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型退火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62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灵活型退火机构,其包括导轨架以及多个退火箱;所述导轨架上设有多个退火工位,各个退火工位分别沿导轨架长度方向分布,每个退火工位分别开设热风出口和冷风出口;所述退火箱包括箱体、第一热风进管以及第一冷风进管,所述箱体内形成退火腔,所述第一热风进管和第一冷风进管与退火腔连通;各个所述退火箱在导轨架上做移动设置,当所述退火箱移动至退火工位时,所述第一热风进管和第一冷风进管分别与该退火工位的热风出口和冷风出口密封连接,以使热风出口和冷风出口吹出的热风和冷风分别进入退火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根据不同种类工件的退火需求,调节不同退火箱内的温度的效果。

Flexible anneal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灵活型退火机构
本技术涉及退火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灵活型退火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退火炉一般采用一套加热装置,当工件依次进入退火炉时,利用恒温的气流对工件进行加热至设定温度,然后再利用常温空气进行降温。这种退火炉的缺点是,不适用于柔性生产线,即当生产线上生产不同种类的工件时,由于不同工件的退火加热温度不同,所以需要在生产线上设置能适应各类退火加热工件的不同退火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灵活型退火机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灵活型退火机构,包括导轨架以及多个退火箱;所述导轨架上设有多个退火工位,各个退火工位分别沿导轨架长度方向分布,每个退火工位分别开设热风出口和冷风出口;所述退火箱包括箱体、第一热风进管以及第一冷风进管,所述箱体内形成退火腔,所述第一热风进管和第一冷风进管与退火腔连通;各个所述退火箱在导轨架上做移动设置,当所述退火箱移动至退火工位时,所述第一热风进管和第一冷风进管分别与该退火工位的热风出口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灵活型退火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导轨架(1)以及多个退火箱;/n所述导轨架(1)上设有多个退火工位,各个退火工位分别沿导轨架(1)长度方向分布,每个退火工位分别开设热风出口(13)和冷风出口(14);/n所述退火箱包括箱体(2)、第一热风进管(3)以及第一冷风进管(4),所述箱体(2)内形成退火腔,所述第一热风进管(3)和第一冷风进管(4)与退火腔连通;/n各个所述退火箱在导轨架(1)上做移动设置,当所述退火箱移动至退火工位时,所述第一热风进管(3)和第一冷风进管(4)分别与该退火工位的热风出口(13)和冷风出口(14)密封连接,以使热风出口(13)和冷风出口(14)吹出的热风和冷风分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灵活型退火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导轨架(1)以及多个退火箱;
所述导轨架(1)上设有多个退火工位,各个退火工位分别沿导轨架(1)长度方向分布,每个退火工位分别开设热风出口(13)和冷风出口(14);
所述退火箱包括箱体(2)、第一热风进管(3)以及第一冷风进管(4),所述箱体(2)内形成退火腔,所述第一热风进管(3)和第一冷风进管(4)与退火腔连通;
各个所述退火箱在导轨架(1)上做移动设置,当所述退火箱移动至退火工位时,所述第一热风进管(3)和第一冷风进管(4)分别与该退火工位的热风出口(13)和冷风出口(14)密封连接,以使热风出口(13)和冷风出口(14)吹出的热风和冷风分别进入退火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活型退火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导轨架(1)上开设上导槽(11)和下导槽(12),各个退火工位的热风出口(13)分别开设在上导槽(11)的槽底上,各个退火工位的冷风出口(14)分别开设在下导槽(12)的槽底上;
所述第一热风进管(3)和第一冷风进管(4)的进风端分别形成导向插入段,所述第一热风进管(3)的导向插入段位于上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建明吴添鑫陆文龙甘建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伟通智能科技江西有限公司伟通工业设备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