕着铰接处向远离喷淋管的方向移动;当推块转过摆动杆后,摆动杆下端将撞击疏水板,撞击后的疏水板将产生抖动,从而能加快疏水翻滚的频率,在推块的作用下摆动杆将周期性的撞击疏水板侧壁,从而能加快疏水的降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凸显喷淋管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凸显本体内部疏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疏水扩容器,包括本体(1),本体(1)上端内侧壁设置有横向的喷淋管(2),其特征是:所述喷淋管(2)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本体(1)侧壁上,且所述喷淋管(2)一端从所述本体(1)侧壁穿出;所述本体(1)外侧壁上安装有位于所述喷淋管(2)一侧的电机(3),所述电机(3)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4),所述喷淋管(2)对应位置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轮(4)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6),位于所述本体(1)内部的喷淋管(2)上开设有若干环绕的喷淋口(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疏水扩容器,包括本体(1),本体(1)上端内侧壁设置有横向的喷淋管(2),其特征是:所述喷淋管(2)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本体(1)侧壁上,且所述喷淋管(2)一端从所述本体(1)侧壁穿出;所述本体(1)外侧壁上安装有位于所述喷淋管(2)一侧的电机(3),所述电机(3)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4),所述喷淋管(2)对应位置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轮(4)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6),位于所述本体(1)内部的喷淋管(2)上开设有若干环绕的喷淋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疏水扩容器,其特征是:所述本体(1)内侧壁设置有竖直的支撑架(7),所述喷淋管(2)穿过并转动连接在支撑架(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疏水扩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喷淋管(2)上设置有倾斜的导流管(8),所述导流管(8)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喷淋口(5)连通,且所述导流管(8)出口孔径沿远离喷淋管(2)方向逐渐缩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疏水扩容器,其特征是:所述本体(1)外侧壁上安装有疏水弯道(9),所述疏水弯道(9)一端与本体(1)内侧壁连通,所述本体(1)内侧壁上设置有疏水板(10),所述疏水板(10)位于所述疏水弯道(9)下方,所述疏水板(10)上还开设有高度沿远离所述疏水弯道(9)方向降低的引流槽(11),所述引流槽(11)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银武郑杰刘法利王建毅赵登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杭丽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