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变速箱和角传动器的总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144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2:07
一种发动机、变速箱和角传动器的总成结构,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变速箱与发动机对接装配;角传动器,角传动器与变速箱的输出轴连接;角传动器包括:壳体;输入轴,输入轴的输入端通过第一输入轴承可转动地固定在壳体的第一侧壁;输入轴的稳固端通过第二输入轴承可转动地固定在壳体的第二侧壁;输出轴,输出轴的啮合端通过第一输出轴承可转动地固定在壳体的第三侧壁;输入锥齿轮,输入锥齿轮安装于输入轴的输入端;输出锥齿轮,输出锥齿轮安装于输出轴的啮合端;花键套;花键套用于与变速箱的输出转动轴配合。所述发动机、变速箱和角传动器的总成结构用于实现客车的后横置发动机布置方式。

Assembly structure of engine, gearbox and angle dri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变速箱和角传动器的总成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客车中使用的发动机、变速箱和角传动器的总成结构。
技术介绍
现如今,客车已经成为城际和城区交通的主要工具之一。因此,客车的设计成为改善交通的有效因素。其中,客车后横置发动机布置方式,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客车设计布置方式。这种布置方式使得车内低地板面积扩大,大大增加了乘客站立区的面积。但是,与发动机后置纵向布置后轮驱动方式及发动机前置后驱方式相比较,客车后横置发动机布置方式需要增加一项动力传动方向的改变装置,也就是需要一套带有角度传动的装置。这种装置,就是相应的角传动器。因此,角传动器的设计,成为了客车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变速箱和角传动器的总成结构,以使得客车能够更好地实现后横置发动机布置设计。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变速箱和角传动器的总成结构,包括:发动机;变速箱,所述变速箱与所述发动机对接装配;角传动器,所述角传动器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角传动器包括:壳体;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的输入端通过第一输入轴承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所述输入轴的稳固端通过第二输入轴承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壳体的第二侧壁;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啮合端通过第一输出轴承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壳体的第三侧壁;所述输出轴的输出端伸出于所述壳体外部,并且所述输出端通过第二输出轴承保持稳定转动;输入锥齿轮,所述输入锥齿轮安装于所述输入轴的输入端;输出锥齿轮,所述输出锥齿轮安装于所述输出轴的啮合端,所述输出锥齿轮与所述输入锥齿轮啮合;花键套,所述花键套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输入轴的轴孔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输入轴的轴孔之外;所述花键套用于与变速箱的输出转动轴配合。可选的,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的夹角为55°-120°。可选的,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的夹角为80°-90°。可选的,所述壳体的右前侧具有冷却片结构;所述壳体的后侧具有冷却片结构。可选的,所述角传动器还包括机油尺,所述机油尺伸入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一输出轴承和所述第二输出轴承具有同一输出轴承座;所述输出轴承座具有突缘结构,所述突缘结构与所述壳体固定。可选的,所述角传动器还包括加油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顶面的加油管法兰;所述加油管从上至下贯穿所述加油管法兰;所述加油管法兰的侧面具有冷却循环回流孔。可选的,所述角传动器还包括设置在输出轴承座下方的冷却循环出流孔。可选的,所述角传动器还包括输出法兰,所述输出法兰安装在所述输出轴的输出端,所述输出法兰用于与传动轴连接。可选的,所述角传动器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壁的输入法兰盘,所述输入法兰盘用于与所述变速箱固定。可选的,所述总成结构还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和第三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在发动机飞轮壳上和所述变速箱后端缓速器端盖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在发动机飞轮壳上和所述变速箱后端缓速器端盖的第二侧;所述第三固定架与所述第一固定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三固定架安装在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面;所述角传动器具有输入法兰盘,所述输入法兰盘与所述第三固定架固定。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其中一个方面中,总成结构中的角传动器能够适用于客车动力系统后置且横置的车型,改变力的传递方向,实现带有角度的传动,能在保证在客车发动机机舱整体布置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变速箱输出端动力输出的方向。同时,角传动器结构简单且传递效率高,相应结构缩短车辆后悬长度,加大车内低地板区站立面积,并且成本低。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保证后横置客车发动机舱布置,将变速箱装配到发动机上,并在变速箱的输出转动端用花键套实现与角传动器的连接。通过具有相应花键套的角传动器设计,使变速箱传动力方向改变。角传动器通过传动轴,带动客车驱动桥,从而满足相应设计需要。此时,相应发动机、变速箱和角传动器的总成结构,整体设计紧凑合理,力学结构好,能够更好地满足客车后横置发动机布置的设计。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角传动器其中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角传动器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角传动器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角传动器去掉壳体相关结构后的剩余结构立体示意图;图5是发动机和变速箱对接装配后的示意图;图6是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和第三固定架安装至变速箱和发动机相应位置后的示意图;图7是变速箱的输出转动轴与角传动器的花键套装配前的示意图;图8是角传动器与变速箱安装之后的示意图;图9是发动机、变速箱和角传动器的总成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总成结构与驱动桥的装配示意图。角传动器-100;壳体-101;输入轴-110;第一输入轴承-111;壳体-101;第二输入轴承-112;第二输出轴承-122;输入锥齿轮-130;输出锥齿轮-140;花键套-150;紧固螺栓-151;机油尺-102;冷却片结构-103、104;第一输出轴承-121;第二输出轴承-122;输出轴承座-123;突缘结构-1231;加油管法兰-105;冷却循环回流孔-1050;加油管-106;冷却循环出流孔-107;输出法兰-170;变速箱-200;第一固定架-210;第二固定架-220;第三固定架-230;发动机-300;驱动桥-400;传动轴-410。具体实施方式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在变速箱和发动机已经固定的情况下,实现客车后横置发动机布置方式的角传动器。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角传动器,并提供相应的总成结构,以解决上述存在的不足。为更加清楚的表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角传动器,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4。如图1,角传动器100包括壳体101,壳体101外形整体呈现出一个类型于大致正方体的结构。图2显示了角传动器100的另一个角度。图1和图2由于是角传动器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因此,显示的都是角传动器100的外部结构,为此,下面先进行图3和图4的相应描述。如图3,显示了角传动器100的剖面示意图,具体是横剖面示意图。从图3中可以看到,角传动器100具有输入轴110,输入轴110的输入端(图3中的左端)通过第一输入轴承111可转动地固定在壳体101的第一侧壁(图3中壳体101的左侧壁);输入轴110的稳固端(图3中的右端)通过第二输入轴承112可转动地固定在壳体101的第二侧壁(图3中壳体101的右侧壁)。图3还显示,输入轴110的各部分直径不相等,例如输入端的直径更大一些,以有助于转动的传动,或者说,安装下述输入锥齿轮的部分直径较大,以更好地承力。由图1至图3,壳体101中,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分别为壳体10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而第三侧壁为壳体101的前侧壁。而输入轴110具体是结合第一输入轴承座111与壳体101的第一侧壁固定。如图3,角传动器100还包括输出轴120,输出轴120的啮合端(图3中的斜上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变速箱和角传动器的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发动机;/n变速箱,所述变速箱与所述发动机对接装配;/n角传动器,所述角传动器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连接;/n所述角传动器包括:/n壳体;/n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的输入端通过第一输入轴承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所述输入轴的稳固端通过第二输入轴承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壳体的第二侧壁;/n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啮合端通过第一输出轴承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壳体的第三侧壁;所述输出轴的输出端伸出于所述壳体外部,并且所述输出端通过第二输出轴承保持稳定转动;/n输入锥齿轮,所述输入锥齿轮安装于所述输入轴的输入端;/n输出锥齿轮,所述输出锥齿轮安装于所述输出轴的啮合端,所述输出锥齿轮与所述输入锥齿轮啮合;/n花键套,所述花键套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输入轴的轴孔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输入轴的轴孔之外;所述花键套用于与变速箱的输出转动轴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变速箱和角传动器的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
变速箱,所述变速箱与所述发动机对接装配;
角传动器,所述角传动器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角传动器包括:
壳体;
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的输入端通过第一输入轴承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所述输入轴的稳固端通过第二输入轴承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壳体的第二侧壁;
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啮合端通过第一输出轴承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壳体的第三侧壁;所述输出轴的输出端伸出于所述壳体外部,并且所述输出端通过第二输出轴承保持稳定转动;
输入锥齿轮,所述输入锥齿轮安装于所述输入轴的输入端;
输出锥齿轮,所述输出锥齿轮安装于所述输出轴的啮合端,所述输出锥齿轮与所述输入锥齿轮啮合;
花键套,所述花键套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输入轴的轴孔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输入轴的轴孔之外;所述花键套用于与变速箱的输出转动轴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变速箱和角传动器的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的夹角为55°-1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变速箱和角传动器的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的夹角为80°-9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变速箱和角传动器的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右前侧具有冷却片结构;所述壳体的后侧具有冷却片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变速箱和角传动器的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三堤冯翔鸽戴景洋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丰泰国际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