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蒸汽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428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闪蒸汽脱水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侧壁上设有排污水入口,外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污水出口;设置在外壳体顶部的排空筒,用于连通外壳体的内部与外部;和设置在外壳体内部的脱水结构,脱水结构位于排污水入口的上方,并位于排空筒的下方;其中,脱水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脱水件,至少一个第一脱水件沿重力方向间隔设置,各第一脱水件的下端均连接有一个导流筒;第二脱水件,第二脱水件设置在至少一个第一脱水件的上方。该闪蒸汽脱水装置通过在其内部设置脱水结构,能相对增大与蒸汽的接触面积,使蒸汽中的液滴沾附在脱水结构中,形成大的液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和大水滴的重力作用克服排汽的曳力,减少液态水的排空。

Flash steam dehydration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闪蒸汽脱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厂锅炉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闪蒸汽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定期排污扩容器是蒸汽锅炉系统的一个重要设备,简称“定排”。蒸汽锅炉系统中汽包、联箱、连续排污扩容器、除氧器等容易积存污物的设备的低点均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向系统外排放污物,这种排放以排水的形式,通过排水带走污物,实现排污。定排是接收这些排水,对这些排水统一处理的设备。这些排水所含污物的种类和含量各有不同,这些排水的压力、温度、流量也不一样,进入定排的时间也不确定,即定排的来水存在断续性,来水的压力、温度、流量波动大,来水所含污物的种类和含量波动大。定排是与大气直接联通的容器,来水进入定排后,由于压力能、动能的释放,热能的转换,将发生闪蒸,一部分水将从液态转化为气态,转化后的蒸汽主要通过排空口排向大气,其他的水将在放出一部分焓值后成为欠饱和水,欠饱和水主要通过废水出口排出。由于前述定排的特点,在激烈的排水及随后发生的闪蒸、排放过程中,部分液态的水被蒸汽携带,从排空口排出,形成被称为“白色污染”的现象。即蒸汽排到大气中,因周边环境温度远低于蒸汽温度,因而蒸汽放热凝结成液态的水滴,水滴在空气中呈现白色。当部分液态的水被蒸汽携带从排空口排出时,由于液态水的密度是蒸汽的近千倍,液态水的量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远远大于蒸汽凝结的量,加之液态水形成的白色体积远大于蒸汽凝结形成的白色体积。近年来,在减少、消除“白色污染”方面有不少的努力,但效果不大。有些方法是在排空口下采用水喷淋的措施,有些方法是在筒体内设置换热器。这些方法主要从换热的角度寻求解决之道,但都由于蒸汽在定排中的停留时间太短而不奏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闪蒸汽脱水装置,来解决蒸汽锅炉系统中出现的“白色污染”的难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闪蒸汽脱水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设有排污水入口,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污水出口;排空筒,所述排空筒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顶部,用于连通所述外壳体的内部与外部;和脱水结构,所述脱水结构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内部,所述脱水结构位于所述排污水入口的上方,并位于所述排空筒的下方;其中,所述脱水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脱水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脱水件沿重力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一脱水件的下端均连接有一个导流筒;第二脱水件,所述第二脱水件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脱水件的上方。优选的,其中,各所述导流筒依次穿过位于其下方的各所述第一脱水件,并伸入位于所述排污水入口的下方的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优选的,其中,所述第一脱水件包括沿重力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一层脱水部,所述脱水部包括沿所述导流筒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折流板组,所述多个折流板组围设形成流体通道,所述导流筒与所述流体通道相连通。优选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脱水件中位于最下方的所述脱水部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流体通道的第一密封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脱水件中的各所述脱水部的两两相邻的所述折流板组之间密封设有第二密封板。优选的,其中,各所述折流板组均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折流板,所述两个折流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脱水件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脱水件中最上方的所述脱水部的所述间隙的正上方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脱水件中最上方的所述脱水部的所述流体通道的正上方。优选的,其中,所述折流板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所述第一折流板的自由端、所述第二折流板的自由端均沿重力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折流板的自由端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折流板的自由端的水平高度。优选的,其中,所述第二脱水件为多孔板,所述多孔板上设有多个穿孔。优选的,其中,各所述脱水部的所述折流板组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所述折流板组沿所述导流筒的周向等间隔设置。优选的,其中,所述闪蒸汽脱水装置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排空筒与所述脱水结构之间,且所述导流板的面积大于所述排空筒的横截面的面积。优选的,其中,所述导流板具有呈角度设置的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的连接位置处位于所述排空筒的正下方,所述第一导流板的自由端、所述第二导流板的自由端均朝向所述脱水结构向下倾斜设置。优选的,其中,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人孔,所述人孔位于所述脱水结构的下方。优选的,其中,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位于所述脱水结构的上方;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设有温度计,所述温度计位于所述脱水结构的下方;位于所述排污水入口的上方和所述排污水入口的下方的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液位计。优选的,其中,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人孔,所述人孔位于所述脱水结构的下方。优选的,其中,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位于所述脱水结构的上方;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设有温度计,所述温度计位于所述脱水结构的下方;位于所述排污水入口的上方和所述排污水入口的下方的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液位计。优选的,其中,所述排污水出口外连接有水封结构,所述水封结构包括:排污管道,与所述排污水出口相连,所述排污管道上连接有阀门;水封管路,具有第一竖直管、第二竖直管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竖直管与所述第二竖直管之间的水平管,所述第一竖直管与所述排污管道相连,所述第二竖直管与所述排污管道相连,所述阀门位于所述第一竖直管和所述第二竖直管之间的所述排污管道上。优选的,其中,所述水平管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外壳体内的液位高度。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及优点是:该闪蒸汽脱水装置通过在其内部设置脱水结构,脱水结构能够相对增大与蒸汽的接触面积,使蒸汽中的液滴沾附在脱水结构中,形成大的液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和大水滴的重力作用克服排汽的曳力,减少液态水的排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闪蒸汽脱水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脱水结构的结构图;图3为图1中的A-A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的B-B向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脱水件中最下方的脱水部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脱水件中最下方的脱水部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折流板组的俯视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折流板组的主视结构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折流板组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0、闪蒸汽脱水装置;1、外壳体;11、外壳体的侧壁;111、排污水入口;112、人孔;113、压力表;114、温度计;115、液位计;12、外壳体的底部;121、排污水出口;13、外壳体的顶部;14、外壳体的内腔;2、排空筒;3、脱水结构;31、第一脱水件;311、导流筒;312、脱水部;3121、折流板组;31211、折流板;31211A、折流板;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闪蒸汽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设有排污水入口,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污水出口;/n排空筒,所述排空筒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顶部,用于连通所述外壳体的内部与外部;和/n脱水结构,所述脱水结构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内部,所述脱水结构位于所述排污水入口的上方,并位于所述排空筒的下方;/n其中,所述脱水结构包括:/n至少一个第一脱水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脱水件沿重力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一脱水件的下端均连接有一个导流筒;/n第二脱水件,所述第二脱水件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脱水件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闪蒸汽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设有排污水入口,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污水出口;
排空筒,所述排空筒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顶部,用于连通所述外壳体的内部与外部;和
脱水结构,所述脱水结构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内部,所述脱水结构位于所述排污水入口的上方,并位于所述排空筒的下方;
其中,所述脱水结构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脱水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脱水件沿重力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一脱水件的下端均连接有一个导流筒;
第二脱水件,所述第二脱水件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脱水件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蒸汽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流筒依次穿过位于其下方的各所述第一脱水件,并伸入位于所述排污水入口的下方的所述外壳体的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蒸汽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脱水件包括沿重力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一层脱水部,所述脱水部包括沿所述导流筒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折流板组,所述多个折流板组围设形成流体通道,所述导流筒与所述流体通道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闪蒸汽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脱水件中位于最下方的所述脱水部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流体通道的第一密封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脱水件中的各所述脱水部的两两相邻的所述折流板组之间密封设有第二密封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闪蒸汽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折流板组均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折流板,所述两个折流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脱水件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脱水件中最上方的所述脱水部的所述间隙的正上方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脱水件中最上方的所述脱水部的所述流体通道的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闪蒸汽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所述第一折流板的自由端、所述第二折流板的自由端均沿重力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折流板的自由端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折流板的自由端的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睿杨源满杨明华井小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