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强纤维浸胶纱制样中的定量控制装置及制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强纤维浸胶纱制样中的定量控制装置及制样方法。
技术介绍
增强纤维浸胶纱是由增强纤维丝束经过浸渍液态树脂并固化后制成的类圆柱体丝束状复合材料。这种材料一般用来作为检测试样测试其拉伸性能。而这种测试方法是评价增强纤维力学性能最常规和最直观的方法。一根标准的浸胶纱试样,外表平直、浸胶均匀、样品表面无毛刺、断纱、无挂树脂胶体、无纤维错位,周身呈集束状,色泽圆润光亮。同时试样的树脂和纤维的质量含量必须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否则,试样不符合以上表述,应舍弃不能用于试验。但是即使符合上述要求的试样,在测试过程中,依旧会出现数据不稳定的情况,同型号不同纱卷的浸胶纱试样在顺序依次制样完毕后,测试的数据差异较大的情况。通常这种情况下,技术人员会对数据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大多数情况下分析出差异的原因会追溯至制样过程中,结论是制样过程中,试样的张力、树脂黏度、树脂含量无法进行定量控制,导致测试结果的差异。所以,因为数据差异导致的重复制样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数据的不稳定,让 ...
【技术保护点】
1.增强纤维浸胶纱制样过程中的定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1);/n张力控制装置,张力控制装置包括张力控制器(2)、驱动装置、磁粉离合器(3)、磁粉制动器(4)、浸胶纱缠绕架(5)和原纱支撑辊(6),驱动装置安装在机架(1)上,磁粉离合器(3)的输入轴与驱动装置连接,磁粉离合器(3)的输出轴连接浸胶纱缠绕架(5),驱动装置通过磁粉离合器(3)驱动浸胶纱缠绕架(5)转动,用于将浸胶纱缠绕在浸胶纱缠绕架(5)上,磁粉制动器(4)安装在机架(1)上,原纱支撑辊(6)的一端与磁粉制动器(4)的输入轴连接用于放置纱卷或纱筒,磁粉离合器(3)和磁粉制动器(4)均与张力控制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增强纤维浸胶纱制样过程中的定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
张力控制装置,张力控制装置包括张力控制器(2)、驱动装置、磁粉离合器(3)、磁粉制动器(4)、浸胶纱缠绕架(5)和原纱支撑辊(6),驱动装置安装在机架(1)上,磁粉离合器(3)的输入轴与驱动装置连接,磁粉离合器(3)的输出轴连接浸胶纱缠绕架(5),驱动装置通过磁粉离合器(3)驱动浸胶纱缠绕架(5)转动,用于将浸胶纱缠绕在浸胶纱缠绕架(5)上,磁粉制动器(4)安装在机架(1)上,原纱支撑辊(6)的一端与磁粉制动器(4)的输入轴连接用于放置纱卷或纱筒,磁粉离合器(3)和磁粉制动器(4)均与张力控制器(2)电联接;
树脂黏度控制装置,树脂黏度控制装置设置在浸胶纱缠绕架(5)和原纱支撑辊(6)之间,树脂黏度控制装置包括移动小车(7)、树脂槽(8)和树脂加热槽(9),树脂槽(8)位于树脂加热槽(9)内,树脂加热槽(9)用于对放置于树脂槽(8)内的树脂加热,原纱经过树脂槽(8)内浸胶,移动小车(7)与张力控制器(2)电连接并随浸胶纱缠绕在浸胶纱缠绕架(5)上而在原纱支撑辊(6)的长度方向上移动;
树脂含量控制装置,包括压辊架(10)、上压辊(11)、下压辊(12)和第一排叉(13),上压辊(11)和下压辊(12)的两端均设置在压辊架(10)上,并且上压辊(11)可相对压辊架(10)上下移动用于调整上压辊(11)与下压辊(12)间的距离,第一排叉(13)设置在靠近浸胶纱缠绕架(5)的一侧,其上开有多个宽度不等的第一浸胶纱通道(14),原纱在树脂槽(8)内浸胶后从上压辊(11)和下压辊(12)之间穿过再通过第一浸胶纱通道(14)缠绕在浸胶纱缠绕架(5)上,原纱在穿过第一浸胶纱通道(14)时过滤掉多余的树脂。
2.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增强纤维浸胶纱制样过程中的定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压辊架(10)设置在树脂槽(8)上靠近浸胶纱缠绕架(5)的一端,第一排叉(13)设置在树脂槽(8)用,其滤掉的多余树脂回流至树脂槽(8)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纤维浸胶纱制样过程中的定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树脂加热槽(9)包括由内外两层构成,在其一端连接有导热油进油管(15)和导热油出油管(16),导热油进油管(15)和导热油出油管(16)均与油温循环控制设备连通,用于向树脂加热槽(9)内流入导热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纤维浸胶纱制样过程中的定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原纱支撑辊(6)与树脂槽(8)之间设置有定位架(17),定位架(17)随小车的移动而同步移动,定位架(17)上开设有定位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骏光,方允伟,郝郑涛,徐琪,马丹,孙天鹤,李俊,文冶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