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纤维快速加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220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纤维快速加湿装置,包括纤维传输系统、加湿系统、温控系统、罩板防护系统、底座,纤维传输系统、加湿系统、温控系统、罩板防护系统均设置在底座上,散纤维从纤维传输系统经过,加湿系统与温控系统配合工作,使从纤维输送系统出来的散纤维有一个合适的回潮率,罩板防护系统起防护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加湿快、成本低、安装简单、效率高等特点,可广泛适用于各种散纤维的快速加湿。

A fast humidification device for bulk fi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纤维快速加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湿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散纤维快速加湿装置,属于纺织机械

技术介绍
纺织材料具有一定的吸湿能力,所以在纺织品的贸易中为了计重和核价的需要,国际和国内都对各种纺织材料的回潮率作了统一规定。所以对于回潮率的有效控制能给纺织厂提供很有利的经济效益。其次,对于纤维内回潮率的控制,也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对于纤维本身破坏,以精梳棉工序为例,纤维回潮率过大时,棉卷易黏卷,经揉搓形成棉结,从而影响成纱质量;纤维回潮率过低时,使精梳条发毛,梳理时纤维易断,短绒及飞花增多,精梳落棉增加,影响用棉成本及精梳棉条重量不匀,条干均匀度恶化。实现对于纤维回潮率的精准控制,是纺织行业重要的课题。新疆是棉花重要种植区和高产区,现在每年籽棉产量500万吨左右,占全国产量80%,随着人工采摘棉花成本大幅度增加,机采棉的比例越来越高,而机采棉的含杂普遍高很多,为了除去这些复杂的杂质,轧花厂都采取过度干燥方式以方便除去叶片、草刺等。而过度干燥后的籽棉在轧花机上除棉籽时,对棉纤维损伤大、棉结多、衣亏高;因此,除杂后能够快速加湿回潮,有利于棉纤维品质提升和产量提高。公开号为CN10496313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纤维加湿器,它包括:上加湿机构、下加湿机构,以及上、下加湿机构之间的产品通道。该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对于纤维回潮率的提升能起到一定帮助,但不能保证加湿的均匀性,也无法达到回收除尘的要求,更不能满足不同纤维对于不同回潮率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快、成本低、安装简单、效率高等特点,可广泛适用于各种散纤维(如棉花、羊毛、麻纤维、蚕丝、再生纤维和合成纤维)快速加湿的散纤维快速加湿装置。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散纤维快速加湿装置,包括纤维传输系统、加湿系统、温控系统、罩板防护系统、底座,纤维传输系统、加湿系统、温控系统、罩板防护系统均设置在底座上,散纤维从纤维传输系统经过,加湿系统与温控系统配合工作,使从纤维输送系统出来的散纤维有一个合适的回潮率,从而可以适应下一道工序的要求,罩板防护系统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纤维传输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平台、尘笼和出料平台,散纤维从进料平台进料,进入到尘笼后加湿,随后从出料平台移出。其中,进料平台包括传动轴一、传动轴二,传动轴一和传动轴二之间设置有进料传送带,传动轴一两端通过固定支架支撑,传动轴一通过皮带一与电机一相连,电机一与变频器一相连;出料平台包括传动轴三、传送轴四,传送轴三和传动轴四之间设置有出料传送带,传动轴四两端通过固定支架支撑,传动轴四通过皮带二与电机二相连,电机二与变频器二相连;尘笼通过支杆与中心转轴相连,中心转轴通过皮带三与电机三相连,电机三与变频器三相连。本申请通过变频器一控制进料传送带的速度,变频器二控制出料传送带的速度。进、出料传送带两者相互配合,可以控制散纤维在尘笼里面被加湿的时间。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尘笼上布设有多排平行设置的开孔,开孔的孔径范围在0.5mm~50mm,每排相邻两个开孔之间相距为一个孔径,相邻排的开孔之间相距为0.5~1.5个孔径。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尘笼内部设置有一个隔板,所述隔板为截面为圆弧状的曲面,圆弧的圆心角为100~150°,隔板出料侧的高度比进料侧高出圆心角的范围为10~30°,且隔板在尘笼转动时保持静止状态;本申请的隔板左右存在高差,目的是为了在散纤维到达出料平台之前,能很好的被从尘笼上剥离掉。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加湿系统,包括设置在散纤维快速加湿装置顶部侧面开口的湿空气进气口,以及设置在散纤维快速加湿装置底部侧面开口的湿空气排气口,所述湿空气排气口内有一个排风风机,用来帮助排风。尘笼安装在湿空气进气口及湿空气排气口之间。其中送入湿空气进气口的潮湿空气可以是来自与喷淋室、超声波加湿器等湿度较大的空气。湿空气一方面由于风压,一方面由于自重从上往下运动,很好的贯穿了纤维层。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温控系统设置在加湿系统内部,且温控系统设置在尘笼的上方。温控系统由多根传热系数较高的铜管以及与铜管相连的设置在铜管两侧的导管组成,高温或低温空气从导管进入,再分散到每根铜管,在机器里面消耗或吸收热量后,从另一侧导管出去。且铜管上设置了温度传感器,导管上连接了节流阀。温度传感器通过其内部的无线模块与外界显示设备相连,通过调节节流阀来控制进入铜管的冷热空气的量,两者协调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罩板防护系统包括设置在散纤维快速加湿装置两侧的可拆卸罩板,中心转轴和导管位于可拆卸盖板上。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突出特点:1、适用范围广,由于尘笼的尺寸以及进出料平台的速度都是可调的,可以适用于多种纤维的加湿。比如棉纤维长约30mm,就可选择孔洞直径为25mm的尘笼进行加湿。2、加湿均匀,由于湿空气从上至下贯穿了整个纤维层,且利用湿空气中的水分子与纤维表面的基团结合形成氢键,这样从出料平台出来的纤维加湿均匀。3、加湿速度快,工作效率高,根据纤维回潮率要求调配好进料平台与出料平台的速度,以及尘笼的孔洞尺寸后,就是单一的喂料、出料的过程,速度很快,效率很高。4、有利于回收,机器运行时,难免会有纤维跟随着气流从湿空气排气口出来。加湿特种动物纤维等经济效益高的纤维时,像羊绒,素有软黄金之称,在排气口相应回收除尘袋装置,可实现回收再利用。附图说明图1一种散纤维快速加湿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一种散纤维快速加湿装置总体示意图;图3纤维输送系统结构示意图;图4加湿系统结构示意图;图5温控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散纤维快速加湿装置,由纤维传输系统1、加湿系统2、温控系统3、罩板防护系统4、底座5所组成,纤维传输系统1、加湿系统2、温控系统3、罩板防护系统4均设置在底座5上。散纤维从纤维传输系统1经过,加湿系统2与温控系统3配合工作,使从纤维输送系统1出来的散纤维有一个合适的回潮率,从而可以适应下一道工序的要求,罩板防护系统4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散纤维快速加湿装置是一个左右封闭的整体,散纤维从进料平台6进入机器被加湿,从出料平台9出机器。湿空气从湿空气进气口29进入机器,从湿空气排气口30出机器,排风风机31起到辅助湿空气排出的作用,湿空气在风压和自重的作用下很好的穿过纤维层。此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纤维对回潮率要求不同,调节变频器一16、变频器二23以及变频器三28,以控制纤维传输系统1的运转速度来控制纤维在装置中停留时间,以达到不同的回潮要求。所述罩板防护系统4包括设置在散纤维快速加湿装置两侧的可拆卸罩板36,中心转轴25和导管33位于可拆卸盖板上。如附图2和3所示,纤维传输系统1由进料平台6、尘笼7、隔板8、出料平台9组成。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纤维快速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纤维传输系统、加湿系统、温控系统、罩板防护系统、底座,纤维传输系统、加湿系统、温控系统、罩板防护系统均设置在底座上,散纤维从纤维传输系统经过,加湿系统与温控系统配合工作,使从纤维输送系统出来的散纤维有一个合适的回潮率,罩板防护系统起防护作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纤维快速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纤维传输系统、加湿系统、温控系统、罩板防护系统、底座,纤维传输系统、加湿系统、温控系统、罩板防护系统均设置在底座上,散纤维从纤维传输系统经过,加湿系统与温控系统配合工作,使从纤维输送系统出来的散纤维有一个合适的回潮率,罩板防护系统起防护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散纤维快速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传输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平台、尘笼和出料平台,散纤维从进料平台进料,进入到尘笼后加湿,随后从出料平台移出;
其中,进料平台包括传动轴一、传动轴二,传动轴一和传动轴二之间设置有进料传送带,传动轴一两端通过固定支架支撑,传动轴一通过皮带一与电机一相连,电机一与变频器一相连;
出料平台包括传动轴三、传送轴四,传送轴三和传动轴四之间设置有出料传送带,传动轴四两端通过固定支架支撑,传动轴四通过皮带二与电机二相连,电机二与变频器二相连;
尘笼通过支杆与中心转轴相连,中心转轴通过皮带三与电机三相连,电机三与变频器三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散纤维快速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尘笼上布设有多排平行设置的开孔,开孔的孔径范围在0.5mm~50mm,每排相邻两个开孔之间相距为一个孔径,相邻排的开孔之间相距为0.5~1.5个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散纤维快速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尘笼内部设置有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毅陈悟马靖恺刘博宇王训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