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轮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227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动轮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至少一个轴承,所述壳体沿轴线的一端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大于或等于所述轴承的内孔,所述第一通孔小于所述轴承的外圈直径,所述轴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相抵;所述壳体沿轴线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能供所述轴承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大于所述轴承的外圈直径,且用于形成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能在所述轴承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挤压形成多个凸起部,从而使得多个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轴承的外圈过盈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方案,取消了卡簧组件,具有降低传动轮的制造成本等优点。

A kind of driving whee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动轮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传动部件
,具体的是一种传动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传动轮是许多种能够改变物理运动规模的机械零件之总称,它最重要的功能是通过两个以上不同直径的传动轮构成传动轮组,来改变力或力矩和转速。皮带轮、链轮等轮式传动是应用十分普遍的传动方式,现有技术的轮式传动中的传动轮与传动轴之间通常设有滚动轴承。在传动轮工作过程中,为了避免轴承发生轴向窜动,从而影响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需要沿轴向对轴承进行固定。传统的传动轮通常采用卡簧对轴承进行轴向定位,这种传动轮的安装工艺较为复杂,且多出的卡簧部件也不利于传动轮成本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动轮及其制备方法,其取消了卡簧组件,大大降低了产品组件的材料成本、制造成本。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传动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至少一个轴承,所述壳体沿轴线的一端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大于或等于所述轴承的内孔,所述第一通孔小于所述轴承的外圈直径,所述轴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相抵;所述壳体沿轴线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能供所述轴承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大于所述轴承的外圈直径,且用于形成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能在所述轴承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挤压形成多个凸起部,从而使得多个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轴承的外圈过盈配合。具体的,所述壳体、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一体成型。具体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具体的,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上还分别开设多个减重孔。具体的,多个凸起部沿所述第二通孔的周向均匀分布。具体的,所述凸起部的数量为3~10个。具体的,所述第二挡板包括与所述壳体相接的主体和与所述主体同轴设置的凸台,所述第二通孔开设在所述凸台上,当所述轴承装入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第一挡板相抵时,所述凸台朝向所述轴承的一侧与所述轴承朝向所述凸台的一侧之间具有间隙。具体的,所述凸台朝向所述轴承的一侧与所述轴承朝向所述凸台的一侧之间的间隙介于0.2~2.0mm之间。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传动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轴承从壳体的第二挡板的第二通孔内装入所述壳体内,至所述轴承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挡板相抵;使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形成多个凸起部,以与所述轴承的外圈过盈配合。具体的,对所述第二通孔的端壁进行挤压,使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形成多个凸起部。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取消了卡簧等额外的部件,通过将用于形成第二通孔的内壁在轴承穿过第二通孔后挤压形成多个凸起部,使得多个凸起部与轴承的外圈过盈配合,从而使得轴承被固定在壳体内,避免轴承沿其周向发生窜动。2.本实施例中的传动轮,其结构简单,因取消了卡簧,可以有效降低组件的材料成本、制造和运输成本。3.由于凸起部是在轴承穿过第二通孔之后才挤压形成的,因此,凸起部不会影响轴承的安装,更不会在轴承的安装过程中挤压轴承导致轴承变形。4.本实施例中的传动轮制备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效率高,确保组件整体美观度等优点。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轮的爆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轮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轮的后视图;图4是图3中B-B处的剖视图。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1、壳体;12、第一挡板;13、第二挡板;130、凸起部;131、主体;132、凸台;133、减重孔;2、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所示1,本实施例中的传动轮包括壳体11和设置在壳体11内的至少一个轴承2。其中,设置在壳体11内的轴承2数量可以根据传动轮的工况而定,一般来说可以设置1~3个轴承。如图2和图4所示,壳体11沿轴线的一端设有第一挡板12,第一挡板12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大于或等于轴承2的内孔,同时,第一通孔小于轴承2的外圈直径。如此,第一挡板12可以用于与轴承2抵接,也就是说,第一挡板12可以用于对轴承2的一端进行限位,同时第一挡板12上的第一通孔可以不影响轴承2的内孔的作用。如图3和图4所示,壳体11沿轴线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挡板13,第二挡板13上设有能供轴承2穿过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大于轴承2的外圈直径,且用于形成第二通孔的内壁能在轴承2穿过第二通孔后挤压形成多个凸起部130,从而使多个凸起部130与轴承2的外圈过盈配合。也就是说多个凸起部130共同对轴承2的外圈进行挤压,使得轴承2能得到固定,避免轴承2沿轴线方向发生窜动。借由上述结构,与传统的采用卡簧对轴承进行固定的传动轮相比,本实施例中的传动轮具有以下优点:1.取消了卡簧等额外的部件,通过将用于形成第二通孔的内壁在轴承2穿过第二通孔后挤压形成多个凸起部130,使得多个凸起部130与轴承2的外圈过盈配合,从而使得轴承2被固定在壳体11内,避免轴承2沿其轴向发生窜动。2.本实施例中的传动轮,其结构简单,因取消了卡簧,可以有效降低组件的材料成本、制造和运输成本。3.由于凸起部130是在轴承2穿过第二通孔之后才挤压形成的,因此,凸起部130不会影响轴承2的安装,更不会在轴承2的安装过程中挤压轴承2导致轴承2变形。具体的,为了提高传动轮的产品精度,减少产品装配时的公差累积,壳体11、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13可以采用铸造、机加工、粉末冶金、锻造、压铸等方式一体成型。为了便于轴承2的组装和提高传动轮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轴设置。较佳的,如图2和3所示,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13上还分别开设多个减重孔133,如此,可有利于减轻整个传动轮的重量。进一步的,减重孔133可以是贯穿第一挡板12和/或第二挡板13的通孔,也可以是盲孔,其形状没有限定,可以多种多样。具体的,如图2和3所示,多个凸起部130沿第二通孔的周向均匀分布在其内壁上,较佳的,凸起部130的数量可以为3~10个。当然,凸起部130的数量并不限于3~10个之间,具体的数量可以根据传动轮的工况来决定,当传动轮处于重载工况时,可以适当增加凸起部130的数量,反之,则可适当减少凸起部130的数量。具体的,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动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至少一个轴承,所述壳体沿轴线的一端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大于或等于所述轴承的内孔,所述第一通孔小于所述轴承的外圈直径,所述轴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相抵;所述壳体沿轴线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能供所述轴承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大于所述轴承的外圈直径,且用于形成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能在所述轴承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挤压形成多个凸起部,从而使得多个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轴承的外圈过盈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至少一个轴承,所述壳体沿轴线的一端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大于或等于所述轴承的内孔,所述第一通孔小于所述轴承的外圈直径,所述轴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相抵;所述壳体沿轴线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能供所述轴承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大于所述轴承的外圈直径,且用于形成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能在所述轴承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挤压形成多个凸起部,从而使得多个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轴承的外圈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上还分别开设多个减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轮,其特征在于,多个凸起部沿所述第二通孔的周向均匀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美刘世文
申请(专利权)人:岱高苏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