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排扩容器的无外加动力消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010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排扩容器的无外加动力消白装置,涉及热蒸汽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排气管道(1)、位于排气管道(1)内的冷凝管道(2)和设置在冷凝管道(2)上的文丘里管(5),所述冷凝管道(2)的上端为空气入口(3),冷凝管道(2)的下端为空气出口(4),所述空气出口(4)从排气管道(1)下部的侧壁穿出,所述文丘里管(5)与空气出口(4)连接导通,冷凝管道(2)通过空气入口(3)与外界导通,冷凝管道(2)通过空气出口(4)和文丘里管(5)与外界导通;其通过从排气管道下部侧壁穿出的空气出口等,实现了回收利用连续排污扩容器连续排放的乏汽,同时无冒白烟视觉污染。

A white removing device without external power for continuous discharge expa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连排扩容器的无外加动力消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蒸汽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排扩容器的无外加动力消白装置。
技术介绍
火力发电机组,为了保证锅炉运行的安全和提高设备的寿命,必须保证锅炉炉水的品质,所以必须设置炉水排污设备。在亚临界机组中通常设计有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装置。连续排污扩容器与锅炉连续排污口连接,排污水在连排扩容器内绝热膨胀分离为二次蒸汽和废热水,二次蒸汽经过专门的管道排到大气中,这一部分排汽无法回收。目前,据初步计算,在正常运行工况下,一台600MW机组的排污乏汽带走的热量可达3MW~5MW,这对能源造成巨大浪费;在非正常运行工况下,如启停炉、事故处理工况时,锅炉、汽机会将数百吨高品质的工质排放掉,工质和能量大量损失。连排扩容器乏汽导致水资源浪费、“冒白龙”现象恶化城市景观、加剧雾霾形成。若能实现对连排乏汽回收,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收益,也为下一步回收其它设备的排汽积累技术基础。现有技术问题及思考:如何解决回收利用连续排污扩容器连续排放的乏汽及冒白烟视觉污染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连排扩容器的无外加动力消白装置,其通过从排气管道下部侧壁穿出的空气出口等,实现了回收利用连续排污扩容器连续排放的乏汽,同时无冒白烟视觉污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连排扩容器的无外加动力消白装置,包括排气管道,还包括位于排气管道内的冷凝管道和设置在冷凝管道上的文丘里管,所述冷凝管道的上端为空气入口,冷凝管道的下端为空气出口,所述空气出口从排气管道下部的侧壁穿出,所述文丘里管与空气出口连接导通,冷凝管道通过空气入口与外界导通,冷凝管道通过空气出口和文丘里管与外界导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空气出口的数量为四个,分别是第一至第四空气出口,所述第一至第四空气出口的结构相同并在水平方向的排气管道上均匀分布。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在所述冷凝管道的外壁上设置有翅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翅片分成三组翅片组,分别是结构相同的第一至第三翅片组,所述第一至第三翅片组沿排气管道从上至下均匀分布。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翅片的长度尺寸为5米。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两个翅片组之间的距离尺寸为1米。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在所述冷凝管道的内壁上设置有格栅。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冷凝管道为不锈钢或者铝合金制成的管道。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冷凝管道通过连接件与排气管道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连排扩容器、设置在连排扩容器上方的蒸汽排入管道和设置在连排扩容器下方的凝结水排出管道,所述蒸汽排入管道和凝结水排出管道分别与连排扩容器连接导通,所述排气管道位于连排扩容器的上方并与连排扩容器连接导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一种用于连排扩容器的无外加动力消白装置,包括排气管道,还包括位于排气管道内的冷凝管道和设置在冷凝管道上的文丘里管,所述冷凝管道的上端为空气入口,冷凝管道的下端为空气出口,所述空气出口从排气管道下部的侧壁穿出,所述文丘里管与空气出口连接导通,冷凝管道通过空气入口与外界导通,冷凝管道通过空气出口和文丘里管与外界导通。该技术方案,其通过从排气管道下部侧壁穿出的空气出口等,实现了回收利用连续排污扩容器连续排放的乏汽,同时无冒白烟视觉污染。第二,所述空气出口的数量为四个,分别是第一至第四空气出口,所述第一至第四空气出口的结构相同并在水平方向的排气管道上均匀分布。该技术方案,通风效率较高,结构较合理。第三,在所述冷凝管道的外壁上设置有翅片。该技术方案,热置换效率较高,结构较合理。第四,所述翅片分成三组翅片组,分别是结构相同的第一至第三翅片组,所述第一至第三翅片组沿排气管道从上至下均匀分布。该技术方案,热置换效率更高,结构更合理。第五,所述翅片的长度尺寸为5米。该技术方案,方便加工、运输和组装,并且热置换效率较高,结构较合理。第六,所述两个翅片组之间的距离尺寸为1米。该技术方案,方便组装,并且热置换效率较高,结构较合理。第七,在所述冷凝管道的内壁上设置有格栅。该技术方案,热置换效率更高,结构更合理。第八,所述冷凝管道为不锈钢或者铝合金制成的管道。该技术方案,热置换效率较高,使用寿命较长,结构较合理。第九,还包括连接件,所述冷凝管道通过连接件与排气管道连接。该技术方案,结构稳定性较好,结构较合理。第十,还包括连排扩容器、设置在连排扩容器上方的蒸汽排入管道和设置在连排扩容器下方的凝结水排出管道,所述蒸汽排入管道和凝结水排出管道分别与连排扩容器连接导通,所述排气管道位于连排扩容器的上方并与连排扩容器连接导通。该技术方案,使用效果更好,实用性和适用性更好。详见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冷凝管道的结构图。其中:1排气管道、2冷凝管道、3空气入口、4空气出口、4-1第一空气出口、4-2第二空气出口、4-3第三空气出口、4-4第四空气出口、5文丘里管、6翅片、6-1第一翅片组、6-2第二翅片组、6-3第三翅片组、7格栅、8连接件、9连排扩容器、10蒸汽排入管道、11凝结水排出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连排扩容器的无外加动力消白装置,包括排气管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排气管道(1)内的冷凝管道(2)和设置在冷凝管道(2)上的文丘里管(5),所述冷凝管道(2)的上端为空气入口(3),冷凝管道(2)的下端为空气出口(4),所述空气出口(4)从排气管道(1)下部的侧壁穿出,所述文丘里管(5)与空气出口(4)连接导通,冷凝管道(2)通过空气入口(3)与外界导通,冷凝管道(2)通过空气出口(4)和文丘里管(5)与外界导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连排扩容器的无外加动力消白装置,包括排气管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排气管道(1)内的冷凝管道(2)和设置在冷凝管道(2)上的文丘里管(5),所述冷凝管道(2)的上端为空气入口(3),冷凝管道(2)的下端为空气出口(4),所述空气出口(4)从排气管道(1)下部的侧壁穿出,所述文丘里管(5)与空气出口(4)连接导通,冷凝管道(2)通过空气入口(3)与外界导通,冷凝管道(2)通过空气出口(4)和文丘里管(5)与外界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排扩容器的无外加动力消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出口(4)的数量为四个,分别是第一至第四空气出口(4-1~4-4),所述第一至第四空气出口(4-1~4-4)的结构相同并在水平方向的排气管道(1)上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排扩容器的无外加动力消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凝管道(2)的外壁上设置有翅片(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排扩容器的无外加动力消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6)分成三组翅片组,分别是结构相同的第一至第三翅片组(6-1~6-3),所述第一至第三翅片组(6-1~6-3)沿排气管道(1)从上至下均匀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郝青哲闫慧博刘志强闫晓沛戴喜庆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