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箱的输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144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0:31
一种行走箱的输出结构,包括行走箱体、主动伞齿轴、左输出轴、右输出轴、结合套,结合套转动配合在行走箱体中,周向连接有从动伞齿轮,内孔设有结合齿,左输出轴、右输出轴转动配合在行走箱体中,左输出轴的右端设有结合齿,左输出轴上空套有左结合套,该左结合套的外周、内孔分别设有结合齿,该左结合套由第一结合弹簧驱动,具有向右位移的趋势,且由第一拨叉轴向限位,右输出轴的左端设有结合齿,右输出轴上空套有右结合套,该右结合套的外周、内孔分别设有结合齿,该右结合套由第二结合弹簧驱动,具有向左位移的趋势,且由第二拨叉轴向限位,主动伞齿轴转动配合在行走箱体中,对结合套输出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传动效率高。

Output structure of traveling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走箱的输出结构
本技术涉及行走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走箱的输出结构。
技术介绍
行走箱用于传递动力并将动力输出到与行走轮连接的输出轴上,广泛应用于微耕机、收割机、插秧机等农用机械,以及采煤机、挖掘机等重型机械。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行走箱包括行走箱体,以及安装在行走箱体内的传动机构及输出轴。为了改变传动方向,现有的传动机构包括竖向的伞齿轮轴和伞齿轮,伞齿轮轴上端与变速箱连接,下端与伞齿轮啮合,伞齿轮套设在水平设置的输出轴上并与之键合。由于输出轴的数量为两个,需要设置两个伞齿轮,分别对外输出动力,导致行走箱内零部件数量较多、连接关系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行走箱的输出结构,其结构简单、紧凑,传动效率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走箱的输出结构,包括行走箱体、主动伞齿轴、左输出轴、右输出轴,以及结合套,所述结合套转动配合在行走箱体中,该结合套上周向连接有从动伞齿轮,结合套的内孔设有结合齿,所述左输出轴、右输出轴转动配合在行走箱体中,分别位于结合套的左侧、右侧,左输出轴、右输出轴、结合套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左输出轴的右端设有结合齿,左输出轴上空套有左结合套,该左结合套的外周、内孔分别设有结合齿,该左结合套由第一结合弹簧驱动,具有向右位移的趋势,且由第一拨叉轴向限位,所述右输出轴的左端设有结合齿,右输出轴上空套有右结合套,该右结合套的外周、内孔分别设有结合齿,该右结合套由第二结合弹簧驱动,具有向左位移的趋势,且由第二拨叉轴向限位,所述主动伞齿轴转动配合在行走箱体中,与结合套呈垂直分布,主动伞齿轴的一端外伸出行走箱体,用于与离合器输出端连接,主动伞齿轴的另一端与从动伞齿轮啮合,对结合套输出动力。所述主动伞齿轴、左输出轴、右输出轴、结合套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在行走箱体中。所述结合套的外周两端分别缩径,形成小径段,结合套两端的小径段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在行走箱体中,且形成轴向限位。所述左输出轴为三级阶梯轴,三级阶梯轴的大径段上设有限位凸缘,三级阶梯轴的中径段上设有结合齿,左输出轴的大径段、小径段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在行走箱体中,且形成轴向限位。所述右输出轴为三级阶梯轴,三级阶梯轴的大径段上设有限位凸缘,三级阶梯轴的中径段上设有结合齿,右输出轴的大径段、小径段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在行走箱体中,且形成轴向限位。所述左结合套的内孔为阶梯孔,阶梯孔的大径段位于左结合套的左端,阶梯孔的小径段位于左结合套的右端,阶梯孔的小径段设有结合齿,左结合套空套在左输出轴的中径段上,所述第一结合弹簧套设在左输出轴的中径段上,第一结合弹簧的一端由阶梯孔的孔肩轴向限位,另一端由阶梯轴的轴肩限位,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右结合套的内孔为阶梯孔,阶梯孔的大径段位于右结合套的右端,阶梯孔的小径段位于右结合套的左端,阶梯孔的小径段设有结合齿,右结合套空套在右输出轴的中径段上,所述第二结合弹簧套设在右输出轴的中径段上,第二结合弹簧的一端由阶梯孔的孔肩轴向限位,另一端由阶梯轴的轴肩限位,处于压缩状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行走箱的输出结构包括行走箱体、主动伞齿轴、左输出轴、右输出轴,以及结合套,其中的主动伞齿轴用于离合器输出的动力,左输出轴、右输出轴分别对外输出动力。所述结合套转动配合在行走箱体中,该结合套上周向连接有从动伞齿轮,结合套的内孔设有结合齿,结合套在动力驱动下,周向转动。所述左输出轴、右输出轴转动配合在行走箱体中,分别位于结合套的左侧、右侧,左输出轴、右输出轴、结合套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左输出轴的右端设有结合齿,左输出轴上空套有左结合套,该左结合套的外周、内孔分别设有结合齿,该左结合套由第一结合弹簧驱动,具有向右位移的趋势,且由第一拨叉轴向限位,当控制第一拨叉解除对左结合套的限位作用,左结合套向右位移,左结合套外周的结合齿与结合套内孔的结合齿啮合,左结合套内孔的结合齿与左输出轴右端的结合齿啮合,结合套的动力传递至左输出轴,对外做功。所述右输出轴的左端设有结合齿,右输出轴上空套有右结合套,该右结合套的外周、内孔分别设有结合齿,该右结合套由第二结合弹簧驱动,具有向左位移的趋势,且由第二拨叉轴向限位,当控制第二拨叉解除对右结合套的限位作用,右结合套向左位移,右结合套外周的结合齿与结合套内孔的结合齿啮合,右结合套内孔的结合齿与右输出轴左端的结合齿啮合,结合套的动力传递至右输出轴,对外做功。通过第一拨叉、第二拨叉,控制左结合套、右结合套的轴向位置,将结合套的动力传递至左输出轴和/或右输出轴,满足动力分配需求。结合套直接与主动伞齿轴常啮合,传动效率高,还有效降低了零部件数量,提高了行走箱的输出结构的可靠性。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右输出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为行走箱体,2为主动伞齿轴,3为左输出轴,4为右输出轴,5为结合套,6为从动伞齿轮,7为左结合套,8为第一结合弹簧,9为右结合套,10为第二结合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为一种行走箱的输出结构的具体实施例。行走箱的输出结构包括行走箱体1、主动伞齿轴2、左输出轴3、右输出轴4,以及结合套5,行走箱体采用分体式箱体,方便安装主动伞齿轴、左输出轴、右输出轴和结合套。所述结合套5转动配合在行走箱体1中,该结合套5上周向连接有从动伞齿轮6,结合套5的内孔设有结合齿,本实施例中,结合套5的外周两端分别缩径,形成小径段,结合套5两端的小径段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在行走箱体1中,且形成轴向限位,从动伞齿轮通过花键配合周向固定在结合套上。所述左输出轴3、右输出轴4转动配合在行走箱体1中,分别位于结合套5的左侧、右侧,左输出轴3、右输出轴4、结合套5位于同一直线上,本实施例中,左输出轴3为三级阶梯轴,三级阶梯轴的大径段上设有限位凸缘,三级阶梯轴的中径段上设有结合齿,左输出轴3的大径段、小径段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在行走箱体1中,且形成轴向限位,右输出轴4为三级阶梯轴,三级阶梯轴的大径段上设有限位凸缘,三级阶梯轴的中径段上设有结合齿,右输出轴4的大径段、小径段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在行走箱体1中,且形成轴向限位,进一步的,左输出轴、右输出轴的小径段分别延伸进结合套的内孔中。左输出轴3的中径段上空套有左结合套7,该左结合套7的外周、内孔分别设有结合齿,具体的,左结合套7的内孔为阶梯孔,阶梯孔的大径段位于左结合套7的左端,阶梯孔的小径段位于左结合套7的右端,阶梯孔的小径段设有结合齿。该左结合套7由第一结合弹簧8驱动,具有向右位移的趋势,且由第一拨叉(图中未标出)轴向限位,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结合弹簧套设在左输出轴的中径段上,第一结合弹簧一端由阶梯孔的孔肩轴向限位,另一端由阶梯轴的轴肩限位,处于压缩状态,第一拨叉与左结合套采用常规的连接方式连接。所述右输出轴4的左端设有结合齿,右输出轴4上空套有右结合套9,该右结合套9的外周、内孔分别设有结合齿,具体的,右结合套9的内孔为阶梯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走箱的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箱体(1)、主动伞齿轴(2)、左输出轴(3)、右输出轴(4),以及结合套(5),/n所述结合套(5)转动配合在行走箱体(1)中,该结合套(5)上周向连接有从动伞齿轮(6),结合套(5)的内孔设有结合齿,/n所述左输出轴(3)、右输出轴(4)转动配合在行走箱体(1)中,分别位于结合套(5)的左侧、右侧,左输出轴(3)、右输出轴(4)、结合套(5)位于同一直线上,/n所述左输出轴(3)的右端设有结合齿,左输出轴(3)上空套有左结合套(7),该左结合套(7)的外周、内孔分别设有结合齿,该左结合套(7)由第一结合弹簧(8)驱动,具有向右位移的趋势,且由第一拨叉轴向限位,/n所述右输出轴(4)的左端设有结合齿,右输出轴(4)上空套有右结合套(9),该右结合套(9)的外周、内孔分别设有结合齿,该右结合套(9)由第二结合弹簧(10)驱动,具有向左位移的趋势,且由第二拨叉轴向限位,/n所述主动伞齿轴(2)转动配合在行走箱体(1)中,与结合套(5)呈垂直分布,主动伞齿轴(2)的一端外伸出行走箱体(1),用于与离合器输出端连接,主动伞齿轴(2)的另一端与从动伞齿轮(6)啮合,对结合套(5)输出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走箱的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箱体(1)、主动伞齿轴(2)、左输出轴(3)、右输出轴(4),以及结合套(5),
所述结合套(5)转动配合在行走箱体(1)中,该结合套(5)上周向连接有从动伞齿轮(6),结合套(5)的内孔设有结合齿,
所述左输出轴(3)、右输出轴(4)转动配合在行走箱体(1)中,分别位于结合套(5)的左侧、右侧,左输出轴(3)、右输出轴(4)、结合套(5)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左输出轴(3)的右端设有结合齿,左输出轴(3)上空套有左结合套(7),该左结合套(7)的外周、内孔分别设有结合齿,该左结合套(7)由第一结合弹簧(8)驱动,具有向右位移的趋势,且由第一拨叉轴向限位,
所述右输出轴(4)的左端设有结合齿,右输出轴(4)上空套有右结合套(9),该右结合套(9)的外周、内孔分别设有结合齿,该右结合套(9)由第二结合弹簧(10)驱动,具有向左位移的趋势,且由第二拨叉轴向限位,
所述主动伞齿轴(2)转动配合在行走箱体(1)中,与结合套(5)呈垂直分布,主动伞齿轴(2)的一端外伸出行走箱体(1),用于与离合器输出端连接,主动伞齿轴(2)的另一端与从动伞齿轮(6)啮合,对结合套(5)输出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箱的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伞齿轴(2)、左输出轴(3)、右输出轴(4)、结合套(5)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在行走箱体(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走箱的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套(5)的外周两端分别缩径,形成小径段,结合套(5)两端的小径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耀虎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