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磁体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2596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稀土磁体及其制造方法。在使用Zn粉末将SmFeN粉末的粒子结合的稀土磁体中通过抑制在磁场为0附近发生急折从而提供剩余磁通密度Br高的稀土磁体及其制造方法。稀土磁体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稀土磁体具备:主相,所述主相含有Sm、Fe和N,至少一部分具有Th

Rare earth magnet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稀土磁体及其制造方法
本公开涉及稀土磁体、特别是具备含有Sm、Fe和N、至少一部分具有Th2Zn17型或Th2Ni17型的晶体结构的相的稀土磁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高性能稀土磁体,Sm-Co系稀土磁体和Nd-Fe-B系稀土磁体已实用化,近年来,正在研究这些以外的稀土磁体。例如,正在研究含有Sm、Fe和N的稀土磁体(以下有时称为“Sm-Fe-N系稀土磁体”。)。就Sm-Fe-N系稀土磁体而言,认为N以侵入型固溶于Sm-Fe晶体。Sm-Fe-N系稀土磁体例如使用含有Sm、Fe和N的磁性粉末(以下有时称为“SmFeN粉末”。)来制造。就SmFeN粉末而言,由于热,N容易分离(乖離)从而分解。因此,Sm-Fe-N系稀土磁体多使用树脂和/或橡胶等将SmFeN粉末成型而制造。作为其以外的Sm-Fe-N系稀土磁体的制造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制造方法:将SmFeN粉末和含有Zn的粉末(以下有时称为“Zn粉末”。)混合、成型,对其成型体进行热处理。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br>专利文献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稀土磁体,其具备:/n主相,所述主相含有Sm、Fe和N,至少一部分具有Th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21 JP 2018-1781061.稀土磁体,其具备:
主相,所述主相含有Sm、Fe和N,至少一部分具有Th2Zn17型或Th2Ni17型的晶体结构,
副相,所述副相含有Zn和Fe,存在于所述主相的周围,
中间相,所述中间相含有Sm、Fe和N以及Zn,存在于所述主相与所述副相之间;
相对于所述副相整体,所述副相的Fe的平均含量为33原子%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磁体,其中,相对于所述副相整体,所述副相的Fe的平均含量为1~33原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稀土磁体,其中,所述副相包含选自Γ相、Γ1相、δ1k相、δ1p相和ζ相中的一种以上的Zn-Fe合金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稀土磁体,其中,所述主相包含由(Sm(1-i)R1i)2(Fe(1-j)Coj)17Nh表示的相,其中,R1为选自Sm以外的稀土元素以及Y和Zr中的一种以上的元素,i为0~0.50,j为0~0.52,并且h为1.5~4.5。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稀土磁体,其中,所述主相包含由Sm2Fe17Nh表示的相,其中,h为1.5~4.5。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稀土磁体,其中,所述主相包含由Sm2Fe17N3表示的相。


7.稀土磁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在磁性粉末的粒子的表面形成覆膜,得到被覆粉末,所述磁性粉末的粒子包含主相,所述主相含有Sm、Fe和N,至少一部分具有Th2Zn17型或Th2Ni17型的晶体结构,所述覆膜含有选自Si、P、Al、S、Ti、V、Ge、Y、La、Ce、Zr、Nb、Mo、Sn、Ta、Sm和W中的一种以上的元素;和
在非活性气体气氛中或真空中对所述被覆粉末与含有Zn的粉末的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久间纪次庄司哲也木下昭人芳贺一昭一期崎大辅高田幸生杉本谕松浦昌志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